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8:23:52

2021年的春節賀歲檔電影《你好,李煥英》,憑借快要溢出熒幕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哀,着實賺足了觀衆的眼淚。

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步履不停》,也是基于這種最深切,卻又最無奈的情感。

聒噪的蟬鳴、母親炸的天婦羅、冰箱裡拿出來的大麥茶、在廊下打鬧的孩子們……這些再日常不過的夏日風物,卻永遠成了主人公良多的回憶剪影。

每年夏天,良多都要從東京回到海邊的老家,和整個橫山家人一起祭奠為救溺水兒童而離世的大哥純平。

對于良多來說,這難得的家人團聚,當年有多避之不及,後來就有多求之不得。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1

不要讓隐忍,成為親情的隔閡

這一年,良多剛滿四十歲。他和一位喪夫攜子的女人組成了家庭,也因此成了一個十歲小學生的繼父。

這次回家,讓良多忐忑不已。

他不知道父母能否接受帶着“拖油瓶”的妻子,更要命的是,他剛剛失業,成了父親最看不起的“軟飯男”。

良多的父親是個鄉村醫生,退休前對待患者盡職盡責,退休後依然對待鄰居非常友善。但是對待家人,他卻有一股别扭的固執。

即使孩子們回家,客廳裡熱鬧成一片,他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去見面,等到不得已去衛生間時才假裝和家人們偶遇;

自己在房間裡時閑坐無聊,但是家人敲門,他立刻拿起書,不耐煩地擺手驅趕,表現出一副“我很忙,别煩我”的樣子;

拍全家福,因為沒有給他留最中間的位置,他就生氣不拍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良多,也從小是一副隐忍的性格。加上有一個各個方面都比自己優越的哥哥,他時常感覺自己就是被忽視的那一個。

他不滿于去世多年的哥哥房間依然保持如初,自己的房間卻成了雜物間。

盡管如此,他也隻是縮在房間裡生悶氣。

他不滿于父親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而多年不與父親聯系。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2

但是,小學時的良多,也把父親當成英雄;而好面子的父親,也是個會給良多的繼子偷偷塞零花錢的和善老人。

原本相愛的一家人,卻因為隐忍活成了陌生人。

但是家裡的人,其實都看穿了父親在故作冷漠、良多在鬧情緒。

父親和良多苦苦演戲,隻不過在欺騙自己罷了。

身邊常有人感慨說:“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留給了外人,把最差的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

我們往往費盡心思去維護和他人的關系,卻常常忽略了,親情才是最值得維護的,親人才是我們最應該坦誠相見的。

盡管在我們的文化中,很多時候難以直接向親人表達愛意,但是放下包袱,不把自己的面子看得那麼重,也足以改善家庭關系。

恰當地表達情緒、用溝通解決問題,永遠好過埋頭生悶氣;

主動表達對家人的關愛,也并不羞恥。

在家人面前,僞裝毫無必要。對親人隐忍愛意,隻會把彼此推得更遠。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3

不要讓期望,成為别人的枷鎖

在良多的成長過程中,他一直都活在哥哥純平的陰影之下。

哥哥品學兼優,在學校裡除了美術,各門功課都是優秀;良多卻恰恰相反,他遺傳了母親心靈手巧的特點,隻有美術成績常年優秀。

因此,在學校,良多常常被老師稱為“橫山家的弟弟”而沒有自己的名字;在家裡,父親也把繼承自己衣缽的期望寄托在了哥哥身上。

可惜天不遂人願,哥哥純平舍身救落水少年,無法延續父親的期望;良多後來學習美術,又以油畫修複為業,因為怕父親失望而一直避免回家。

當年純平救下的少年良雄,每年都會來家裡祭拜救命恩人,順便向這家人交代自己的近況。可是他的成長,顯然并不如人意。

良雄并不擅長讀書,他考了兩三次高考,才勉強進入一所不知名的私立大學。

臨近畢業,他也無法順利找到工作,隻能在超市裡發傳單打工。

其貌不揚又天資平平的良雄每次出現,都會讓大家想起優秀的純平。

尤其是父親,會在良雄走後對着庭院喃喃自語:

