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兌觀科技小編又為大家分享檔案管理幹貨了,本篇分享主要内容為——企業文書與檔案保密管理。
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的特點,決定了企業文書與企業檔案中包含着大量企業涉密信息。在企業的各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形成和涉及各種秘密,其中
有國家秘密,也有企業秘密。為了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與安全,保持它們在各項活動中的主動地位,企業應加強保密管理,依法保守秘密,維護秘密的完整與安全。
保密管理的目标,是嚴格保守秘密,維護涉密信息的完整與安全,防範來自内部的失密、洩密等行為,防範來自外部的竊密活動。在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中,為達到保密管理要求,應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組織實施國家有關保守國家秘密的法律法規。
(2)建立健全并嚴格監督實施保密工作制度。
(3)建立保密工作隊伍。
(4)開展保密宣傳教育和保密業務培訓。
(5)研究并指導應用保密技術,配備保密工具和設施。
(6)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保密措施,審查涉密事項。
(7)指導監督涉密文件檔案資料的管理和銷毀工作。
(8)按審批權限劃定、核定、調整保密範圍和保密等級。
(9)對保密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追查處理洩密、失密問題等。
二、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保密管理重點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中的保密管理,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保密工作管理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以下簡稱《保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的規定,國家保密工作部門是國務院的職能機構,主管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各級保密工作部門在上級保密工作部門的指導下,在其職權範圍内,依照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管理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中央國家機關在其職權範圍内,主管或者指導本系統保密工作,組織和監督下級業務部門執行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并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主管業務方面的保密規章。
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文書和檔案工作,設置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負責管理規定範圍内的保密工作事務。
(二)建立保密制度體系
按照《保密法》和《實施辦法》的規定,保密制度的制定權授予不同的部門不同的權限:涉及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發、傳遞、使用、複制、摘抄、保存和銷毀,由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制定保密辦法;采用電子信息等技術存取、處理、傳遞國家秘密的辦法,由國家保密工作部門會同中央有關機關規定;屬于國家秘密的設備或者産品的研制、生産、運輸、使用、保存、維修和銷毀,由國家保密工作部門會同中央有關機關制定保密辦法;中央國家機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主管業務方面的保密規章。
保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制度保障,企業應重視保密制度的建設。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要在遵行《保密法》和《實施辦法》,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制度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應明确以下内容。
(1)有關保密範圍的規定。
(2)各種密級劃分的标準,實際工作中各種密級的具體對象範圍,密級劃分的責任制,密級劃分标準與具體方法的公布辦法。
(3)确定密級的程序,遇有不明确問題時的審批程序。
(4)密級标注辦法。
(5)保密期限的确定标準與标注方法。
(6)更改密級(提高或降低),解密的程序手續、方法、責任制。
(7)接觸各種秘密的單位範圍、人員範圍的規定。
(8)保密工作人員的任用審批程序。
(9)對各種密級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保密措施要求的規定。
(10)宣傳報道工作的保密原則,對報刊、書籍、地圖、圖文資料、聲像制品的出版和發行,以及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影的制作和播放的保密措施規定。
(11)涉外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規則。
(12)對計算機等信息處理設備工具保密措施的規定。
(13)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的規定。
(14)關于攜帶屬于企業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外出的保密措施要求。
(15)企業秘密已經洩露或者可能洩露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及進行報告和處理的規定。
(16)關于追查失密洩密責任的規定等。
(三)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涉密人員的素質要求
企業中從事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的人員,有可能是涉密人員。涉密人員的素質對企業保密工作有很大影響。對于企業文書與檔案工作涉密人員的素質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原則性強,敢于同竊密、失密行為鬥争,敢于同違反保密法規、保密紀律的行為鬥争。
(2)有廣博的社會科學知識基礎和自然科學知識基礎,熟悉保密技術、保密業務,同時要掌握企業業務活動的特點,掌握外事、通信、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技能。
(3)有較強的組織能力、綜合協調能力、處理複雜關系的能力,以及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等。
(四)保密工作的具體實施
在保密工作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确立正确的監控原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1)要堅持事前控制,重在防範的原則。洩密、失密一旦發生,不管采取什麼措施,企業都已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損失。因此,保密工作要堅持事前控制、重在防範的原則。
(2)要嚴格監督各個工作環節。涉密信息流轉過程中,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有洩密、失密的可能。要重視研究人員、文件、會議、通信、計算機等要素,以及各個工作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針對性地進行監督管理。
(3)要嚴格控制涉密人員的範圍。加強對涉密人員的選配、審查、任用和管理;開展經常性的保密宣傳教育,增強各級各類工作人員的保密意識,避免思想麻痹、作風馬虎。
(4)要切實執行各項保密法規,制定并嚴格施行各項保密制度。在制定和實施法規制度過程中,特别要注意:
①嚴格把握“度”,保密範圍、保密等級、涉密範圍一定要合法、合理、合乎标準,有依有據,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
②不輕視細節,一定要以有效的措施一絲不苟地防微杜漸;
③強調對保密環境條件的控制,不将秘密帶入不具備保密條件的場所;
④ 對秘密載體數量擴充環節的有效把握,嚴格把控諸如文件印刷、複制等過程;
⑤嚴防在秘密載體“過渡”形态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文件校樣、印版的失密洩密等;
⑥将需要銷毀的秘密或者秘密載體真正徹底消除,如将紙質文件化為紙漿,将磁記錄文件徹底消磁等;
⑦使貯存秘密載體的保管設備真正安全有效;
⑧采取分離性措施,保證涉密、不涉密的文件,以及密級不同的文件和物品不相混淆,得到有區别的保管和處置。
(5)實施有效的審查、審批程序。為保證對涉密工作的全過程嚴密監控,要在一切有可能出現失密、洩密的工作環節實施有效的審查、審批程序。這些程序包括各種例行的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包括各種清點、檢驗、驗收、審核、審批步驟。
(6)完善各種登記記錄。在保密工作中,各種登記記錄不僅有利于明确工作秩序,而且有利增強保密工作效果。要在一切有責任交替的地方及一切有涉密信息流轉的環節設置登記點,形成各種登記記錄,保證涉密信息條條有着落,信息交接環環有手續。
(7)采取嚴密的技術措施。要将各種先進有效的技術措施運用于保密工作,特别是運用各種加密措施、幹擾措施、屏蔽措施、探測措施、報警措施、裝具加固,以及防盜、防竊措施等。
(8)嚴肅追查一切失密、洩密事件,依法依制嚴格處理。追查失密、洩密事件的目的,主要在于堵塞漏洞、避免重蹈覆轍,同時盡最大可能彌補損失。在追查過程中要一查到底,把問題的緣由、現狀、後果、責任真正查清,并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和确立更加有效的防範措施。對查出的問題和相關責任人,要堅決依法依制辦事,并視其情節輕重交由司法機關和其他有關機關給予刑事處罰和行政處分。
(文章來源: 石磊 虞巧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