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内髒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并将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彙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三叉神經痛就是大家所說的“臉痛”,出現這種症狀是很容易與牙痛相混淆的,一般發生在面部,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内、外科病,這種病大多數在40歲起病,而且一般多發病于中老年朋友,女性朋友較多,這種病的特點是:在人體的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内,發病驟發,閃電樣、燒灼樣、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中文名
三叉神經
外文名
n.trigeminus
别稱
混合神經
主要組成
眼神經、上颌神經、下颌神經
常見發病病症
三叉神經痛
位置
三叉神經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它的運動部分從腦橋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再并入下颌神經,一同經卵圓孔穿出顱部。而它的感覺部分的胞體組成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節。
形态
三叉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内髒運動兩種纖維
特殊内髒運動纖維
特殊内髒運動纖維始于三叉神經運動核,其軸突組成三叉神經運動根,自腦橋腹側面與小腦中腳移行處出腦,位于感覺根的前内側,随下颌神經分布至咀嚼肌等。
一般軀體感覺纖維
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的胞體集中在三叉神經結内,此結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迹前面。三叉神經結有假單極神經元組成,其中樞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經感覺根,由腦橋腹側面入腦後,止于三叉神經腦橋核及三叉神經脊束核,其周圍突分布于頭面部皮膚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組成
自三叉神經結向前發出三支由周圍突組成的三條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颌神經及下颌神經。
三叉神經【外側面】
眼神經
眼神經(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隻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眼神經向前進入海綿窦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額頂部、上睑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 淚腺神經細小,沿眶外側壁、外直肌上緣前行至淚腺分布于淚腺和上睑的皮膚。
(2) 額神經較粗大,位于上睑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經較大,經眶上切迹,分支分布于額頂部皮膚。
(3) 鼻睫神經在上直肌的深面,越過視神經上方達眶内側壁。此神經分出許多分支,分别分布于眼球、蝶窦、篩窦、下睑、淚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膚。
上颌神經
上颌神經(n.maxillaris) 也是一般軀體感覺神經,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立即進入海綿窦外側壁,之後經圓孔出顱,進入翼腭窩,再經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上颌神經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間的面部皮膚以及部分硬腦膜。
(1) 眶下神經為上颌神經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2) 顴神經在翼腭窩内發出,經眶下裂入眶,穿眶外側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顴、颞部皮膚。顴神經在行程中發出由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組成的小支與淚腺神經吻合,此支進入淚腺,控制淚腺分泌。
(3) 上牙槽神經分為上牙槽前、中、後支。後支有2~3支,在翼腭窩内自上颌神經發出後,穿上颌骨體後面進入骨質。上牙槽前、中支從眶下神經分出,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質内吻合,形成上牙叢,分支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各牙和牙龈。
(4) 翼腭神經也稱神經節支,為2~3條神經分支,從上颌神經主幹行經翼腭窩上方的一段發出,向下連于翼腭神經節,後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體。
下颌神經
下颌神經(n.mandibularis)為混合神經,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經卵圓孔出顱腔達颞下窩,立即分為許多支。其中特殊内髒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區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1) 耳颞神經以兩根起始,向後包繞腦膜中動脈後合成一幹,穿入腮腺實質内,與颞淺動脈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颞區皮膚以及腮腺。
(2) 頰神經沿頰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後分布于頰粘膜以及頰區直至口角的皮膚。
(3) 舌神經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經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經的鼓索從後方加入此神經。此後越過翼内肌淺面到達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經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軀體感覺的刺激。
(4) 下牙槽神經為混合神經,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内髒運動纖維。下牙槽神經在舌神經的後方,沿翼内肌的外側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髒運動纖維分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經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構成下牙叢,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終支自颏孔穿出稱颏神經,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膚和粘膜。
