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13:09:30

《顔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顔之推創作的家訓。是顔之推記述個人經曆、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緻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1

卷一 兄弟第三【原文】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于九族①,皆本于三親焉,故于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笃②。

【注釋】①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孫、曾孫、玄孫。另一種算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為“九族”。②笃:誠笃,忠實。此處指認真對待的意思。

【譯文】有了人類以後才有夫婦,有了夫婦以後才有父子,有了父子以後才有兄弟:一個家庭中的親人,就這三者而已。以此類推,直到産生出九族,都是來源于“三親”,因此對于人倫關系來說,三親是最為重要的,不能不加以重視。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2

【原文】兄弟者,分形連氣①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②,前襟後裾③,食則同案,衣則傳服④,學則連業⑤,遊則共方⑥,雖⑦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⑧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⑨之比兄弟,則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⑩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注釋】①連氣:又稱“同氣”。指兄弟同為父母所生,氣息相同相連。②挈:提攜。③前襟後裾:襟,上衣的前幅。裾,上衣的後幅。前襟後裾,指兄弟有的拉父母的衣前襟,有的牽父母的衣後擺。④傳服:指大的孩子穿過的衣服再傳給小的孩子穿。⑤連業:指哥哥用過的經籍,弟弟又接着用。頁,舊時書寫經典的大版,引申為書本。⑥共方:同去一個地方。⑦雖:即使。⑧壯:壯年。古人三十歲以上為壯年。⑨娣姒(dì sì):兄弟之妻互稱,弟妻為娣,後稱“固徵”。⑩節量:節制度量之意。友:兄弟間相親愛。旁人:其他的人,局外的人。此處指妻子。

【譯文】兄弟,同是一母所生,形體各異,而氣息相通的人。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左手拉一個,右手牽一個;這個扯着父母的前襟,那個抓住父母的後擺;吃飯是用一個餐盤;穿衣是哥哥穿過的傳給弟弟;學習是弟弟用哥哥用過的課本;遊玩是在同一個地方。即使有悖禮胡來的人,兄弟間也不會不相互愛護。等到他們長大成人以後,各自娶了妻子,各自都有了孩子,雖然有忠誠厚道的人,兄弟間的感情卻是逐漸減弱。對于比起兄弟來,關系就更是疏遠淡薄了。現在讓關系疏遠淡薄者來決定關系親密者之間的關系,這就如同給方形的底座配上圓形的蓋子,一定是合不攏的。隻有相親相愛、感情至深,才不會受妻子影響而改變關系的兄弟,才可以避免上述情況。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3

【原文】二親既殁①,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②;愛先人之遺體③,惜己身之分氣,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際,異于他人,望深④則易怨,地親則易弭⑤。譬猶居室,一穴則塞之,一隙則塗之,則無頹毀之慮;如雀鼠之不恤⑥,風雨之不防,壁陷楹⑦淪,無可救矣。仆妾之為雀鼠,妻子之為風雨,甚哉!

【注釋】①殁:死亡。②響:回聲。③先人之遺體:先人,指死去的父母;遺體,所敬重的人的屍體。此處的“先人之遺體”,不可解釋為父母軀體,而是指兄弟軀體,因為兄弟都是從父母身上分離出來的。④望深:要求過高。⑤地:居住。此處有“相處”之意。親:親近。弭:消除,停止。此處指解除隔閡,停止糾紛。⑥恤:憂慮。⑦楹:廳堂前部的柱子。

【譯文】父母死後,兄弟間互相照顧,應當如同身體和它的影子、音響和它的回聲那樣密切。互相愛護先輩所給予的軀體,互相珍惜從父母那兒分得的血氣,不是兄弟又有誰會這樣互相愛憐呢?兄弟之間的關系與别人不一樣,相互期望過高就容易産生不滿,而接觸密切,不滿也容易得到消除。就像一間居室,有一個洞就立刻堵上,有一條縫隙就馬上塗蓋,就不可能有倒塌的憂慮了。如果對雀子老鼠的危害不放在心上,對風雨的侵蝕不加以提防,就會緻使牆壁倒塌,楹柱摧折,沒法補救了。仆妾比起雀子老鼠,妻子比起風雨,其危害更甚。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4

【原文】兄弟不睦,則子侄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①疏薄;群從疏薄,則僮仆為仇敵矣。如此,則行路皆馳其面而蹈其心②,誰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③!人或将數萬之師,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親也④!

