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京東金融最新版本

京東金融最新版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16:18:37

京東金融最新版本(京東金融不叫金融)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距離宣布融資 130 億兩月有餘,京東金融宣布改名。

9月17日晚,用于公衆溝通的京東金融官方微博、頭條、抖音賬号,由“京東金融”集體更名為“京東數科”,英文縮寫為 JD.D。

今年上半年,巨頭公司的金融業務相繼更名,百度金融4月分拆後宣布更名為“度小滿”,螞蟻金融雲現已升級為“螞蟻金融科技”。京東金融還向媒體透露,當前也正在籌劃集團品牌更名,未來“京東數科”将作為集團整體品牌對外呈現。

京東金融最新版本(京東金融不叫金融)2

改名後的京東金融官微

京東數科 JD.D 的縮寫,也讓人聯想到去年11月京東金融與紅杉資本聯合舉辦的「全球數據探索者大會」,同樣的縮寫JDD,最後的字母D既可以代表“Discovery”,也可以雙關代表“Data(數據)”。

此外,截止钛媒體發稿,京東金融的公司主體名稱尚未變化,運營主體名目前還是“京東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其經營範圍也沒有變化。

無論運營主體名是否更改,京東金融在品牌名中去掉“金融”二字顯然正是其“去金融化”轉型的發展脈絡暗合。

今年4月,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曾在博鳌亞洲論壇期間表示,京東金融未來将把資産和資金等一系列金融業務全部轉移至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直接去做資産、資金以及用戶運營,京東金融本身不再持有這些資産,轉型為科技輸出的角色,業務形态由“B2C”轉變為“B2B2C”。

成立四年有餘的京東金融,戰略幾經演變;而在近半年時間内,京東金融又相繼完成了一次徹底的組織架構大調整,以及總額為130億人民币的B輪融資,公司估值來到了 1330 億人民币的曆史高點。

2018年2月,京東成立了“城市計算”事業部,隸屬于京東金融。

這個由“城市計算”概念提出者、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城市計算領域負責人鄭宇博士擔任負責人的事業部,今年上半年陸續披露了其技術實力和願景,“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 緻力為城市環境、交通、規劃、能耗、商業、安全、醫療、信用城市和電子政務等領域提供智能解決方案”。目前,京東集團已向這一事業部投入了大量高端人才和研發力量。

有關這一事業部的最新進展是,7月,京東城市挂牌中國雄安集團,已經在雄安啟動了城市建設項目。

此外,京東金融今年還低調成立了“京東金融研究院”,目前已陸續發布監管科技(Comptech)系列行業報告。

在過去的兩年半裡,京東金融的估值漲了近兩倍。

改名背後的戰略疊代

事實上,梳理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的近期言論,“數字科技”早已是一個高頻詞彙。

7月12日,在B輪融資公布時,陳生強表示,未來,京東金融将繼續堅持“數字科技戰略”,任何與數據和技術無關的業務都不做。

一個月之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陳生強首次将金融機構與“數據科技公司”并列提出。“在大灣區,金融機構在線下擁有很好的基礎,如果能夠跟數字科技公司融合起來,共同發揮優勢,就能夠更好的做好創新,為中小企業和普通民衆提供數字化的普惠金融服務。”

同一時期,京東金融又低調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大調整——将拆分個人服務和企業服務兩大事業群,分别打通C端和B端的産品、用戶、業務風控、前台研發職能,其中:

  • 個人服務群組由消費金融部,财富管理部,證券業務部,衆籌業務部,農村金融部農村渠道部,保險事業部與支付業務部等C端業務部門組成,由許淩任組長;
  • 企業服務群組則由供應鍊金融部,金融科技業務部,農村金融部農村信貸部,保險業務部與支付業務部等B端業務部門組成,由姚誠彰任組長。

兩位事業群組的組長直接向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彙報,原各部門負責人均向事業群組組長彙報。組織架構是為業務服務的。此次徹底的調整架構,可以看出陳生強求變之心切。

