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百年孤獨

杜甫百年孤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0:20:46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在成都時被劍南節度使嚴武薦為節度參謀,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

詩聖杜甫

公元712年,經曆了數次動蕩的大唐王朝終于迎來了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該年正月,唐睿宗李旦大赦天下,改元太極。二月,再次大赦,改元延和。八月,睿宗自尊為太上皇,立皇太子為皇帝,是為唐玄宗,改元先天(次年改年号為開元)。玄宗整頓吏治,推行新政,懲治貪污腐敗,掃清政壇障礙,唐朝步入“開元之治”的鼎盛時期。

就在同一年,杜甫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南窯灣一戶“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的杜氏家中。其曾祖杜依藝為鞏縣令,由原籍襄陽遷居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武後時授著作郎,遷膳部員外郎,後入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父親杜閑,曾任兖州司馬、奉天縣令。母親崔氏,出自清河崔氏,也是名門望族。

杜甫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因病去世,父親隻好将他送到東都洛陽姑母家中寄養。杜甫聰敏好學,7歲能作詩,9歲可書大字,15歲時詩文就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在《壯遊》一詩中,杜甫曾回憶自己兒時的經曆: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2

壯遊

01• 少年精神,裘馬輕狂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自江南回洛陽應試,舉進士不第。開始漫遊各地,過着“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的浪漫生活。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築居于洛陽與偃師之間的首陽山下,期間與夫人楊氏結婚。

在被稱為“開元盛世”的開元年間,大唐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真正好一派繁榮景象。杜甫對此在《憶昔》其二詩中做了細緻描繪: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齊纨魯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百馀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3

開元之治,盛世長安

此時的杜甫,年輕勃發,躊躇滿志,特别是經曆一番遊曆之後,更是準備在即将展開的仕途上躍躍欲試,期望着能在盛唐清明的政治氛圍中大展身手。他筆下的豪情,流露着滿滿的“盛唐氣象”和“少年精神”。

然而,不幸的是,經曆過二十餘年的安甯富庶,唐玄宗已經對政治産生了倦怠,開始沉迷于溫柔鄉中,“從此君王不早朝”。四海升平的政治格局,正逐漸顯露出絲絲腐化的迹象。

02• 詩壇雙星,各自飄零

天寶三載(744年),三十三歲的杜甫在洛陽與李白相識。時值四十四歲的李白,已經名揚天下,被唐玄宗欽封為桂冠詩人。而杜甫的詩名也漸漸傳開,兩人一見如故,結為摯友。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長安,李白準備重遊江東,他們在兖州分手,此後沒有再會面,杜甫為此寫過不少懷念李白的感人詩篇。

杜甫到長安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謀得一官半職,養家之餘,建功立業。天寶六載(747年),好消息傳來,唐玄宗下诏廣攬人才,凡有一藝之長者,皆可到長安就選。杜甫參加了這次考試,但由于以“口蜜腹劍”著稱的中書令李林甫擔心賢才入選威脅自己,對此蓄意陰謀破壞,應試者沒有一人被選,還向唐玄宗祝賀“野無遺賢”,杜甫理所當然的落選了。

所謂“禍不單行”,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時任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閑到任不久便去世,杜甫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斷了。為了能夠在長安生存下去,杜甫做過貴族府中的“賓客”,不過陪遊侍宴而已,正可謂:

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4

朝扣富兒門,暮随肥馬塵

03• 寓居長安,仕途沉淪

天寶十載(751年),玄宗舉行三個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廟和天地。杜甫寫成三篇“大禮賦”進獻,得到玄宗的贊賞,命待制集賢院,讓宰相考試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可是又遭李林甫從中作梗,此次召見也就沒了下文。他不斷寫詩投獻權貴,以期得到他們的推薦,也都毫無結果。

天寶十四載(755年),杜甫終于得到一個低微的官職——河西縣尉。杜甫認為這個職位明擺着就是為了欺壓百姓的,自己雖然貧困,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當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杜甫被改授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職位是正八品下,屬于一個負責給朝廷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一類雜事的閑職。想想家徒四壁的窘況,杜甫隻能無奈地接受了。

從天寶五載(746年)至天寶十四載(755年),杜甫寓居長安近十年,仕途的失意沉淪,生活的窮困潦倒。使他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他的生活、思想和創作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逐漸成為一名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

晚年的唐玄宗完全改變了他在開元之際勵精政事的優良作風,漸向奢靡,窮天下之欲不足為其樂。溺愛楊貴妃,與其姊妹朝歡暮樂,厚加賞賜,楊氏一族,富可敵國。更是任由宰相貪污驕橫,邊将窮兵黩武,不知戒止。安祿山起兵後,長驅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陽、長安。

天寶十五載(756年),唐玄宗逃往西蜀,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聽聞後,便把家眷安置在城北的羌村,隻身北上,投奔靈武,不幸被叛軍俘住,送回長安,陷賊中近半年。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冒死逃出長安,奔赴肅宗行在鳳翔,受任為左拾遺,為從八品上。九月,唐軍收複長安,十月收複洛陽,杜甫随肅宗于十月底返回長安,仍任左拾遺。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肅宗新貴與玄宗舊臣相鬥争的影響,外調為華州司功參軍,從此永别長安。

04• 報國無門,舉家成都

肅宗乾元三年(759年)秋,由于黨派紛争和對朝廷的失望,杜甫辭官,最終放棄了入仕報國的理想。不久,舉家前往秦州,轉同谷,進而移家成都。

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到達成都,得到親友們的資助,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築草堂,世稱浣花草堂,結束了多年流離轉徙的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栖身的處所。草堂築成之日,杜甫寫下《堂成》一詩,表達自己的欣喜之情: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将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5

