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億邁齒輪(太倉)有限公司員工在上實踐課。 資料圖片
江蘇駿偉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上理論課。 資料圖片
億邁齒輪(太倉)有限公司員工在上實踐課。 資料圖片
江蘇駿偉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組裝模具。 資料圖片
引子
“刺刺刺……”火花四濺。站在操作台前,王東時而對着電子圖紙核對參數,時而拿起工具敲敲打打,時而熟練地操控機器面闆進行電焊。不一會兒,一塊方方正正的生産模具已有些模樣。會看圖紙,會算參數,還玩得轉智能化設備,40多歲的王東如今在新崗位上幹得得心應手。
當了20多年模具工的王東,前幾年應聘來到江蘇駿偉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剛轉崗時的力不從心,到如今能夠獨立頂崗工作,王東說多虧了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通過培訓,我拿到了中級模具工證書,成為持證職工,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在江蘇蘇州,截至2021年底,已有200多家企業像駿偉精密部件公司一樣組織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幫助1萬多人提升了職業技能,更好地實現穩定就業和高質量就業。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強調:“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為創新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财政部辦公廳2015年7月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江蘇等12個省(區、市)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2021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 加強技能人才培養的指導意見》,提出面向企業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力争使企業技能崗位新入職員工都有機會接受高質量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力争使企業技能崗位轉崗員工都有機會接受轉崗轉業就業儲備性技能培訓,達到‘轉崗即能頂崗’。”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新型學徒制漸成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新平台。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如何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記者近日赴蘇州探訪。
補齊短闆
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滿足人崗匹配和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需要,适應産業變革、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企業技術創新需求
上世紀90年代末,王東從湖北一家技校畢業後,一直從事模具生産加工。前幾年,他應聘到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工作。不同于之前工作過的工廠,這裡的模具生産車間擁有先進的機器設備,要求工人一崗多能:不僅要會照着圖紙做模具,還要會使用繪圖軟件,能操控智能化設備。
初到新崗位,王東有些力不從心:“那時我是照着圖紙做工,如果遇到參數缺失,就得問設計部門,要是碰上設計圖紙的同事不在,手上的工作就得停下來。有時按圖紙做出了零件,組裝時卻怎麼也裝不起來,起初以為是零件做得不合格,請來設計部門的同事一看,才發現是設計參數出了問題。”
不止王東,不少新入職、轉崗的員工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作為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工模車間高級主管,劉劍波是公司裡的技術能手。平日裡不少員工向他請教技術問題,但這位“老師傅”也有自己的苦惱:“一些複雜模具的拆裝,這次教會了,下次換成别的複雜模具,很多員工又不會了。”
“原因在于不少工人不懂拆裝模具的原理,欠缺基礎理論。”劉劍波說,随着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現在的模具工種教學涉及好幾門課程,而傳統“師帶徒”的教學方式效果有限。“很多時候我隻能教大家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幫他們‘知其然’,但很難講清‘所以然’,無法提升他們解決某一類問題的能力。”
而在高端的智能化工廠,同樣需要高水平的“師帶徒”。2015年7月,楊森大專畢業後來到億邁齒輪(太倉)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車間做生産線技術員。幾年下來,他可以娴熟地操控五六台機器,但應付不了突發狀況。“如果機器出現故障報警,我的處理方式就是關機重啟,一旦這招不管用,就束手無策了。”楊森說。
2020年底,按照企業制定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公司計劃培養楊森轉崗做智能化車間工程師。相比技術員,這一崗位對技能要求更高:不僅要熟練使用機器,還能在非标準化環境下維修、調試甚至改造設備。楊森也想向“老師傅”求教,但勝任這一崗位的基本技能,很難單獨靠哪一位“老師傅”就能教好,“要學習全新的電氣工程方面的知識,還要補習不斷叠代的編程軟件操作。”
“從技術員到工程師,人才的培養成長需要自身知識儲備的升級叠代,同時随着企業内部協同化程度不斷提高,也對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億邁齒輪(太倉)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蔡宇說。