“為了那種沒用的家夥,偏偏犧牲掉我家的……”

可能是因為同病相憐,所以隻有良多會鼓勵良雄說:“你才二十五歲而已。從現在開始努力,想做什麼都沒問題的。”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4

人活于世,我們自己尚且難以活成期待的樣子,何況是奢求他人能按照我們的期待生活。

但是,我們對他人抱有過度期望,往往會成為對方的枷鎖,讓他們不得自由。

由于達不到父親對自己的期待,良多一直自我否定,并且不願意與父親見面;

由于達不到橫山家對自己的期待,良雄每一次上門祭拜都備受煎熬。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也有自己的人生軌迹。不管關系多麼親密,我們都不應該用自己的期望去束縛别人。

正如詩人紀伯倫在《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這首詩中所寫的: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不僅僅是父母對兒女,我們對待身邊的人,也都應該有這樣的心境。希望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即使他們的方式可能背離我們的常識。

不給他人枷鎖,也是不給自己加上“失望”的枷鎖。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5

不要讓步履匆匆,成為遺憾

橫山一家人團聚時,有很多“下一次”的約定。

雖然良多還沒有駕照,更沒有買車,但是他答應下一次讓母親坐自己的車;

良多一家要離開老家返回東京時,母親答應下一次教給良多的妻子怎麼做糖炒蘿蔔絲。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6

可是這些“下一次”,随着良多的父母驟然離世,再也沒有實現的機會了。

這是良多的遺憾,也是導演是枝裕和在母親去世後的遺憾。他借着良多的口,感慨道:

“人生中,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親還有母親之後,我最真實的感受。”

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和意外,哪一個會先降臨。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來不及”并不是因為自己走得太慢,反而是因為自己走得太快了。

在少年良多心中,父親是自己步履不停想要追趕的英雄;長大之後,父親成了自己步履不停想要甩開的陰影。

可是良多忘記了,父親再也跟不上自己的腳步,而他也需要走得慢一點,等一等被落在身後的父母。

父親去世後,良多想到幼時父親滿是胡茬的下巴蹭自己的臉,忍不住痛哭。

不管之前的關系有多麼别扭和尴尬,在這一刻,隻剩下懷念。

所以,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愛,沒來得及化解的矛盾,不要指望自己“下一次”可以解決。

否則,等到蓦然回首,可能隻剩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除了父母之外,需要我們放慢腳步等一等的,還有我們自己。

正如白岩松所言:停下來,等一等靈魂。

《聖經》中也說道:“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

我們很容易被洪流裹挾着前進,等到渾渾噩噩到達了終點,卻早已把靈魂抛在身後,成了不會享受生活,也不會思考的軀殼。

但是,即使時代和經濟發展迅速,我們也可以慢下來,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和時間。

可以從“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溫暖中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或者從閱讀和旅行中獲得面對困難的勇氣。

不要讓步履匆匆成為我們的遺憾,适當停下來等一等親人,等一等自己,才能避免“赢了世界,輸了人生”的悲劇。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7

《步履不停》這部電影中,很多行走的鏡頭。

時而向上走,時而向下走,像極了人生——生活跌宕起伏,時間步履不停。

人生總有馬不停蹄的錯過和相遇(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8

橫山家的這一次聚會,有親人離世的悲傷,也有親人相聚的快樂;有對純平的回憶,也有對孩子們的希望;有對新成員的接納,也有父子間多年的隔閡。

這一點一滴都在告訴我們:

你可以背負回憶前行,但是不要被回憶壓垮;

人生總有“來不及”,所以不要把“下一次”挂在嘴邊而留下無盡遺憾。

時間不會停下腳步,會帶走我們所珍視的和逃避的一切。

我們當下的課題就是,讓自己面對時間所帶走的一切時能夠充滿希望,而不是帶着遺憾和後悔回首過往。

我們要緩慢成長,但是不曾停下追求的腳步。

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 | 靈均,重度的中二病,小信的傳道人。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