【注釋】①群從:指堂兄弟及其子侄。②踖(jí):踐踏。蹈:踏,踩。③能多:指“交天下之士皆有歡愛”,天下之士為數多。不能少:指“失敬于兄”,兄為數少。④能疏:指“将數萬之師,得其死力”,數萬之師和己疏。不能親:指“失恩于弟”,弟和己親。

【譯文】兄弟之間如果不能和睦,侄兒子之間就不能互相愛護;侄兒子之間如果不互相愛護,家庭中的子弟輩們就會關系疏薄;如果子弟輩們關系疏薄,那童仆之間就可能成為仇敵。這樣,過往路人都可以任意欺辱他們,誰能夠救助他們呢?有的人卻能夠結交天下之士,相互之間都能快樂友愛,而對自己的哥哥卻缺乏敬意,為什麼對多數人可以做到的,而對少數人卻不行呢!有人能統領幾萬軍隊,使部屬以死效力,而對自己的弟弟卻缺乏恩愛,為什麼對關系疏遠的人能夠做到的,對關系親密的人卻是不行呢!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5

【原文】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①,亦不若各歸四海,感霜露而相思②,伫日月之相望③也。況以行路之人,處多争之地,能無間④者,鮮⑤矣。所以然者,以其當公務而執私情⑥,處重責而懷薄義也;若能恕⑦己而行,換子而撫,則此患不生矣。

【注釋】①骨肉居之:此指親姊妹成為固娌。②感霜露而相思:感歎霜露的出現還能觸發彼此的思念之情。③祝日月之相望:日月各為東西,總會等到相望之時。④間:隔閡,疏遠。⑤鮮:少。⑥當公務:這裡指為兄弟同居的大家庭辦事。執私情:指妯娌各為自己的小家室打算。⑦恕:寬恕,原諒。

【譯文】妯娌之間,容易産生糾紛,即使是同胞姊妹,讓她們成為妯娌住在一起,也不如讓她們遠嫁各地,這樣,她們反而會因感受霜露的降臨而相互思念,仰光日月的運行而彼此遙相盼望。何況裴徵本來就是陌路之人,處在容易鬧糾紛的環境裡,彼此之間能夠不産生嫌隙的,就非常少了。之所以能這樣,主要是因為大家面對家庭中的集體事務時卻出于私情,肩負重大的家庭責任卻心懷個人的區區恩義。如果她們都能夠本着仁愛之心行事,把别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加以愛撫,則這種弊端就不能産生了。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6

【原文】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愛弟不及愛子①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國②劉琎,嘗與兄弟螂連棟隔壁③,瓛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瓛怪問之,乃曰:“向來④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⑤矣。

【注釋】①怨愛弟不及愛子:指(弟弟)埋怨兄長愛弟弟不如愛他自己的兒子。②沛國:古時國名。位于今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夏邑、江蘇沛縣一帶。東漢時稱沛國。③劉瓛:字子圭,南齊沛郡相人。性至孝。笃志好學,博通五經,當世推為大儒。④向來:剛才。⑤免:避免。此處是免除隔閡之意。

【譯文】有人不肯以對待父親的态度來敬事兄長,又怎麼能埋怨兄長對自己不如自家孩子恩愛呢?以此反觀就可看出自己缺乏自知之明。沛國的劉琎曾與哥哥劉瓛住房隻隔着一層牆壁,有一次,劉螂喊叫劉螂,連叫幾聲都沒有答應,過了好長時間才聽見他答應。劉炜感到奇怪,問他原因,他說:“因為剛才還沒有穿戴好衣帽。”以這樣的态度敬事兄長,就可以免除隔閡了。

【評析】《兄弟》篇主要是談論家庭成員間的相處問題,認為兄弟之情是除父母、子女之外最為深厚的一種感情,而在男權為主的社會裡,兄弟之間的相親相愛對于整個家族的團結、和睦、治理、穩定是十分重要的。作者根據自己的見聞,同時還論述了影響兄弟友誼的一些不利因素,并提出了防範的辦法。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7

卷一 後娶第四【原文】 吉甫,賢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賢父禦①孝子,合得終于天性,而後妻間之,伯奇遂放。曾參②婦死,謂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駿③喪妻,亦謂人曰:“我不及曾參,子不如華、元④。”并終身不娶,此等足以為誡。其後,假繼慘虐孤遺⑤,離間骨肉⑥,傷心斷腸者,何可勝數。慎之哉!慎之哉!

【注釋】①禦:(上對下)治理。此處是管教或教誨之意。②曾參(前505—前436):即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位于今山東費縣)人。孔子的學生。以孝著稱。③王駿:西漢成帝時大臣。④華、元:即曾華、曾元。曾參的兩個兒子。⑤假繼:繼母。孤遺:前妻留下的孩子,因已失去生母,故亦稱“孤”。⑥離間骨肉:此處指後母挑撥前妻之子與其生父發生矛盾和争執。

