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講述的:一座山廟裡有個小和尚,他每天一個人挑一擔水生活,給菩薩案桌上的水瓶添水、念經、敲木魚,生活過得很安逸。
後來廟裡又新來了個胖和尚。他一到廟裡,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胖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擡水,兩個人隻能擡一隻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擔子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後來,又來了個瘦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裡沒水。兩個和尚叫瘦和尚自己去挑,瘦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就沒水喝。
圖片來源網絡
大家各念各的經,各敲各的木魚,菩薩面前的淨水瓶也沒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裡老鼠出來偷東西,誰也不管。結果老鼠路過燭台,打翻燭台,燃起大火。三個和尚這才一起奮力救火,大火撲滅了,他們也覺醒了。從此三個和尚齊心協力,自然就有水喝了。三個和尚的故事聽到的時間很早,但一直沒有認真去想過這其中的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講故事的人很多,但能将道理講給我們聽的人很少,因為生活的道理時常需要自己去悟。
圖片來源網絡
一開始那座山廟就好比是一個創業初期的公司,小和尚用心經營,一個人也将公司治理的井井有條。小和尚每天挑的一擔水支持公司順利運轉,既保證了自己的開銷也維持了公司運營,甚至小和尚還有空餘的時間念念經、敲敲木魚日子過的很是安逸。但這樣安逸的日子在來了一個合夥人胖和尚之後就不複存在了。
本來公司由小和尚一人經營輕松運轉毫無壓力,來了胖和尚後公司的支出增多,偏偏胖和尚又是一個不願意創收的人,為了維持公司運轉二人不得不一起創收,但都又不想付出比對方多的努力,于是兩個人決定為了公平起見兩個人共同付出等量的努力來維持公司運轉。
圖片來源網絡
此時我們應該細品。故事說:“小和尚叫他去挑水,胖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擡水,兩個人隻能擡一隻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擔子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沒有一個人願意吃虧,兩個人都選擇躺平,哪怕付出了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得到的利益僅僅隻有之前的一半他們也在所不惜。
圖片來源網絡
小和尚在創收這件事情上已經内耗過多,導緻失去了念經,敲木魚的興趣愛好,甚至于已經失去了初入山廟時的初衷。其實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需要的想的應該簡化,小和尚們應該考慮更多的是怎麼做才能經營好公司,怎麼将自己的生活持續的向好發展,而不要将時間和經曆放在與别人比較的無端精神内耗上。
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