2015年9月,作為12個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省份之一,江蘇省人社廳、财政廳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江蘇省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遴選蘇州、無錫、常州、徐州、泰州5市先行先試,每市各選擇1家大中型企業作為試點單位,每家企業選拔100人左右參加學徒制培訓。2019年8月,《江蘇省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實施方案》印發,企業新型學徒制在全省推開。
“面向企業技能崗位員工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既是滿足人崗匹配和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的需要,更是适應産業變革、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企業技術創新需求,以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蘇州市副市長查穎冬說。
量身定制
聚焦生産一線需求,按照“一班一方案”“一企一方案”設置課程
2020年底,包括楊森在内,億邁齒輪(太倉)公司10名員工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數字電路課程、特定繪圖軟件使用、機器調試的相關算法編程等,是他們學習的主要課程。
新型學徒制是在傳統的企業“師帶徒”這一模式基礎上,引入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協同開展培訓。為設置好課程,億邁齒輪(太倉)公司學徒中心經理馬介宏做了不少前期調研:下車間了解工人們的學習訴求,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交流,摸底轉崗工人的能力短闆;與承擔學徒培訓任務的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協商溝通,光聯席會議就開了好幾輪。
馬介宏調研後發現,楊森等員工參加工作前在學校裡學的是通用繪圖軟件,但企業普遍使用的則是其他特定軟件,這給他們開展工作帶來困難;日常工作中調試維修電氣櫃,需要彌補數字電路方面的知識儲備空白;機器調試的算法編程,相關知識應用已經叠代,需要跟進教學。
“數字電路課程、機器調試的相關算法編程,在一般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教學中安排的課時較少,但在這次培訓中都達到了30個課時。億邁齒輪(太倉)公司所使用的繪圖軟件并非很多學校教學中的常用軟件,我們對此也專門設置了新的教學課程。”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控制工程中心講師陳友廣說,“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需要以用為本,聚焦生産一線實際需求确定培訓内容。”
在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劉劍波也提出了培訓訴求:補上模具設計與智能制造方面的基礎理論以及繪圖軟件使用等方面内容。據此,負責培訓的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工程中心講師許紅伍精心設計了課程。
“為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設置的課程與在校生差别較大。”許紅伍說,“比如在模具制作組裝課程中,在校生要學習沖壓和注塑專業理論、設計、工藝、制造等方面的十幾門課程,我們給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員工開展培訓時,則更貼合生産實際,側重注塑專業理論方面的教學内容,其他方面隻作簡要介紹。”
在基礎理論教學上,參照中級模具工的國家職業技能标準,許紅伍還專門設計了産品成型工藝、模具圖紙識讀、模具裝配與調試等課程,基本涵蓋了企業一線員工在模具制造與産品生産中所需的理論知識。
為企業開展培訓前,許紅伍曾帶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駿偉精密部件公司開展過幾個月的校外實踐,對公司的設備比較熟悉。借助這個優勢,他結合車間智能建模設備的特點,制作了專門的教學課件,讓接受培訓的員工更規範、安全地操控設備。這讓王東很受益:“設備運行原理、規範操控提示等都有詳細介紹,我們照着課件反複練習,熟能生巧。”
“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是政府推動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創新舉措。我們堅持企業培訓主體地位,按照‘一班一方案’‘一企一方案’為企業量身定制課程。”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正介紹,“培訓開展前還有事前把關,企業将申報培訓方案、學徒名冊等備案材料報送至市人社局。我們組織專家集中審核備案材料,符合條件的批準培訓計劃,建立目錄清單管理。”
校企聯動
工學交替、雙師培養,“車間 教室”互動教學,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赢
培訓過程中,楊森由學校和企業“雙導師”聯合培養。
周末安排理論課。從基本的電路知識到元器件的組裝,再到電氣櫃的常規檢修,陳友廣循序漸進講解了30個課時。每周上完理論課,楊森的企業導師、億邁齒輪(太倉)公司工藝工程師劉成華都會利用工作日間隙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
“傳統的‘師帶徒’效果受限,全脫産培訓又影響企業生産。為兼顧員工培訓與企業發展需求,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堅持‘工學交替’,實行‘雙導師’制。”朱正介紹,在校理論課一般安排在周末,實踐課則由企業選派技術骨幹作為企業導師,教授内容緊貼企業工作實際,采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學員利用業餘時間分階段完成學業。
