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2:14
一天要解20多次大便,差不多平均1小時就得跑一趟廁所,光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可這卻是32歲的杭州小夥小劉(化名)的日常,3年多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如此。
天天折磨着小劉的叫炎症性腸病,這病目前還沒有根治辦法,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與病共存我能接受,隻希望有辦法能讓我活得舒服點。”小劉所言其實是這類患者共同的訴求。
視覺中國供圖
10月26日,在第四屆長三角脾胃病論壇上,來自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四地的脾胃病專家共聚杭州,研讨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運用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手段來幫助炎症性腸病患者,快速緩解症狀、降低複發,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01 杭州小夥天天拼事業
突然得了不是癌症的“癌症”
小劉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有祖輩和父輩的财富積累,今後到他手上光房子至少有四五套,完全不需要為生計擔憂。不過,他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年輕人,愛拼愛闖。大學畢業的時候,他選擇了充滿挑戰的銷售行業,而且還定下了一個目标,“30歲之前要爬上部門主管,在沒實現這個目标之前不談戀愛”。
做銷售工作,多數時間都在出差,全國各地跑展會、談合作,一個月裡在家時間還不如在飛機和高鐵上的長。“每次回來就倒頭補覺,我費盡心思給他安排的相親一次都不去”小劉媽媽對兒子既心疼又生氣。小劉則沉浸在奮鬥中,累并快樂着。進公司一年,他便已嶄露頭角。第二年,他的業績在公司名列前茅。第三年,他有了一個自己的小團隊……所有的人都覺得,下一任部門主管非他莫屬。
視覺中國供圖
然而,就在他28歲那年,突如其來的炎症性腸病令他前功盡棄。那次出差,3天跑了5個城市,飛機、高鐵、汽車緊密銜接,隻有跟客戶洽談時能好好坐下來,幾乎連睡覺時間都在路上過。飯點多數是趕不上,有時随便吃點對付一下,有時幹脆就不吃了。因為他忙起來就是如此,所以并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殊不知,這次的出差竟成了壓垮他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回家以後,小劉老覺得肚子痛,而每次痛的時候解個大便就能緩解。起初,他以為自己隻是吃壞肚子而已。可一連一周時間過去,腹痛腹瀉越來越嚴重,從原來的一天四五次增加到十多次,而且他仔細看了看,大便上還有膿血。再連忙上醫院檢查,确診是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的一種)。
02 一天解20多次大便
整個大腸充血、水腫、糜爛伴潰瘍
小劉開始選擇的是用現代醫學的手段治療,醫生根據他病情的嚴重程度、首次用藥的反應等來進行藥物的選擇,從激素到免疫制劑到生物制劑,3年來,小劉的用藥不斷升級,治療費用越來越高,可不幸的是,這些都沒能在他身上起明顯的作用,病情仍在持續加重。“一天要解20多次大便,好一點的時候也得解10多次,就這樣反反複複”,因為身體的緣故,他經常要去住院治療,連日常工作都無法完成,更别提頻繁的出差了。
在小劉看來,自己人生就此要毀在炎症性腸病上了,他甚至想過,靠着家底一個人孤獨終老算了。可每次看到同事們在朋友圈曬各種工作狀态時,心底那股不服輸的勁就會被激發起來,他後來找到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省名中醫、省中醫院消化内科欽丹萍教授,在制定規範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症狀迅速得以控制,現在又重新回到了手術台。
不久前,小劉也特地跑去省中醫院,做了相關檢查,指标逐漸恢複正常,小劉頓時覺得身心愉悅起來。
03 炎症性腸病在國内呈進行性增加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青壯年最高發
不過,治療手段在不斷進步,但并不意味着我們對炎症性腸病就能放松警惕。以往此病在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在中國較低,但如今随着環境、飲食習慣等的改變,國内患者數量呈進行性增加。有文獻報道,近5年的病例數是20世紀90年代同期的8倍。且高發于青壯年時期。
欽丹萍教授提醒,雖然炎症性腸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白,但業内普遍認為,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失調等不健康的生活狀态會誘發此病。包括小劉在内的不少年輕患者,都是工作壓力比較大、忙起來不能好好吃飯、老是得熬夜。因此,不要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注重健康這根弦什麼時候都不能松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