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雨素現在怎麼樣了

範雨素現在怎麼樣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0:12:49

範雨素現在怎麼樣了(範雨素要能成下一個餘秀華挺好)1

來自湖北襄陽的育兒嫂範雨素,突然成了“網紅”。因為她在自媒體上發了一篇文章,講述她和她的家庭。在很多挑剔的文字工作者眼裡,她文章的文學水平并不高,但那底層視角和流暢不失幽默的文字,足以打動網上的很多普通讀者。

我也覺得那篇《我是範雨素》的文章好,不是因為那有名言警句派頭、又有模仿痕迹的開頭:“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而是萦繞在字裡行間的那種獨立和自由的氣息。

範雨素受過很多苦,因為少時離家出走被家鄉人嫌棄,因為丈夫家暴而離婚帶着兩個女兒。現在過的也不夠世俗标準的幸福,她的老母親在家遭遇拆遷,她的小女兒不能和她一起呆在北京,而要被迫去衡水讀書……可即便有這麼多不如意,範雨素還是沒有被生活壓彎腰到隻看見地上的塵土。她還是堅持要擡起頭,看書,寫作。

她是真正脫離了功利心,把文字當做一種發現自己、尋找靈魂的工具,這難道不是最原始、也最動人的寫作嗎?那些用書齋文藝批評的眼光,說她文字缺乏文學美感,或者用經紀人的成功學思維,斷定她無法靠寫作出位的,相比顯得太過庸俗狹隘了。

範雨素的突然走紅,固然首先是因為文字和身份之間存在反差,打破了某種刻闆印象。但如果僅僅看到這種反差,而不承認她文章的價值,那才是真正的高高在上的傲慢。寫作讓範雨素變得與衆不同,這個不同并非物質上的貧窮或富裕,而是她内心深處有獨立和堅持。

她也為了生活到處奔波,但如範雨素自己所言,她不隻是為了“活着”,活着一天一個紅薯就夠了,她認為“活着就要做點和吃飯無關的事”。她關注自己的靈魂和精神層面。舉個最簡單例子,有多少人會像她一樣,在生活困頓不堪時,不圖謀着趕緊掙錢,還帶女兒去西藏旅遊、還給女兒買上千斤的書看呢?

這種文字背後流露出來的獨立,不是幾個新媒體編輯所能“編輯”出來的。事實上,在範雨素走紅之後,有曾經的媒體記者撰文,回憶他十幾年前采訪過的範雨素,那時就曾介紹她的文章去報紙發表;還有人翻出範雨素2015年在皮村“工友之家”的發言,短短幾分鐘,她很激動地表達了一個核心意思——希望藝術家和農民工能成為平等的詞,希望所有代表職業的詞彙都成為中性詞。她說即便短時間無法實現,但子子孫孫無窮盡,大家要一起努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詩意。這句被無數人喜歡而又被無數人嘲笑的“雞湯”,用在範雨素身上真是非常貼切。範雨素是很真誠地在煲一罐正能量的人生雞湯。她對于遭受的苦難和現實的不合理,有不滿,但這個不滿恰到好處地停在了自嘲,停在了放棄對抗。在家鄉不受待見,她選擇北漂;北京不接納她的孩子,她就送去衡水。無論生活怎麼虐她、折磨她,她都不會劍拔弩張的對抗,隻是換個場地、換種思維接着活自己的。在屈服和激烈對抗之外,範雨素活出了另一種姿态。

隻是在走紅之後,範雨素不可避免地要被各方所“利用”。有人會把她當成底層人實現夢想的代言人,有人會希望她像“公知”一樣為更多的弱勢維權,當然還有人會希望把她當做“搖錢樹”,進行最大化的商業化開發。如果她真能成為下一個餘秀華,那已是商業時代的最好出路;隻希望她不要成為下一個被過度包裝的“鳳姐”,在自媒體時代紅火一時,很快銷聲匿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