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驚悚愛好者,這次又挑了幾部不那麼知名的 "下飯"電影給大家。這些電影有着充滿想象力的有趣設定、超前的設定或者令人細思極恐的對未來的預言,讓人看了大跌眼鏡。有些影片帶來的影響也延續至今,甚至超出了恐怖片的範疇,也被後來人争相模仿。
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下這幾部電影,有沒有你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
*以下均按照上映時間排序
1.死亡地帶 The Dead Zone (1983)
影片講述了一名普通的教師強尼·史密斯遭遇事故後昏迷了五年。醒來後,強尼發現他可以通過與人的身體接觸來了解他們的生活。當地警察發現了強尼的"超能力",并試圖讓他協助破獲一起謀殺案。不久後,當他與一個年輕的、即将上任的政治候選人握手時,他預見這個人将作為總統發動一場可能毀滅全人類的大災難。強尼的能力也讓他陷入了更多的麻煩之中。
提到驚悚片當然少不了大衛·柯南伯格,但是這部的風格确實不那麼柯南伯格。同樣的,克裡斯托弗·沃肯也在影片中展現了他偏執的絕佳演技。
這部電影同樣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小說,它巧妙地将超自然與現實世界的元素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了一個有信服力的故事,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改編之一。鑒于最近世界的魔幻程度,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确實有那麼一點點預兆未來的能力。
2.魔域煞星 Dreamscape (1984)
影片講述了一個由政府資助的項目研究,可以通過電子儀器連接,讓通靈者能夠進入他人的夢境,以便在他人的夢境或者噩夢中來治療病人,也叫做夢境療法。
由丹尼斯·奎德(《一條狗的使命》)飾演的男主亞曆克斯就因為天賦異禀而被招募去執行一個逆天的任務——向美國總統的腦海中植入想法。
會不會感覺這部電影的設定和諾蘭的《盜夢空間》、今敏的《紅辣椒》有那麼點相似之處?或許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後續的各種"夢境"類型電影,也是在這部電影之後,"夢境"電影中都存在着一個共同法則——如果一個人在夢中被殺死,那麼這個人也會在現實中死亡。
至于《魔域煞星》是不是"夢境"電影的鼻祖這個小編還沒考證過。《魔域煞星》混合了多種類型——恐怖、科幻片、動作,并且充滿了冒險感和幽默感。影片超前的設定絕對值得一看。
3.Brain Damage (1988)
影片講述了一個年輕人早上醒來後發現一個惡心的生物附着在他的腦幹底部。它給男主的大腦注射了一種麻醉物質令他産生幻覺和無限的快樂,從而換取他協助獲取無辜受害者大腦作為養料的報酬。詭異的是,電影裡的這個小怪物笑點十足,不僅會唱歌,長得也是賤兮兮的。
換一個角度看,這部也可以看作是禁毒教育片。它展示了一個正常的青年人因為沉迷這種怪物産生的興奮劑而逐漸自取滅亡的過程。
80年代很多其他低成本的電影制作人都在追求這種劇情和元素的混搭,尤其是導演弗蘭克·亨南洛特(《籃子裡的惡魔》)的作品,既廉價又低俗,卻令人難以抗拒地上瘾。這部電影不完美,但非常值得一看。
4.幽浮魔點 The Blob (1988)
該片講述了在加州的一個小鎮上,高中生布萊恩、梅格和保羅發現了一種奇怪的膠狀物質(類似果凍或者史萊姆),能融化路徑上任何生物,它其實是附着在隕石上墜落到了地球。緻命的物質進入鎮上的下水道系統,在那裡它開始不受控制地增長,很快小鎮居民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脅并且有很多人喪命。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男主是凱文·狄龍,馬特·狄龍的弟弟。
