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上一期腫瘤常識(我要找找在哪一期了)中,我們了解到随着早期診斷率的提高,以及新治療手段的出現,我國腫瘤患友的整體5年生存率從十年前的30.9%提高到如今的40.5%。而準确的診斷對于治療方案的制定起着決定性作用。
在腫瘤臨床診斷中,我們依靠病理檢查明确腫瘤性質,影像學資料評估分期,生化檢驗、腫瘤标志物水平評估腫瘤“負荷”及其它合并症。其中病理診斷是腫瘤診斷的“金标準”,病理診斷不僅能區分腫瘤的良惡性,還能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判斷腫瘤的組織來源,而基因檢測則可進一步明确分子分型。最後結合臨床、生化、影像及病理結果明确診斷,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穿刺活檢是明确診斷的最常用手段。研究表明,穿刺病理與手術病理在診斷上有極高的一緻率(表1),研究顯示超聲引導下的肝組織穿刺準确率達100%。
而患友和家屬對穿刺活檢有諸多的擔心,包括穿刺活檢的安全性,對針對種植轉移的顧慮,為取得足夠标本反複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等并發症增多等。這些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發生率相對較低(表2)。雖然表2中部分腫瘤組織穿刺活檢并發症率較高,但實際上,大部分并發症為疼痛,少量出血,或者發熱等。均可經過積極的止痛、止血、抗感染對症治療,得到良好的控制。
下面讓我們一起以《胸部腫瘤經皮穿刺活檢中國專家共識》中胸部腫瘤穿刺活檢為例,探讨超聲引導下腫瘤組織經皮穿刺活檢的優缺點。穿刺活檢具有方法簡便,創傷小,準确度高,感染機會少,經濟負擔小等優勢。其最常見的并發症是氣胸、出血和咯血、胸膜反應等,這些并發症的發生率和處理原則如下:
1、氣胸(2.4%-60%,平均20%)
處理原則:少量氣胸無需處理;肺壓縮30%以上或經觀察進行性發展者,需行排氣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患者行穿刺活檢時保持安靜,避免說話、咳嗽;選擇合适的穿刺路徑,減少穿刺次數,可減少氣胸的發生風險。
2、出血和咳血(5.0%-16.9%)
處理原則:少量咳血、肺實質内出血、針道出血以及少量血胸等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自行吸收。咳血量較大時,建議患者患側卧位(穿刺側朝下),防止血被吸入健側支氣管,注意保持氣道通暢,可用止血藥物、輸血等處理。出血量大、持續出血時,要采用介入手段或外科幹預。
3、胸膜反應
處理原則: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可自行緩解,無需處理;嚴重者可出現大汗、血壓下降,停止操作并同時給予腎上腺素或葡萄糖容易對症處理。其他如空氣栓塞、心包填塞和腫瘤種植轉移是很罕見的,文獻報道不足0.06%。
所以患友和家屬們對于穿刺活檢不要過于擔心,醫生也會采取各種辦法減少風險和并發症,以達到快速、準确診斷之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