這背後是京東金融一次重要的變道——去資産化,由“做金融”全面轉向“做技術”。

2013年京東金融成立之初,其實也是希望依托京東龐大的用戶群體做B2C業務,但陳生強很快發現中國其實不缺一家科技能力很強的金融機構,而是缺少一家能夠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

這個判斷最終成為京東金融從1.0到2.0升級的推動力之一,即把自己的技術能力輸出給金融機構,讓業務模式從B2C轉變為B2B2C,也讓自己從一家金融公司向一家科技公司轉變。B2B2C模式即通過服務B端金融機構,最終達到提升金融機構C端用戶客戶體驗的目标。

如開篇提及,京東城市事業部的成立也是“京東數科”拓展業務邊界的顯著動作。

城市計算事業部負責人鄭宇博士曾透露,城市服務事業部為一級事業部,“一級事業部不像一個小組或者研究院,它是一個獨立的事業部,可以發展得很大。從數據到研究到開發到市場,能夠形成一個閉環。”另據一位接近京東金融的人士透露,該事業部并不從屬于個人服務和企業服務兩大事業群。

鄭宇透露,城市服務事業部的主要工作有三點:一方面給國家相關機構提供服務;一方面給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提供服務,幫助他們解決行業痛點;此外還與高校進行合作,建立一些人才聯合培養機制,聯合實驗室等等。

顯然,這是一個京東金融在 to G(政府)層面的業務布局。如果說此前由“做金融”轉向“做技術”仍在“金融科技”涵蓋的領域之内的話,在加入城市服務等業務之後,“數據技術”一詞恐怕才更符合如今京東金融的整體業務定位。

怎麼理解“不做金融”?

今年上半年,京東金融的發聲“不再做金融”,引發業界熱議。

這個說法要怎麼理解?事實上放棄金融業務的說法,并不準确。按照京東金融負責人陳生強的說法,這并不是指要放棄供應鍊金融、白條等金融業務,而是“未來收入結構的改變”。陳生強表示,

“未來京東金融的收入,将來源于服務金融機構産生的服務性收入,而不是擁有資産所獲得的收益。”

更準确的說,這是一個“去資産”的過程。

這意味着,京東金融在未來将不直接持有金融資産,京東金融未來會把白條、京寶貝、京小貸等資金和資産全部轉移至金融機構,京東金融幫助金融機構運營,本身不再持有這些資産。以消費金融産品“白條”為例,京東金融在未來會與金融機構合作,包括聯合建風控模型等,而資産直接放在金融機構。

在這一轉型過程中,京東金融由賺用戶(C端)的錢,逐步轉為從企業端(B端)賺錢,幫金融機構運營業務,轉變為服務型公司。

但其與外包不同的是,傳統的外包業務是指IT公司幫金融機構做一個系統,但卻也止步于賣一套系統,僅解決了開發問題,但不會涉及運營問題。相對而言,京東金融由于有場景資源和具體實現,可以實現全鍊條服務,以借貸業務為例,從獲客到最後的催收,依舊可以由京東金融來運營。

與同一條賽道上的創業公司相比,互聯網巨頭的優勢很明顯——有流量,有牌照,有經驗。在業務跑通之後,便可以強化2B服務,把自己已經成熟的業務經驗開放。

京東金融副總裁曹鵬曾在接受钛媒體采訪時表示,“京東金融C端業務就像試驗田,在試驗田裡把技術跑通,然後成熟一個,開放一個。”

根據京東金融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京東金融戰略合作的金融機構達到11家,與400餘家銀行、120餘家保險公司、110餘家基金公司,40餘家證券、信托、評級機構的合作,是唯一一家實現四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等所有銀行類型全覆蓋的科技公司。

不過,眼下所有金融科技“賦能者”都還面臨着一些類似的難題——包括運營曆史較短數據有待考驗、互聯網巨頭的競争、大客戶對于公司的營收貢獻占比高、智能系統和數據的可靠性、政策性風險等等。

截止目前,京東金融并沒有披露任何營收和利潤數據。

7月,京東金融宣布與中金資本、中銀投資、中信建投和中信資本等投資人簽署了具有約束力增資協議計劃。上述這一批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可以看作京東金融此時需要的有力背書。(本文首發钛媒體,作者/蔡鵬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