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邵先生在網上買了王女士賣出的150份自制扣肉。随即以産品沒有标注生産日期等相關信息,屬于“三無産品”為由,将王女士告上法庭,最終王女士方敗訴,被要求退還貨款并處十倍賠償共計5萬餘元。
此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公衆幾乎呈“一邊倒”之勢站在王女士一邊,稱邵先生是“知假打假”,欺負不懂法律的平頭百姓。邵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言,自己就是“職業打假人”,“但‘職業打假人’的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呀”。
該事件将“職業打假人”這個備受争議的群體再次拉回公衆視野,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職業打假”是否合法的探讨。包括被稱為“民間打假第一人”的王海,也曾數度遭遇輿論風波。
但應該看到,輿論也不是一味偏向于被打假商戶的。此前,王海揭發辛巴、羅永浩直播間售假,就赢得網友叫好。其關鍵在于,商戶的确存在售賣假貨、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要知道,“三無産品”不等于“低劣産品”或是“假貨”。事實上,“三無産品”不是法律概念,而是一個比較通俗的名詞,通常指無生産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産廠家。
應該看到,現在農村電商平台火熱,地方特産通過互聯網打開了銷路。一些農家自制産品沒有經過工廠的生産、包裝,但依然受到一些消費者的喜愛。但這些産品本就無法标注生産廠家相關信息,确屬“三無産品”無疑,而且食品又比較特殊,其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生命健康。如果有消費者投訴、索賠,确實能夠“一投一個準”,這也給了知假買假者一隙生存空間。
就在今年3月發生了類似的一件事。貴州林先生在網上以9.9元的單價出售父親自制腌菜,結果被買家投訴為“三無産品”,遭索賠1000元。道理一模一樣,買家盯上了這個所謂“三無産品”的漏洞,特意下單購買,然後再舉報索賠,以此謀利。後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最後以買家撤銷投訴收場。
客觀地說,“職業打假人”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培育出來的消費者。在這群“懂法”的人面前,法律知識欠缺的商家可以說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的懲戒意義其實是有限的。
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時候,也不能讓商家吃“不懂法的虧”。如何讓農家自制産品擺脫“三無産品”的标簽,加強對賣家資質、産品質量、流通過程的監督,提高商家的法律認知水平,是監管部門需要進一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