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蔣思靜
在成都出土的永陵“二十四伎樂”石刻,為我們留下唐代宮廷燕樂的縮影,讓我們能夠依稀一窺得那盛世歌舞。無數音樂家、文學家,在曆史中不停追索,讓我們得以在今天聽見千年之前的唐音,聽見傳統文化裡的大美瞬間。
這個十月,成都兒童團為大家準備了一場傳統古樂的盛宴,讓我們最近距離地感受傳統國樂的魅力。
今天,我們不僅要來一件件地認識這些千年之前的樂器,聽聽每一件樂器是什麼聲音,我們還有另外一個任務——讀出它們的名字。
24伎樂圖中,有舞伎2人,樂伎22人。演奏樂器包括20種23件(套),分為三大類:彈撥樂、吹奏樂、打擊樂。
現在,就讓我們一件件來仔細辨認。來看看你能準确地讀出多少吧!
古代一種管樂器,也稱“管子”。管身是木制的,上面開有八孔。古時多用于軍中。有記載:“筚篥本名悲篥,出於邊地,其聲悲亦然,邊人吹之,以驚中國馬雲。”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篪是我國古代一種管樂器,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古篪,苦竹制,有竹節,通身髹黑漆,指孔五,吹口與出音孔各一,封底一端為自然竹節,另一端有物填封。樂人雙手執篪,掌心向裡,篪身置于大指與食指之間,捧而吹之。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鬥三個部分組稱,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内的空氣振動而發音。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箫分為洞箫和琴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隋唐時期鼓吹樂的“大橫吹部”和“小橫吹部”均用橫吹笛。在供人欣賞、娛樂的隋唐“燕樂”樂種中,橫吹笛(當時稱橫留)廣泛活躍于樂隊裡,在敦煌隋代壁畫和唐伎樂人圖上,也能看到橫吹笛的演奏。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指大海螺,是古代印度的樂器,唐時經西域諸國傳入中國。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作為一種民間樂器,它流行于我國湘、鄂、川、黔、桂毗鄰的苗族人聚居地區,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吹奏樂器。吹奏物用以天然樹葉為材料故稱。兩手分别持葉片兩端或用一手食指和中指分開,按住葉片于唇間,吹氣使葉片振動發音。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筝又稱古筝、秦筝,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筝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二十四伎樂”中的筝是十三弦筝。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是中國曆史悠久的有相有品的弦鳴彈撥樂器,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國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二十四伎樂”中的琵琶是西域傳來的橫抱用木撥演奏的曲項琵琶。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這是一種由樂弓演變而來的弓形豎琴,為現代豎琴的前身。源出古代西亞,東漢代末年由中亞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鞉牢又稱鼗táo鼓,為我國傳統樂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記載。其形狀有若現代的“貨郎鼓”、“撥浪鼓”,演奏者持柄左右擺動時,小珠随之擺動打擊鼓面發聲。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雞婁鼓由西域傳入中原,形體近于球形,演奏時鼓夾左腋下,右手執杖擊打發聲。此種樂器後來傳入日本保存至今。唐代樂隊演奏時,通常由一人同時演奏這兩種樂器。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這是一種出自于外夷的樂器,據說來源于羯族。羯鼓兩面蒙皮,腰部細,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該樂器源于南亞印度,唐代經中亞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唐代演奏各種風格的樂曲時都使用它。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古代龜茲﹑疏勒打擊樂器之一,與羯鼓相類,以手指敲擊,但略粗大、鼓面寬短。後傳入中原。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正鼓為一種細腰鼓,一端較大,另一端略小,兩面鼓膜以繩拉緊。兩端鼓面皆可發聲,演奏時一手持杖擊打,一手用掌擊,左右兩端配合擊打。此種鼓于唐代由西北地區傳入中原。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擊奏膜名樂器。“齊”從“臍”簡化而來,因鼓面設“臍”故名。即在鼓面中心粘一圓形貼置薄膜,以抑制噪聲,改善音質,也便于定音。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拍闆簡稱闆,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闆之名。唐玄宗時,梨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此闆,故又稱綽闆。它是滿、蒙古、納西、畲、漢等族的互擊體鳴樂器,滿族稱察拉齊,此外還有紮闆、大闆之稱。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毛員鼓是一種雙面拍打的腰鼓, 古代傳入中國的扶南、天竺樂器。其演奏方法與和鼓大緻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
* 長按圖片,識别二維碼聽樂器聲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感受“國樂”之美,重拾我們傳統文化中的音樂之魂,成都兒童團聯合成都永陵博物館“二十四伎樂”IP運營方聯創衆娛獨家推出沉浸式音樂文化體驗課程——二十四伎樂主題研學,以音樂為線索,去追尋傳統文化的大美瞬間。
3堂系列課程,
帶領我們認識三種傳統樂器類型;
國樂、民樂大咖親臨解讀,
《伎樂·24》原班人員現場演奏;
傳統唐代妝容服飾高度還原,
國學禮儀老師現場講授,
行、立、坐、卧基本禮儀,
一場沉浸式古代音樂文化盛宴,
即将展開。
我們特别邀請了《伎樂·24》主創團隊及原班表演團隊作為本次課程的指導老師,為我們帶來最純粹的藝術享受。
音樂成都-國樂文化體驗課
所剩餘位不多,抓緊機會吧!
- 報名及咨詢通道 -
已添加團團、團小2的朋友,直接私信團團或團小2,回複關鍵詞“音樂成都”,獲取進群鍊接。
未添加客服号的朋友,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糖果老師”,并私信關鍵詞“音樂成都”獲取進群鍊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