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齡的增長
我們在逐漸長大的同時
也在逐漸的失去
然而
就連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魔都
每天都在面臨着失去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是否有你的回憶?
我們一起來看看~
消失的14種身份證
南市區 310102(與黃浦區合并,絕版)
盧灣區 310103(與黃浦區合并,絕版)
閘北區 310108(與靜安區合并,絕版)
吳淞區310111(與寶山區合并,絕版)
南彙區 310119(與浦東新區合并,絕版)
上海縣 310221(與闵行區合并,絕版)
嘉定縣 310222(撤縣設區,絕版)
寶山縣 310223(與寶山區合并,絕版)
川沙縣 310224(與浦東新區合并,絕版)
南彙縣 310225(後設區與浦東新區合并,絕版)
奉賢區 310226(撤縣設區,絕版)
松江縣 310227(撤縣設區,絕版)
金山縣 310228(撤縣設區,絕版)
青浦縣 310229(撤縣設區,絕版)
消失的弄堂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烙印着千千萬萬上海人的生活。沒有弄堂,上海是不完整的!随着市區重建,它們逐步消失,隻存在于老一輩上海人的記憶中。
豆市街
▼
豆市街聞名遐迩,老城廂的書幾乎每本都提起它。五年前被拆平建成現代化的小區,這條路已經沒有了。北面還有一小段仍叫豆市街,都是現代化的高樓。
外郎家橋街
▼
外郎家橋的菜市場可謂上海最老的馬路菜場。五年前這條老風味很濃的老街成為了小夾弄,隻用圍牆給出了一個通道。現在,老街的面子和夾裡都沒了。
吉祥弄
▼
由于豆類市場的集中,這裡的綿陽裡、萃豐弄、吉祥弄一帶開設了專為豆類市場彙劃的錢莊。如今卻是高樓林立,這些照片也成了絕版。
肇家浜
▼
肇家浜是老上海城區裡的主要河流,1915年填平為白渡路。
吉慶裡
▼
現在這裡已經相當現代化,但是人們還是向往老碼頭,在這裡搞了一個休閑場所——“老碼頭”,希望和新天地一樣興旺,聽說生意還不錯,可以喝喝酒、品品咖啡。
如意街
▼
公義碼頭街
▼
賴義碼頭街
▼
白渡路
▼
消失的美食街
不少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美食街,席卷進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漸漸消失殆盡。有人轉而尋找新潮的人氣美食,也有人依舊不斷追尋着老上海的弄堂美食。
古羊路
▼
原本是日料一條街的古羊路,擁有特色沖繩料理、日式燒肉、居酒屋,每一家都是日本人最認可的好滋味,如今伴随着挖掘機的巨大轟鳴聲,一間間店面成殘垣斷壁。
嵩山路&太倉路
▼
嵩山路和太倉路,毗鄰新天地,是潮人們聚會的部落,也是吃貨們的美食天堂,擁有很多老牌美食,像蘭亭、富民、盛記鍋貼、海南雞等。
乍浦路
▼
乍浦路作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經是當之無愧的上海飲食時尚地标。這裡能讓上海人以最少的錢吃到最美味的食物,而且小吃、家常菜、高檔菜齊全。
婁山關路
▼
圖門串烤、婁山雞店、東來順涮羊肉、龔記筍丁鮮肉燒賣,天山附近無論是放學的學生、加完班的白領,還是打完麻将的爺叔,都會去那充充饑解解饞。婁山關路可謂長甯吃貨們的深夜食堂。
消失的3000多所中小學
從1980年至今
上海消失了3000多所中小學
由原黃浦、南市、盧灣先後合并組成的黃浦區
正是“消失學校”的集中地
不少朋友問,為什麼這麼多學校會消失?
一是原來的“弄堂小學”、“馬路中學”規模太小
條件太差,達不到基本的辦學要求
被合并或直接撤銷了
二是因南浦大橋、世博會等市政工程動遷
和土地批租開發,學校随之消亡
黃浦消失或更名的中學(部分)
▼
你的學校,還在嗎?
熟悉的校園,還在嗎?
最美好的年華,還在嗎?
消失的地标
近幾年,上海甯已經告别了很多這些有特色的門店、街道。很多曾經輝煌的街道,在上海發展的洪流中,已經逐漸褪去了往日的繁華!