《堂成》

上元二年(761年)末,嚴武來成都為成都尹兼禦史中丞,給了杜甫不少的幫助。

代宗寶應元年(762年)七月,嚴武應召入朝,成都少尹兼禦史徐知道在成都叛變,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廣德元年(763年),杜甫聽聞官軍大勝,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于結束的消息,欣喜若狂,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廣德二年(764年)春,嚴武又被任命為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這可是蜀中最高行政長官。杜甫在三月回到成都,嚴武舉薦杜甫進入自己的幕府為節度參謀,并表薦其為檢校工部員外郎,這也是後世稱杜甫為“杜工部”的原因。由于兩家為世交,嚴武待杜甫甚善,親自到杜甫家妥為安排。但杜甫性情褊躁,傲誕無器度,恃恩放肆。曾經憑着醉酒登嚴武床,瞪視着嚴武說:“嚴挺之乃有此兒!”嚴武也是急暴剛猛之人,雖然表面上不生氣,但内心已生怒意。一天,嚴武欲殺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彜,大小官吏已集于城門。嚴武将出門時,帽子被門簾鈎住三次,左右趕快告知其母,才跑來救下了杜甫,隻殺了章彜一個人。此後,嚴武仍然待杜甫如舊。

成都“杜甫草堂”在現在人看來似乎風景宜人,頗有浪漫的生活氣息,還挺惹人羨慕的。但在當時來說,條件還是極為簡陋的,畢竟吃飯都成問題,哪裡還有閑錢去營造什麼舒适的環境。

杜甫的草堂築在一株高大的楠樹下,楠樹已經生長了兩百多年,根深葉茂的,可以說十分穩固。可是上元二年(761年)秋,一日狂風大作,楠樹被連根拔起,屋頂的茅草也被掀翻,随之大雨傾盆,屋漏無幹處。一家人徹夜未眠,杜甫觸景傷情,寫下了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挂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6

謝無量書杜甫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7

茅屋前的杜甫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成都草堂正是由于大詩人杜甫曾在此居住過,才得以流傳千年,名揚于世。現代詩人、翻譯家馮至先生說過:“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8

馮至題字

又因為浣花夫人(時任四川節度使崔甯的小妾)曾在此長期居住,以她們的财力當然可以營造出一幅盛世美景,甚至少不了附庸風雅之徒頻繁造訪賞風弄月,漸漸的名氣遠播也就順理成章了。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9

浣花深處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0

大雅堂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1

杜甫像

05• 暮年漂泊,餓死舟中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嚴武忽然去世,杜甫失去憑依,不得不于五月攜家人離開草堂,乘舟東下。于九月到達雲安,因病不能前進,直到次年暮春病勢減輕,才遷往夔州。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讓杜甫代管官田,稍有俸祿,也算暫時安定了下來,在此一住就是兩年。此時的杜甫,詩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春夜喜雨》、《秋興八首》、《詠懷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尤其是被後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後因為夔州氣候惡劣,朋友稀少,杜甫決定繼續東進。于是在大曆三年(768年)正月,起程出峽,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歸洛陽,又因河南兵亂,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數月,在年底到達嶽陽。

大曆四年(769年)正月,由嶽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複折回潭州。

大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陽,遇江水暴漲,隻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沒能吃到東西,幸虧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後來杜甫由耒陽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裡,這時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歸,這時便改變計劃,順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曆五年(770年)冬,一代詩聖在窮困潦倒之中,死于漂泊在長沙與嶽陽之間湘江的船上(也有說法是因雨困于江中,連餓十餘天,縣令命人送以牛肉白酒,一下子吃得太飽,飲酒過多,大醉而死),終年59歲。實在令人唏噓!而令一位天才大詩人李白,同樣晚景凄涼。在離開洛陽後,流寓江南,在南昌時,入永王李璘幕府為從事。安史之亂中,永王李璘趁機謀反,兵敗被殺。李白也被牽連其中,以罪流放夜郞。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正所謂天妒英才,“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才又能怎麼樣呢?

杜甫死後,靈柩停厝在嶽陽。直到43年後,即憲宗元和八年(813年),才由他的孫子杜嗣業移葬于老家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杜甫陵園位于現鞏義市老城西北約6公裡康店鄉康店村西的邙嶺上,墓地坐北面南,東西并排三個土冢,西為杜甫墓,向東依次為長子杜宗文,次子杜宗武之墓。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2

杜甫陵園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3

河南鞏義——杜甫陵園

杜甫故裡位于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背依筆架山,前臨廣闊沃野,東泗河經此注入洛水。此地嵩、邙對峙,三河(黃河、伊洛河、泗河)彙流,山青水秀,風景宜人,為“洛口春遊”鞏縣八景之一。1962年,成立杜甫故裡紀念館,郭沫若親題“杜甫誕生窯”和“杜甫故裡紀念館”,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百年孤獨(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14

杜甫故裡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與“詩仙”李白并稱“李杜”,同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韓愈詩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一生潦倒,他的詩生前并不為時人所重視,“百年歌自若,未見有知音”。在其逝世40年以後,才開始見重于韓愈、白居易、元稹等人。宋代著名詩人王禹偁、王安石、蘇轼、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詩推崇備至,他們的詩歌各自從不同方面繼承了杜甫的傳統。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以杜甫在詩歌上所取得的光芒萬丈的輝煌成就,和在文學史上所起到的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可以說杜詩的影響,從古至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産寶庫中一顆永放異彩的璀璨明珠。

#杜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地點]##杜甫故裡##旅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