【譯文】吉甫是一位賢明的父親,伯奇是一位孝順的兒子,讓賢明的父親來教導孝順的兒子,應該能夠稱心如意吧。但吉甫的後妻從中進行挑撥,伯奇就被父親放逐了。曾參的妻子死後,他拒絕再續娶,并對兒子說:“我不如吉甫賢明,你們也趕不上伯奇孝順。”王駿在妻子死後,也對别人說了相同的理由:“我不如曾參,我的孩子也不如曾華、曾元。”三人都終身不再另娶。這些事例都足以為誡。在曾參、王駿他們之後,繼母殘酷虐待前妻的孩子,離間父子骨肉的關系,令人傷心斷腸的事,不可勝數,因此對娶後妻的事,要特别慎重啊!慎重啊!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8

【原文】江左①不諱庶孽,喪室之後,多以妾媵②終家事;疥癬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鬥阋之恥。河北鄙于側出③,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後母之弟與前婦之兄④,衣服飲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貴賤之隔,俗以為常。身沒⑤之後,辭訟盈公門,謗辱彰⑥道路,子誣母為妾,弟黜⑦兄為傭,播揚先人之辭迹,暴露祖考之長短⑧,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⑨妾,以一言陷人者衆矣!況夫婦之義,曉夕移⑩之,婢仆求容,助相說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

【注釋】①江左:江東。指長江在蕪湖以下的南岸地區,長江在此為東北流向,舊時地理上東為左,西為右,因此稱江左。此處也是東晉及南朝時期的根據地。②妾媵(yìng):舊時諸侯之女出嫁,從嫁的妹妹和侄女叫“妾媵”。後來廣義帝稱正妻以外的婢妾為“妾媵”。③側出:此處指婢妾所生子女。④後母之弟:後母生之子,對前母生之子來說就是弟弟。前父之兄:前母所生之子,對後母所生之子來說是兄。⑤沒:同“殁”。死亡。⑥彰:顯揚,公開。⑦黜:貶斥。⑧長短:是非,好壞。⑨佞(nìng):花言巧語進行谄媚他人。⑩移:改變,變化。

【譯文】江東一帶,不顧忌妾媵所生的孩子,正妻死後,大多是以妾媵主持家事。這樣,小的摩擦,或許不能避免,但限于妾媵的身份地位,也能很少發生兄弟内讧那種恥辱的事。在河北一帶,瞧不起妾媵所生的孩子,不讓他們平等參與各種家庭或社會事務,這樣,在妻子死去以後,就一定要再娶一位,甚至娶三四次,以至後母的年齡比前妻的兒子還小。後妻所生的兒子,與前妻所生的兒子,他們的衣服飲食,一直到婚配做官,竟然有像士庶貴賤那樣的區别,而當地習俗認為這是很正常的。這樣的家庭,在父親死後,往往打官司會擠破衙門,诽謗辱罵之聲路上都能聽得到。前妻之子誣蔑後母是小老婆,後母之子貶斥前妻之子當傭仆,他們四處傳揚先輩的隐私,暴露祖宗的長短,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正直,這種人時時出現。可悲啊!自古到今的奸臣佞妾,用一句話就害了别人的太多了!何況憑夫婦的情義,早晚會改變男人的心意,婢女男仆為讨得主人歡喜,幫着勸說引誘,積年累月,怎麼還可能有孝子?這不能不讓人恐懼。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9

【原文】凡庸之性①,後夫多寵前夫之孤,後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婦人懷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②之僻,亦事勢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與我子争家,提攜鞠養,積習生愛,故寵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③學婚嫁,莫不為防焉,故虐之。異姓④寵則父母被怨,繼親⑤虐則兄弟為仇,家有此者,皆門戶⑥之禍也。

【注釋】①庸:此處指平常人或普通人。性:習性,品性。②沉惑:沉迷,迷惑。③宦:舊時指做官。④異姓:此處指前夫之子。⑤繼親:繼母,後母。⑥門戶:家門,家庭。

【譯文】常人的秉性,後夫大多寵愛前夫留下的孩子,後妻則必定虐待前妻丢下的骨肉。并不是隻有婦人才會心懷嫉妒之情,男人才有一味溺愛的毛病,這也是事物的情勢令他們這樣。前夫的孩子,不敢與自己的孩子争奪家業,而從小照顧撫養他,日積月累就能夠産生愛心,因此就寵愛他;前妻的孩子,地位往往在自己孩子之上,讀書做官,男婚女嫁,沒有一樣不要提防,因此說要虐待他。但異姓的孩子被寵愛,父母就會遭到怨恨,後母虐待前妻的孩子,兄弟之間就會變成仇人,如果哪家有這種事,都是家庭的禍害啊!

【評析】在《後娶》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事例說明對待妻子死亡後續弦一事要慎之又慎。通常的經驗是後娶的妻子常常同前妻的孩子因感情、财産等問題産生矛盾沖突,沖突的結果便是骨肉的分離,嚴重的則是家庭的再次破碎,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顔氏家訓全文及譯本(顔氏家訓全文譯文)10

喜歡請轉發點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素材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同時文章僅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