雁蕩路
萬國風情的都市步行街
▼
以前雁蕩路幾乎能吃到全球知名的異國美食,而現在的雁蕩路回不到過去的風華絕代了,但是行走在這裡,依然可以感受到獨具韻味的精緻和典雅。
八埭頭
曾經的“楊浦區南京路”
▼
這一區域街坊大多為舊房危屋,設施簡陋,人口密度高,困難群衆多,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昏暗、潮濕的危舊房屋裡,拆遷已成必然。
銅川路水産市場
曾經最大的海鮮水産市場之一
▼
銅川路水産市場已經陪伴上海人民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那時,很多上海甯都喜歡去那裡購買物美價廉、新鮮美味的海産品。
衡山路
被稱為“酒吧一條街”
▼
1999年,還被列為“上海市十大專業特色街”之首,那是它最輝煌的年代!如今的衡山路生意慢慢冷清了,酒吧餐廳很多,但沒有特别火爆的。
滬西工人文化宮
上海人最早的娛樂聖地
▼
如今,承載着老上海記憶的西宮正在進行全新的升級改造,未來還将繼續成為上海重要的文化地帶,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黃河路
曾被譽為上海的美食街
▼
曾被譽為上海的美食街而現在,黃河路美食街人氣沒有那麼旺了!或許,它将慢慢珍藏在上海人的記憶裡了!
東台路古玩市場
被譽為“上海琉璃廠”
▼
為配合城區改造,上海東台路古玩市場拆遷了。
福州路
被譽為“中華文化一條街”
▼
福州路,因為充滿文化氣息而被稱為“中華文化第一街”。而現在,很多書店搬遷,文化用品店也紛紛撤離,福州路顯得冷清了。
七浦路
曾經的A貨聖地
▼
七浦路的特色在于時尚廉價的外貿原單,再加上超強的模仿能力,各種大牌小牌,都能在這裡找到。随着網上購物的興起,七浦路已經沒有了原先的熱鬧。
江陰路
曾經的花鳥市場
▼
江陰路花鳥市場,在這裡一年四季的觀賞植物都能買到,還有各種觀賞魚、鳥,一應俱全。如今,這些都已成為了江陰路的曆史!
威海路
叱咤一時的汽配街
▼
在繁華的靜安區商圈,曾經有一條叱咤上海灘多年的汽配街——威海路。随着電子商務興起和産業結構的調整,威海路汽車汽配街已經不見了蹤影。上海的汽車汽配重心也已經轉移到了嘉定汽車城。
這些地方,無論你有沒來過、喜不喜歡,他們已經在上海逐漸消失了。
消失的天橋
以前的回家的路标,走過就會留戀。
武甯路東新路天橋
▼
在許多上海80後的童年時代,跟着父母去武甯百貨購物,在第三食品商店買零食吃,或是和小夥伴一起逛西宮,一定都走過這座天橋!2001年,這座天橋被拆除。
延安東路外灘天橋
▼
1982年上海第一座人行天橋誕生,在當時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007,延安東路外灘人行天橋封閉并逐步拆除。
徐家彙人行天橋
▼
(原徐家彙中心廣場天橋)
徐家彙先後建成兩座人行天橋,在當時是重要的交通樞紐。1988年興建地鐵工程時,中心廣場人行天橋被拆除。
(原肇嘉浜路、天鑰橋路人行天橋)
另一座人行天橋位于肇嘉浜路、天鑰橋路,也于2007年拆除重建。
四平路大連路方形天橋
▼
方方正正、鋼筋鐵骨的“大家夥”,不僅僅是城市規劃過程中的過渡品,更是承載着一段記憶的老朋友。
提籃橋人行立交橋
▼
在花鳥商店的一角,天橋設S形與兩座扶梯相連,其中一出口可直達大名電影院、咖啡廳,熱戀中的小情侶一定沒少從這座橋走過。
西藏路延安路人行天橋
▼
這座天橋于2003年8月被拆除,同年,一座新的人行天橋建成并投入使用。
南京路西藏路橢圓形天橋
▼
二十年前來上海觀光的外地遊客,一定會在這座橋上合影留念。
南京路石門路立交橋
▼
橫跨了一座呈“S”形的天橋,光藝照相館、海光鐘表、飛翔百貨...那些讓老上海人記憶猶新的地方,就是被這座當時上海最長的人行天橋相連接。
天目東路寶山路天橋
▼
這個八字型天橋,是當時閘北北站地區疏通行人主要通道~
延安路華山路天橋
▼
為了建設地鐵14号線,去年4月份,該天橋曾封閉待拆,引來許多市民惋惜懷念。
消失的上海老手藝
記憶中,上海的過去總有一群專門修理搪瓷的,制作藤制品的手藝人走街串巷,時光飛逝,那些年的我們長大了,這而些東西都已漸行漸遠,慢慢地退出了我們的生活。
吹糖人
▼
五顔六色的糖料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這是一個神奇的藝術,是一個古老的藝術,也是一個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爆米花
▼
一個老頭挑着擔子,一頭放着一顆葫蘆狀的“炮彈”,另一頭防着火爐和風箱,走街竄巷。時而,“砰”地一聲,将米變成白白的爆米花。
撥浪鼓小販
▼
撥浪鼓的聲響,伴随了上海小朋友的童年記憶,很多人都曾用破爛換過印模、玻璃球,用牙膏皮、知了皮換過石筆、别針……