“打開電氣櫃,你看這裡有哪些元器件,布局有什麼講究?”看着電氣櫃内部的各式零件、線路,楊森頓時蒙了。這是2021年3月的一天,劉成華正在為楊森上電氣櫃檢修的實踐課,“當時,他剛開始上電氣櫃常規檢修的理論課,很多元器件型号、線路運行原理課堂上講過,但一看實物,還是對不上号。”
“基于防潮、防塵等方面的要求,元器件通常安裝在電氣櫃内的上方區域,接線端子排則布置在下方,防止維修維護時有剪下的線頭或拆下的螺絲等掉入其他元器件中。”劉成華将課堂知識點一一對應到實物操作。一堂課下來,楊森可以準确地識别出元器件,并能看懂一些簡單的線路圖。
在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劉劍波作為王東的企業導師,與在校導師許紅伍配合默契:每周理論課後,許紅伍都會同劉劍波聯系,交流當期的理論課授課内容,劉劍波則緊扣基礎理論,講解實踐課程。
“為什麼你們擰的螺絲,看起來沒問題,但用設備一檢測,有的沒擰緊,有的快要擰斷了?制作模具是個精細活,不能隻憑手感。”在一堂模具拆裝的實踐課上,劉劍波引用力學知識講解如何規範地擰螺絲:“上周的理論課上大家剛剛學過,扭轉物體使之産生形變的力稱為‘扭力’,不同材質的物料可承受的扭力不同,都有相應的參數範圍,過大或過小都可能造成模具損傷,所以要嚴格對照參數校準工具、規範操作,确保螺絲擰得恰到好處。”
“講明白了基礎理論,實踐教學就更加有的放矢。現在,經過學徒制培訓的員工組裝模具時,就不隻是簡單地依葫蘆畫瓢,而是知道為什麼這樣組裝,遇上同類問題能舉一反三。”劉劍波說。
“堅持校企聯動,在明确企業與院校職責定位和任務分工的前提下,我們推行‘車間 教室’互動教學,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赢。”朱正說,“我們還鼓勵有條件的院校、企業開設線上教學平台。線上教學采用視頻錄播、直播互動等多種方式,方便學員反複學習,同時鼓勵學校教師送教入企。”
參與培訓的職校教師也有收獲。為何駿偉精密部件公司生産加工的模具打磨得特别光亮?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一種特有的抛光技術方法,許紅伍把這種方法帶到在校生的教學中,并指導學生在省裡組織的一次技能比賽中獲得二等獎。陳友廣了解到一些企業車間普遍使用學校教學中很少用到的特定繪圖軟件,便向學校提出課程調整建議,去年9月這一繪圖軟件的應用正式寫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
嚴考實督
開展“實踐 理論”結業考核,加強培訓質量評估監管,建立健全培訓激勵機制
一至兩年的培訓期滿後,企業新型學徒經過怎樣的鑒定考核才能“出師”?
架上攝像機,楊森來到公司車間一角的操作台前,打開繪圖軟件,操控機器設備,手上擺弄着各種工具。他不時低頭核算設備運行參數,查閱相關操作指南。
今年1月,一連9天,楊森每天下班後都要來到車間一角,在鏡頭前忙活不停。這是培訓結業考試的實踐考核環節,企業出題,學員動手。楊森要按要求制作一台異音檢測設備,操作過程全程攝像記錄。
考核既看結果,也重過程。楊森要綜合運用電氣工程、機械制造等不同學科知識,在限定期限内做出産品。每晚工作結束,他都會把工具、零件分門别類放好,同時做好場地清潔、安全檢查。“這些不起眼的細節都是考試得分點,是員工職業技能的直觀體現。”馬介宏介紹,學員的考核過程全程留痕,由企業導師、公司生産部門主管組成的考核小組對照評分細則綜合判定,“經評定,楊森全程操作規範,制作設備性能合格,通過了這次考核。”
實踐考核,貴在考到實處。一次實踐課上,王東要根據電子圖紙制作生産模具。他沒有直接開工,而是先對着圖紙檢查設計參數,結果發現了問題,直接更改後順利完成模具制作。一旁,企業導師劉劍波給王東的表現打了高分。
“每次實踐課後都要附上企業導師評價,寫明優點和不足,并作為結業考試實踐考核成績的一部分。”劉劍波說,“結合企業生産實際,我們靈活運用過程化考核等方式,将學徒技能評價融入企業日常生産過程。”
考實踐操作,也考理論知識。“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标準,理論考試結合企業預期培訓目标出題,試卷向市人社部門備案。”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工程中心副教授鄭愛權介紹,“考題設計突出個性化,即便同一工種的培訓,因企業需求、預期培訓目标不同,理論考試的内容也有差異。”
緊扣生産需求,蘇州着力推動企業全面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同時加強培訓質量評估監管。翻開楊森的培訓檔案,裡面詳細記錄着學員學曆、培訓工種、學校班次等基本信息,另外還存有結業考核等環節的全程錄像。“從備案申報開始,我們指導企業建立培訓台賬,實施學員培訓實名制信息管理,結業考核等全程錄像備查,對培訓院校、培訓過程、培訓結果全程監管,嚴格考核驗收。”朱正說。
如何激發企業推行新型學徒制的積極性?一年的培訓周期裡,王東的培訓課時算工時,薪水不減。因為培訓期間表現突出,他還獲得了公司獎勵。劉劍波作為企業導師也獲得了帶徒津貼。朱正介紹,按照企業新型學徒制相關激勵政策規定,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工資,政府則對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的企業按标準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推行新型學徒制,不僅能有效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而且可以有效緩解企業技能人才緊缺的狀況,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不少職工原先隻能維護同類型的機器,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後,可以維護多台不同類型的機器設備。模具的制作、組裝也更加規範化,生産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導緻模具報廢的情況已經很少發生,日常維修的頻率也大幅下降。”駿偉精密部件公司執行總經理楊英裔深有感觸。
學員更有獲得感。今年春節前,王東通過了中級模具工考試,“工作20多年,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技能成就夢想’體會真切。我還要再接再厲,過幾年争取通過高級模具工考試,能夠勝任更有挑戰性的崗位。”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1日 14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