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的治安監督管理工作。4月12日上午,拉薩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邀請國家生态環保部和自治區生态環境廳的兩名專家,對全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30餘名專管民警開展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基礎知識培訓。
通過此次培訓,全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在跟進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的治安管理、防護工作及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放射性”這個詞聽上去有些令人心悸
放射性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嗎?
一起了解一下
(網絡配圖:放射性物質标志)
放射性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世界上一切物質都是由一種叫“原子”的微小構成的,每個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原子核”。有些物質的原子核不穩定會發生變化,同時也會發射各種各樣的射線,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放射性”。
而放射性物質有天然放射性物質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兩類。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放射性,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等等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們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約有83%來自天然環境(如:石頭中放射性物質所産生的直接輻射),大約17%來自醫療診斷(如:X射線)。
(網絡配圖)
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質制成的能産生輻射照射的物質和實體。放射源發射出來的射線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壞細胞組織,從而對人體造成傷害。當人受到大量射線照射時,最嚴重會導緻機體損傷,甚至可能導緻死亡;但當人隻受到少量射線照射時(例如來自天然本底輻射的照射),一般不會有不适應症狀發生,也不會傷害身體。
放射源分為5類,1類、2類、3類屬于危險放射源,可緻人死亡;4類、5類放射源基本或不會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
(網絡配圖)
放射源品種很多,應用廣泛,不僅在核設施,而且在科研業、醫療業、農業、工業等各行各業都得到應用。幾十年來,放射源的應用為發展國民經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
(網絡配圖)
放射源的防護
放射源發射的射線有: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伽馬射線等,它們看不見,摸不着,必須使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得到。不同的射線在物體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張厚紙可擋住阿爾法射線;有機玻璃、鋁等材料可有效阻擋貝塔射線;伽馬射線穿透能力較強,可用混泥土、鉛等阻擋。
(網絡配圖)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對放射源無端的恐懼是沒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經采取了安全保護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對人體是基本沒有危害的。
放射源的防護主要有三種手段:
距離防護,距離放射源越遠,接觸的射線就越少,受到的傷害也越小。
屏蔽防護,選取适當的屏蔽材料(如混泥土、鐵和鉛等)做成屏蔽體遮擋放射源發出的射線。
時間防護,盡可能減少與放射源的接觸時間。
(網絡配圖)
發現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體時
應當如何做?
當發現無人管理的标有電離輻射标志物體,或者體積小卻較重的金屬罐(特别是鉛罐),請你:
1、遠離現場,既不要接觸,也不要擅自移動這些物品,更不要因為好奇打開容器。
2、立即撥打環保舉報熱線:12369。
(網絡配圖)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規定,生産、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的規定申請領取許可證,辦理登記手續。
公安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放射源丢失、被盜和放射性污染事故報告後,應當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并按照各自的職責立即組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減少事故損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