挽臉
▼
那些年,街上還沒有美容院,但有挽臉阿姨。一條細棉線、兩張凳子、一盒爽身粉,三兩下就把臉上的雜毛清除幹淨,整個臉瞬間就能變得光滑細緻。
鐘表維修
▼
小時候看着鐘表師傅拿着小鑷子将手表“分屍”,一會兒又神奇地裝上了,手表也就修好了。
修傘師傅
▼
以前的雨傘都是修到不能用了再換新的,現在的雨傘還沒壞,就想要換新的。自然而然,修傘師傅也跟着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老式理發
▼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裡弄一張椅子就開起了發廊,剪頭發隻要幾塊錢。那個時候剪頭發真的就隻是剪頭發。
磨刀 、磨鉸剪
▼
以前一把刀能用十幾年,刀生鏽了或是鈍了,磨一磨又鋒利如初了。如今,也隻有上了年紀的人記得。
補鍋
▼
不光光是鍋,水壺盆子也能補,以前家家戶戶都是這麼節儉,鍋子破了補一補繼續用。随着生活變好,鍋子随時都能買一個,而補鍋的手藝也慢慢地失傳了。
消失的上海老手藝
記憶中,上海的過去總有一群專門修理搪瓷的,制作藤制品的手藝人走街串巷,時光飛逝,那些年的我們長大了,而這些東西都已漸行漸遠,慢慢地退出了我們的生活。
吹糖人
▼
五顔六色的糖料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這是一個神奇的藝術,是一個古老的藝術,也是一個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爆米花
▼
一個老頭挑着擔子,一頭放着一顆葫蘆狀的“炮彈”,另一頭防着火爐和風箱,走街竄巷。時而,“砰”地一聲,将米變成白白的爆米花。
撥浪鼓小販
▼
撥浪鼓的聲響,伴随了上海小朋友的童年記憶,很多人都曾用破爛換過印模、玻璃球,用牙膏皮、知了皮換過石筆、别針……
挽臉
▼
那些年,街上還沒有美容院,但有挽臉阿姨。一條細棉線、兩張凳子、一盒爽身粉,三兩下就把臉上的雜毛清除幹淨,整個臉瞬間就能變得光滑細緻。
鐘表維修
▼
小時候看着鐘表師傅拿着小鑷子将手表“分屍”,一會兒又神奇地裝上了,手表也就修好了。
修傘師傅
▼
以前的雨傘都是修到不能用了再換新的,現在的雨傘還沒壞,就想要換新的。自然而然,修傘師傅也跟着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老式理發
▼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在巷子裡弄一張椅子就開起了發廊,剪頭發隻要幾塊錢。那個時候剪頭發真的就隻是剪頭發。
磨刀 、磨鉸剪
▼
以前一把刀能用十幾年,刀生鏽了或是鈍了,磨一磨又鋒利如初了。如今,也隻有上了年紀的人記得。
補鍋
▼
不光光是鍋,水壺盆子也能補,以前家家戶戶都是這麼節儉,鍋子破了補一補繼續用。随着生活變好,鍋子随時都能買一個,而補鍋的手藝也慢慢地失傳了。
消失的味道
叮叮糖
▼
賣糖的人挑着個籃子,穿街過巷,大老遠就能聽見“叮叮——嘡”的敲擊聲。小孩子就會迎着聲音沖出門,買2塊錢就能吃幾天。
糖糕
▼
應該算是上海的“甜甜圈”,味道其實還不錯。不過這種美食受外來的甜食沖擊太大,已經沒有了往日裡的那一番榮光了...
麥芽糖
▼
麥芽糖算是小時候校門口的标配,一般是年紀大的老爺爺在做。我比較喜歡看制作過程,攪來攪去的就是攪不斷。
棉花糖
▼
老虎腳爪
▼
生炒熱白果
▼
擂沙圓
▼
蟹殼黃
▼
麥乳精
▼
幸福可樂
▼
消失的聲音
小三子,拉車子,一拉拉到陸家嘴
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鍋子
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褲子,到黃浦江邊汰褲子
撥拉紅頭阿三看見仔,拖到巡捕行裡罰角子
一歇哭,一歇笑,兩隻眼睛開大炮
一開開刀城隍廟,城隍老爺哈哈笑
這些語言淺顯,朗朗上口
但又極具城市特色的兒歌
好像要在我們這一代消失了
正在消失的語言
上海話
想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
日常說上海話的機會還多嗎?
即使能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
但是其中包含的文化底蘊
還有上海話專屬的詞彙句子,還知道嗎?
越發展,越消失
很多有曆史有價值的東西消失掉了
就真的不會再有了
不管你在上海生活了多久
這座城市都值得你用一生去感受
去保護我們該珍惜的東西
去珍惜這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