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智商?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智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
“人生過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積極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決定着一個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決定了其人生高度。
很多時候,拉開我們與強者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思維方式。
強者之所以強,是他們往往能夠于絕境中尋得生機,于苦痛中涅槃重生。
學習這3種讓你變厲害的積極思維方式,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
空杯思維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空杯心态。
一隻杯子,如果它盛滿了水,那便無法再容納其它。
而想要裝進更多東西,就需要把水倒掉,讓水杯保持清空狀态。
此時,杯子尚有無限可能。
對于人來說也是如此,想要不斷進步,就要保持“空杯思維”。
放空自己的固有經驗、成見,方有餘地去進行新的學習和思考。
最近,“國民奶奶”吳彥姝頻繁登上熱搜。
84歲的她,憑借精湛的演技,拿下了北影節“最佳女主角”殊榮。
如此高齡,還能迎來事業高峰,離不開吳奶奶一顆保持學習的心。
吳彥姝是話劇演員出身,演技好,資曆高,實則是演藝圈中的“老前輩”。
但她從不固步自封,以前輩身份自居。
在劇組裡,她不拍戲的時候,就會跑去看别人演。
在觀察年輕演員的表演方式中,她揣摩經驗總結方法,不斷打磨自己的演技。
吳彥姝曾說:
“每一個角色都是不一樣的生命體驗。演老人不能演重了,也得磨練演技。”
正是這樣的空杯心态,讓她的演技得以不斷提升,讓“國民奶奶”的形象俘獲無數人的心。
馬爾克斯在 《百年孤獨》中說: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空杯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狀态。
每一天醒來,把昨日清空,無論成就或失敗,悉數放下。
讓自己重新開始,去學習、嘗試新的事物。
長此以往,你的進步會超乎自己的想象。
轉彎思維
聽過這樣一句話:
“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為它能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拐彎前行。”
轉彎,是一種變通的智慧。
人生在世,誰都會碰到過不去的坎。
有人愁苦于“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懂得轉彎的人早已“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時候,盲目的執着會讓人走向絕境,不如拐個彎,換條路,方可重見一片天地。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正因懂得轉彎,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倪匡初以寫作謀生時,也是寫武俠小說。
他腦子活絡,寫作速度快,寫出了不少優秀作品。
幾年後,他卻意識到,武俠小說的路很難走下去了。
一是故事單一,離不開江湖上的快意恩仇,讀者有了倦意。
二是有金庸這樣的名家在前,很難超越。
此時倪匡開始思考,能不能換一種方式去寫武俠小說?
他想到了融入國外盛行的科幻元素,随即立馬換了寫作風格。
衛斯理橫空出世,《藍血人》、《精武門》等作品好評如潮。
他這一生,著寫億字,用科幻武俠,驚豔了一個時代。
正如漫畫家鄭辛遙所說:
“在路走完的時候,并不意味着到了路的盡頭,而是提醒我們是時候拐彎了。”
在武俠之路越走越窄之時,倪匡的轉彎給自己謀得了生機。
走不通的路及時掉頭,過不去的坎果斷轉彎。
一條道走到黑的執着,不必成為人生的桎梏。
适時的調整方向,給自己謀得新的出路,才是明智之舉。
減法思維
著名的二八定律,又名最省力法則。
它對我們的指導是:
人生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往往隻有20%的事情,其餘的80%都沒那麼重要。
一個人如果舍棄掉80%的事情,專注于重要的20%,往往能夠取得不凡的成就。
人的一生,怕就怕在什麼都想抓住,最後卻一無所有。
學會減法思維,對重要的事死磕到底,說不定就能出奇制勝。
白岩松曾進行過一場主題為“光陰的故事”的演講。
他提到,自己在30歲最重要的事是做減法。
彼時,白岩松少年有為,被破格提拔為教授、高級記者。
他是3個欄目的制片人,可以做體育、做娛樂,更有升職的機會。
可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自己究竟想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很快,他想明白了,要做新聞。
此後,白岩松辭去了各種工作,專心撲在新聞事業上。
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在新聞界嶄露頭角,成為家喻戶曉的“央視名嘴”。
《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
當人們想要改變現狀時,更傾向于做加法而不是精簡當前的事情;可是一味做加法隻能使人越來越忙,并不是人生的最優解。隻有抓大放小,做減法,提煉思維和行動範式,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方法。
人生道路上,有舍才有得。
什麼都去做,反而分散精力,什麼都做不好。
不如學會做減法,找準一個目标,讓自己全力以赴。
《批判性思維工具》裡有句話說得好:
“請像植物學家觀察植物一樣開始關注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人生會就此改觀。”
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建立新的認知,擁抱新的可能。
或許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但隻要開始,人生就有大不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