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宣紙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宣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02:48:56

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據統計:我國現存的紙質古籍約有3000萬冊(卷),所采取的形式多為宣紙線裝書。為什麼是宣紙?因為宣紙的壽命,可以達到l050年,所以有“紙壽千年”一說。在1050年之内,宣紙的質地不會發生絲毫變化。文人們曾用“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來形容宣紙。宣紙吸水性強,潤墨迅速,綿韌而堅,百折不損,抗老化,防蛀蝕…………因此格外适宜書畫,也非常适合中國書畫作品寫意的風格。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宣紙(為什麼宣紙會成為書法畫作的專用紙)1

關于宣紙的發明,史傳東漢蔡倫死後,其弟子孔丹欲畫一幅老師的畫像作紀念,但沒有稱心的紙。後來,他在山澗中發現倒在溪水中的檀樹被久泡發白而未朽,遂以檀樹皮造紙,經多年努力,造出潔白、細膩的紙,終于得償所願。

據記載唐玄宗天寶年,宣紙曾作為一種優質貢紙向朝廷進獻。但“宣紙”一詞的最早記載則見于唐大中元年(847)張彥遠所著的《曆代名畫記》。這些都說明宣紙在唐代已被使用。另據泾縣《小嶺曹氏宗譜》記述,宣紙造紙術在唐以後傳襲到唐姓、梅姓,宋末又由曹氏從南陵傳至泾縣小嶺。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徙至泾縣西鄉小嶺一帶,以制造宣紙為生,自此,泾縣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中的佼佼者,并且曾一度壟斷了宣紙的生産經營。

元代建立後,南北統一,經濟文化有所發展,尤其是繪畫的繁榮,使得宣紙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宣紙作為畫家們發揮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視起來,大大地刺激了宣紙業的發展,加上宣紙制造工藝的日趨成熟,使宣紙生産有了長足的進步。

宣紙的主要産地在宣城周圍的泾縣、廣德、郎溪等幾個縣,其中以泾縣所産宣紙質量最佳。這幾個縣在隋唐時期歸宣州府管轄,所産書畫用紙又都到宣州集散,因而統稱宣紙。

書法作品為什麼要用宣紙(為什麼宣紙會成為書法畫作的專用紙)2

宣紙的加工過程是:将青檀樹韌皮與長稈沙田稻草經過水泡浸漬、石灰發酵、緩和蒸煮、日光漂白、石碓打漿、竹簾撈紙、榨帖炕焙等18道主要工序,100多項操作,費時300多天抄造而成。其加工特點是:以溫和的方式,逐步剔除原料中的非纖維素雜質,而又保存纖維大分子原有的結構形态。所産宣紙以質地柔韌、潔白細膩、墨暈清晰、百折無損、不蛀不腐、紙壽千年而著稱。

宣紙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之分。①生宣。即生産的原紙。是未經膠礬、染色等再加工處理的宣紙。生宣具有洇的效果,宜書宜畫,适用于大寫意與書法。宣紙按原料(皮與草)配比的不同可分為特種淨皮、淨皮、棉料共三大類。生宣還可按規格、厚薄、紋絡的不同進行各種分類。②熟宣。生宣經膠礬、染色、灑金、灑銀等再加工處理後,不漏礬則制成熟宣。熟宣具有不洇的效果,适宜于工筆畫、小楷書法。産品有雲母箋、五色宣、仿古宣、素宣、瓦檔對聯等。③半生半熟宣。用拉漿的方法将生宣從澄清的涼的熟豆漿汁或白芨汁、糯米汁加适量骨膠等填充材料的漿液中輕輕拖出,晾幹後便制成半生半熟宣。具有介于生宣與熟宣之間略洇的潤墨效果。産品有淨皮豆腐箋、淨皮煮硾宣、玉版宣等,宜于小寫意,以畫兼工代寫。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來源:新華号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