(5) 咀嚼肌神經為特殊内髒運動神經,分數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内短暫的、反複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三叉神經痛從病因學的角度可分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兩類。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生于成年及老年人,發病率1.8‰,70-80%病例發生于40歲以上,高峰年齡為50歲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為單側,右側多于左側,5%以下為雙側。疼痛多由一側上颌支或下颌支開始,逐漸擴散到兩支,甚至三支均受累。[1]
病因
第一、身體缺乏營養
患者是由于觸發點在嘴角處,平時一般就不敢說話、不敢吃飯、不敢喝水,這就造成了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進一步的就會引發疼痛。再加上平時的煩躁的心情,很可能還會加重三叉神經痛。神經是燃燒及消耗糖的組織,若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乳酸堆積侵入腦部,毒化中樞神經系統,使腦組織消耗氧的能力減弱,以至引起暫時性的痙攣。
第二、情緒的過度緊張
這種疾病的患者一般情緒不太穩定,不敢做這個,不敢做那個,平時越怕頭痛頭就越痛,進而就導緻了精神刺激,這也是誘發三叉神經疼痛的重要因素。有少數患者因為情緒和心情上放不開,整天心事重重眉頭緊鎖,為可能要到來的頭痛提心吊膽,結果是造成自己心情煩躁,而導緻疼痛發作。在同樣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緒鎮靜者比情緒緊張者對疼的感覺要小,疼痛反應輕。
第三、必要的防護不到位
三叉神經痛患者一定要謹慎的善待疼痛觸發點,尤其是在面部,患者的臉部一般都有一個或多個特别敏感的“觸發點”,稍不注意就會觸動引發疼痛,并放射到全身。人們“觸發點”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個點或一根胡須,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臉頰、口角、舌頭和眼睛等處。同時,天氣和氣候變化也是三叉神經痛的易發因素,一旦被風吹着,或是乍熱乍寒,都可使患者的疼痛加劇。
三叉神經損傷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上損傷時:可出現患側頭面部皮膚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覺喪失;角膜反射消失;患側咀嚼肌癱瘓,張口時下颌偏向患側。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下受損時:可出現各單支損傷表現,眼神經受損時,出現患側睑裂以上皮膚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經損傷時可至患側下睑及上唇皮膚、上颌牙齒、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覺障礙;下颌神經受損時可緻患側下颌牙齒、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膚的一般感覺障礙,并有患側咀嚼肌的運動障礙。
治療
藥物治療
這是早期或輕度患者最常選用的治療方法,而且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對于長期且病程較長的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就不會有明顯的效果,而且需要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不斷的加大劑量,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藥物傷害。
封閉治療
這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之法,就是将無水酒精或其他藥物注射到三叉神經的分支或半月神經節内,緻使發生凝固性壞死,進而阻斷神經對痛的傳導功能。這種治療方法雖然起效比較快,但是容易發生複發。
伽馬刀治療
治療三叉神經痛有幾種方法?這是其中之一,将伽馬線聚焦在三叉神經根部位,然後根據神經的受熱程度不同,從而導緻神經發生變性或壞死,從而阻斷神經的疼痛傳導功能。該治療方法沒有任何痛苦,患者承受的風險也會較小,不過醫療費用很高,而且早期的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的确切。
手術治療
這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微血管減壓術有不錯的效果。醫生将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同三叉神經分離開,從而解除疼痛。
中醫穴位埋線
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用羊腸線或生物蛋白線植入人體的穴位内,利用線體對穴位的持續刺激治療三叉神經痛,它的特點是保留神經,痛苦小,療效快,無副作用。
預防
1、三叉神經痛的預防護理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護,适合選擇易消化、質地較軟的食物,而且飲食一定要有規律。一定不要吃油炸、刺激以及過酸、過甜和熱性食物;飲食的營養一定要豐富,多吃些含有維生素和清熱解毒的食物,尤其是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少吃肥肉,多吃瘦肉,口味要清淡。
2、三叉神經痛的疼痛扳機點特别的多,所以患者在漱口、說話、刷牙以及洗臉的時候要動作輕柔,以防碰觸扳機點而誘發疼痛。
3、三叉神經痛的預防護理方法有哪些?冬季會特别的寒冷,而寒風又能刺激三叉神經,從而誘發疼痛的發作。所以建議患者做好保暖工作,不要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洗面。另外,卧室内的環境要空氣清新,但不能有寒風的侵入。
4、患者的情緒與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時多聽些柔和的音樂,釋放内心的壓力。此外,患者還要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日常護理
1、防止感染,講究衛生是三叉神經痛病人的日常護理措施之一。研究發現,三叉神經節内出現炎性浸潤和三叉神經痛可能是與一些感染性疾病有關,其三叉神經痛的病原體可以産生外毒素和内毒素,緻使患者出現營養障礙性,從而誘發或加重三叉神經痛的症狀。
2、避免情志抑郁和過度勞累也是三叉神經痛病人的日常護理措施。中醫專家介紹,長期的情志抑郁,就會導緻患者肝火郁積。脈絡失養,從而加重或誘發三叉神經痛。所以,三叉神經痛病人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減少疼痛發作的機會。
3、大聲說話和猛烈的咀嚼也會導緻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因此患者在平時吃飯時要避免堅硬的食物,以免發生猛烈的咀嚼,從而牽拉三叉神經,誘發疼痛。此外,患者也不能大聲的說話,最好保持少說話。
飲食特色
(1)提供給三叉神經痛患者的食物應該都是流食,減少患者的咀嚼運動,從而減少發作的機會。尤其是高蛋白高糖的流食,讓患者會産生飽腹感,比如牛奶沖蛋花,牛奶沖藕粉,肉松過籮粥、雞湯甩蛋花等。
(2)三叉神經痛的飲食特色還包括盡量少吃或不吃糯米性的粘性食物;不吃或少吃偏熱以及油膩性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桂圓等溫熱性的水果;少吃或不吃大補或壯陽類的食物。
(3)患者在烹調食物時,盡量不要放洋蔥、姜、蒜以及蒜黃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禁止使用刺激性的調味品,比如五香粉、芥末和咖喱粉等;做好的食物一定要等到溫度适宜後再吃,否則會引起三叉神經的興奮傳導。
(4)三叉神經痛的飲食特色有哪些?患者在平時要少吃多餐,盡可能的遠離疼痛的困擾。而且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的辛苦勞累。
參考資料
[1] 三叉神經痛.百度百科.2015-03-20 [引用日期2015-08-0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