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味料,我們成年人每天都要攝入一定的鹽。
但是在寶寶攝入鹽的這個問題上,老一輩卻和我們有不一樣的看法。
老一輩婆婆覺得:
● 孩子不吃愛吃輔食,是因為沒有味道,加點鹽給寶寶好了,而且寶寶不吃鹽的話會沒有力氣,我兒子小時候就是這樣喂的。
年輕一輩媽媽覺得:
● 孩子沒到一歲前,不能往寶寶食物裡加鹽,這樣不利于孩子健康。
那1歲前的寶寶到底能不能吃鹽呢?今天就跟大家來唠一唠這個問題。
1
寶寶不吃鹽沒有力氣?
老一輩總說,寶寶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果真如此嗎?
煙台李女士覺得自己寶寶手腳沒有力氣,曾與鄰居聊起此事。
鄰居稱要給寶寶吃點鹽才有力氣,李女士誤信了這個說法。
回家後開始往寶寶的粥裡加鹽,卻萬萬沒想到親手斷送了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性命。
截圖來源:鳳凰網
所以媽媽們千萬千萬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攝入過多的鹽。
其實鹽隻是一個載體,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鈉離子。
确切地說,吃鹽,隻是為了補充我們身體裡所缺的鈉。
而對于1歲内的寶寶而言,日常的食物,已經能夠讓他們攝入足夠的鈉了。
● 6月齡以内的寶寶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0到6個月的寶寶鈉的需求量為170mg,折算食鹽重量為0.425g。
據中國媽媽母乳成分分析檢測顯示:每1000ml的母乳中,所含的鈉大約為230mg。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小,身體不需要攝入過多的鈉。
如果寶寶每天攝入的母乳達到740ml,就能滿足寶寶一天攝入鈉的需求了,不需要再額外補充 。
如果在用配方奶喂養的媽媽們也不用擔心,因為配方奶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鈉的攝入了。
● 6月齡到1歲的寶寶
6個月到1歲的寶寶每人每天納的需求量為350mg,折算食鹽重量為0.875g。
寶寶從6個月開始,乳制品攝入量會逐漸下降,大多數寶寶也會開始添加輔食。
在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媽媽們隻要注意飲食均衡,寶寶就能夠從輔食中攝入足夠的鈉了(如肉類、蛋類都有足夠的鈉)。
所以6個月到1歲的寶寶也不建議攝入額外的鹽。
● 1到3歲的寶寶
1到3歲的寶寶每人每天納的需求量為700mg,折算食鹽重量為1.75g。
寶寶1歲到3歲,大多數鈉的攝入要依靠食物得來。
這個階段需要注意,孩子如果能能夠接受無鹽食物,就不用刻意加鹽。
當媽媽們發現孩子對食物興趣降低時,再逐漸往食物裡進加入少量的鹽。
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在不經意間讓寶寶攝入過多的鹽。
2
過早吃鹽的危害
● 影響孩子味覺發育
寶寶的味覺十分靈敏,隻要有一點點鹽,他們就會覺得非常有味道。
如果攝鹽過多,寶寶會慢慢适應這樣的鹹度,最終口味會變得越來越重,味覺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 影響智力、骨骼發育
寶寶如果攝入過多的鹽分,會影響身體内對鋅、鈣的吸收。
寶寶的身體如果缺少鋅和鈣的話,會影響寶寶智力和骨骼的發育,還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
● 腎髒、心髒功能受損
嬰幼兒的腎髒發育還不健全。
如果過早攝入過多的鹽會加重寶寶的腎髒代謝負擔,影響到孩子腎功能的健康。
與此同時心髒負擔也可能會加重,使寶寶腎髒、心髒功能受損。
3
生活中的“隐形鹽”
“隐形鹽”的含義就是生活中那些藏在食物中的鹽,一不小心就會讓寶寶超額攝入鹽分。
很多加工類的食品鹽分含量是非常高的,如:海苔、餅幹、奶酪、香腸、海魚、罐頭類肉制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隐形鹽”。
那具體怎麼分辨食物中的“隐形鹽”?
這個時候就要靠媽媽們的“火眼金睛”去觀察成分表當中鈉的含量了。
加工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比如小蘇打(碳酸氫鈉)、味精(谷氨酸鈉)、苯甲酸鈉等,都會導緻加工食品的鈉含量增加。
簡單來說,如(圖1)營養成分表中,每100g中所含鈉的量,就是隐形鹽。
(圖1)
所以媽媽在選食品的時候要學會看成分表。
如以上食物鈉含量為1200mg/100g,相當于3g左右的食鹽。
所以媽媽在給寶寶選擇食品時一定要慎重。
平時,不僅要學會看成分表,還要面對食物當中的“隐形鹽”。
如媽媽們還可以在做菜加調料之前,把孩子的那份預留出來、或者把重口味的菜先過遍水,減少多餘鹽分。
4
關于寶寶調味料的其他思考
● 1歲以前
這個時期不建議寶寶攝入任何的調味料。因為母乳和配方奶以及米粉等食物已經足以讓寶寶攝入足夠的鈉。
● 1歲以後
面對1~3歲的寶寶,也不建議往食物裡加入調味劑。
如果寶寶慢慢進入輔食階段,且覺得食物沒有味道,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寶寶感受食物的味道。
可以用少量蔥、姜、蒜、胡椒、花生醬、芝麻醬等來增加食物的味道。
1~3歲的寶寶,通常情況下,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鈉,如奶類、主食、肉類、綠葉蔬菜、水果等。
總而言之,建議寶寶越晚接觸調料品越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