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形容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

形容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7-20 13:09:55

今天又看到了一條熱搜,叫#年後經濟狀況#,有個網友的評論非常真實,說“今年年後沒有經濟,隻有狀況。”

話題下面留言的人大同小異,都在為疫情期間吃老本,疫情結束後什麼時候能正式複工而感到擔憂。

“每個月都面臨着很多壓力,沒有了收入,每個月還要面臨着房貸車貸的壓力,真的是急死了。”

“過完年還沒領過工資,錢倒是花了不少了。”

“去年11月末失業,12上半年打零工,12月末到1月中旬幹了一個月長期兼職,還尋思2月趕緊找工作呢,馬上快三月了還沒找上呢 。”

“年前本來想辭職的,辛好忍住了,然後想着五月份再辭職的。疫情期間是發工資的,不過減了大半,但是好過沒有,勉強還能過吧。”

“窮到天天做夢去上班 。”

這些都是網友們真實的聲音,也代表了無數人的焦慮。

如今疫情已經開始緩解,但自身的問題卻需要直視,有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朝不保夕,有人因為存款不足坐吃山空,對這些人說,他們對生活缺少規劃,對職業更缺少規劃。

形容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窮到天天做夢去上班)1

01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30歲,就像是很多人人生的分水嶺,少數人拉開了差距,越走越順,慢慢朝經濟獨立靠攏,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剩下的很大一部分人,職場發展陷入瓶頸,比自己年輕8歲10歲的人在沖沖沖,而自己精力體力都在下降。拼勤奮,明顯已經不夠了。

焦慮,不安,又不敢辭職搏一把,因為離開了公司的平台就分文不值。疫情下,所有的焦慮被更加放大,也更對比出了另一批人的從容和淡定。

而那些處變不驚的人其實也沒有多少秘密武器,不過是早做了規劃,積累了足夠的實力,不會因為一點變故就影響全局。

因為對疫情對未來的焦慮,現在才想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會不會太晚?當然不會,職業規劃是貫穿一整個職業生涯的,就算你已經過了30歲,至少還有20年的職場生涯需要走完,就算沒有開個好頭,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方向,你的職業規劃就是思維方式中重要的一部分。

形容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窮到天天做夢去上班)2

稻盛和夫曾提出過一個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他認為,這個方程式的關鍵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頭腦聰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熱情隻發揮30分,兩者乘積不過2700分。相反,另一個人才能平庸隻夠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補拙,以90分的熱情投身工作,結果乘積為5400分,比有才而無幹勁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從職業規劃的視角出發,向陽生涯可以這樣理解,思維方式,就是找準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職業,通常适合自己的就會得心應手,自然就會充滿熱情和幹勁,還會主動鑽研,久而久之,能力也會快速提升。這不就是個職業規劃的過程嗎?

很多人找到向陽生涯做職業規劃咨詢,最多的問題就是厭倦了現在的工作,沒有動力也沒有激情,他們都想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可以激發自己熱情和創造力的工作,這樣的工作,稱之為事業,會更合适一些。

對待事業和對待工作,心态會發生明顯的轉變,工作也許是不得不做的生存需要,事業卻是百折不撓日思夜想都要達成的自我實現。強烈的事業心會帶動足夠強大的内驅力,推着自己往好的方向走。

02

工資不能給你穩定和安全感

穩定的生活給人以安全感,而疫情卻摧枯拉朽一般摧毀穩定,讓更多人面對現實。

事實上,就算沒有疫情,我們也應該知道,當今世界将長期處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鍊、大數據等等科技的發展,使我們這個社會一直處于波動性發展中。

科技在發展,商業的邏輯就會被改變,于是社會被打亂重組,新的行業在崛起,也有曾經輝煌的行業走向衰敗,每一種平衡,一旦形成就會立刻被打破。這個過程會被不斷反複,這就像一個瓶子,始終處于被搖晃的狀态。

因此,未來的社會不會像之前那樣到處都是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死工資也不能給你安全感,你需要更多的源頭活水引入你的職場和生活。

形容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态(窮到天天做夢去上班)3

很多人在這次疫情中就思考過除了目前的工作還能做些什麼,他們都想培養自己的第二職業,但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事實上,如果光從熱門行業的角度去找機會,重新進入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學習一個全新的技能,是最最不靠譜的本辦法,最好的方式是做好當前的工作,積累優勢,以目前的職業為支點,去延伸第二職業。

比如你是互聯網行業的程序員,隻要你在自己的領域足夠優秀,你可以嘗試線上的課程,可以嘗試自媒體寫作輸出,還可以成為職業規劃師,為行業相關的一些職場人答疑解惑。隻要本專業做得足夠好,肚子裡有足夠多的幹貨,剩下的部分再學習和培訓,會變得輕松許多。

像參加向陽生涯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課程的學員,很多都是企業的中高層,還有10多年工作經驗的獵頭、HR等等,他們本身經常和員工和各類職場人打交道,自身也有着豐富的職場閱曆和職業能力,通過學習、内化,有些人發展了第二職業,都能小有成績。

因此,我們認為第二職業和主職業可以相輔相成,相互激發,這才是從根本上,從職業規劃上,解決死工資問題的辦法。

日本作家大崎善生在他的小說《孤獨或類似的東西》 中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二十多歲時,确實有那種爬坡的感覺。工作上不輕松,經濟上不富裕,生活像在打仗。但是,卻有那種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看不見的頂峰攀登的實實在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恐怕就是活力的源泉。 正因為有這種朝頂峰攀登的真實感,所以不管遇到多麼艱難的事,人都能忍耐下去。

沒錯,人生就是這樣一個攀登的過程,你要選擇最合理的路線,用最舒服的方式登頂,就一定要提前規劃。所謂的安全感從不是外界給你的,而是要看你自己怎麼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