80年代獨有的複古特效,既樸素又惡心,現代的技術再發達也無法重現這種神奇的感官體驗。影片翻拍自1958年同名電影的《幽浮魔點》,雖然無法複制原作的魅力,不過它的快節奏和血腥驚悚程度以及幽默感,足以讓它成為一部值得觀看得作品,可惜的是,《幽浮魔點》沒能擁有很多追随者。
5.極度空間 They Live (1988)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一個倒黴的建築工人 納達,偶然發現了一副特殊的墨鏡。戴上這副眼鏡,他就可以看到真實的世界:人們正被各種信息轟炸,比如"保持睡眠"、"放棄幻想"、"絕對服從"等。更可怕的是,他發現一些長相正常、身份特殊的人實際上是醜陋的外星人,他們正在指揮着一場大規模的征服人類的運動。
這是一部兼具颠覆性、恐怖與科幻的電影,也是約翰·卡朋特的電影中被低估的一部。
《極度空間》抨擊了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裡根主義,也質疑了大多數城市存在的巨大階級分化。盡管荒唐可笑的動作場面和愚蠢的對話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電影的層次,但它畢竟是一部驚悚科幻,觀衆們看得開心就可以了,非要讨論深度的話,有點沒必要。
6.魔鬼銀爪 Cronos (1993)
400多年前,墨西哥的一位煉金術士制造了一個神秘而精密的裝置,名為"魔鬼銀爪",可以為主人提供永生。在現代,一位古董商在和孫女一起清理一尊古老的雕像時發現了藏在裡面的魔鬼銀爪,他不小心觸發了裝置,不願意輕易放棄永生的古董商便開始面對各種不斷湧來的災難。
《魔鬼銀爪》是吉爾莫·德爾·托羅(《潘神的迷宮》《水形物語》》的長片出道作。關于吸血鬼和永生的故事一半是恐怖,一半是曆史神話,而這部恐怖片更需要反複剖析,它就像吉爾莫·德爾·托羅的其他電影一樣,時間越長,就越令人恐懼。
7.戰栗黑洞 In the Mouth of Madness (1994)
影片的主角調查員約翰·特倫特受雇于出版商尋找著名作家薩特·坎恩的下落。
薩特寫了一系列恐怖類的暢銷書,影響了讀者的理智,導緻他們迷失方向、失憶和偏執。在他的新小說即将出版時,薩特突然消失了,焦急的粉絲們都歇斯底裡地等待着新書的發行。
約翰與薩特的編輯一起前往書中虛構的神秘小鎮。約翰發現薩特在神秘小鎮的黑色教堂裡釋放了一股強大的邪惡力量,他扭曲的想象力正在改變小說讀者的現實認知。
薩姆·尼爾的表演出人意料地讨人喜歡,而且影片充滿了大量有趣的概念和刁鑽的細節,影片配樂也是卡朋特創作的,豐富的化妝特效讓本片獨樹一幟。
盡管《戰栗黑洞》并沒有充分發揮其引人入勝的設定,但對于恐怖迷和約翰·卡朋特的影迷來說,它仍然當作相當不錯的消遣。
最後,在這裡放一部讓并沒有那麼優秀,但是卻讓人看過一次就難以忘記的電影,好奇心強的朋友可以試試這一部,絕對緻郁。
8.長牙 Tusk (2014)
影片講述了一位美國電台播音員(賈斯汀·朗 飾)冒險進入加拿大荒野采訪一位老人,播音員得知該老人有一個涉及到海象的黑暗秘密。在采訪中,老人講述了許多關于他過去的生活,而播音員第二天醒來,發現老人打算通過外科手術和精神上的控制把自己變成一頭海象。
熟悉凱文·史密斯(《瘋狂店員》《白蘭賤客》)的觀衆們可能都知道,這位導演一直都有着很鮮明的個人特色,它常常在自己的電影裡客串一個沉默寡言的角色。也隻有凱文·史密斯才能拍出來自己創作的這個腦洞吧。《長牙》中還有約翰尼·德普和女兒莉莉-羅絲·德普的驚喜客串(如果你看得出哪個是德普)。
如果它讓你想起《人體蜈蚣》那麼我可以說他們的風格完全不同。影片的前半部分都沒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在看完結局之後它卻會不斷地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總結一下,無論是幾十年前的、還是現在的驚悚片,都有各自可取的地方,優缺點都很明顯。電影技術的進步會帶來很多新鮮的東西,也會有很多質樸的東西流失,也許這就是發展時不可避免的吧。
希望今天推薦的幾部,至少有一部能合各位的胃口,祝大家觀影愉快。
(作者:TinMa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