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産業工人作用?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共同富裕專家談】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發揮好産業工人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共同富裕專家談】
原标題:促進産業工人收入增長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孫中偉
觀 點
健全向一線産業工人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穩定壯大産業工人隊伍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産業工人邁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我國産業工人隊伍是實現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完善産業工人工資增長機制,健全向一線産業工人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實現産業工人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是貫徹落實《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穩定壯大産業工人隊伍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産業工人邁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收入水平偏低影響産業工人隊伍發展壯大
目前,廣大産業工人主要分布在傳統第二或第三産業,工資水平不高且增長較為緩慢。農民工是我國産業工人隊伍的主體,根據國家統計局曆年農民工監測數據,2005年~2014年間農民工工資曾以每年高于10%的速度增長,但随着經濟發展速度下降,工資增長步伐放緩,2014年~2019年平均增長率降至7%以下,到2021年農民工人均月收入為4432元,與全國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仍有一定差距。
随着生活成本不斷提高,工資收入偏低使産業工人生活質量下降,導緻其對行業缺乏足夠的認同感和獲得感,進而降低從業意願,一定程度上導緻成熟工人流失、年輕人不願進廠、工人隊伍老齡化等問題,使制造業面臨用工短缺,削弱了我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此外,由于制造業人力資本投入回報率偏低,勞動者技能投資和經驗積累不足,制造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也面臨着人才和技術的雙短缺。
提高勞動報酬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勞動報酬首先與勞動生産率相關。勞動密集型産業仍然是我國制造業的主要構成,相比金融、信息科技、能源、裝備等資本或技術密集型行業,制造業勞動生産率以及薪酬負擔能力較低。然而,伴随着科技創新、工藝改造、政策驅動等因素,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勞動生産率已大幅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實現産業工人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産率的同步提升應成為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方向。但一些企業利用其分配制度主導權和信息不對稱,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績效-薪酬設計,建立了對資本更加有利的要素分配制度,導緻初次分配過程中的要素分配存在不合理、不公平問題,形成了低工資薪酬分配格局。
較低的工資水平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生産的成本優勢,但也會産生一系列不良後果。首先,勞動力成本對制造業技術升級的倒逼機制沒有被有效激發,企業失去了技術革新和更新換代的動力。其次,一些制造業企業長期維持“威權管理”模式,内部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缺乏敏捷、有效應對市場不确定性的能力,沒有完成精細、集約的經營轉型,跨國生産經營能力也未能得到有效培育。另外,低工資使制造業一線員工缺乏投資自身人力資本和職業技能的動力,創新能力不足阻礙了制造業的創新驅動發展。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斷提高産業工人收入水平
在新發展階段,無論從加強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角度,還是為了避免相對貧困、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均應着力推動建立平等共赢的和諧勞動關系和更具包容性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産業工人工資增長機制,實現産業工人的工資收入水平、就業質量和社會地位不斷提升,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和留在産業工人隊伍,為早日實現制造強國奠定堅實的根基。
一是強化政府初次分配的兜底職能,及時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标準。提高産業工人收入水平,關鍵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無法直接幹預初次收入分配過程與結果,但可以利用政策手段保障低收入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最低工資标準就是這樣一項制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最低工資調整可以起到提高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水平、反貧困和社會保障的作用。目前我國一些地方沒有依法調整最低工資标準,最低工資在一些企業被用于一線工人的固定工資、加班工資計算基數等,影響了最低工資标準收入保障功能的發揮。适時、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标準可以有效提升一線産業工人的收入水平。
二是構建和諧共赢的勞動關系,提高産業工人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和議價能力。和諧勞動關系的本質首先應是平等共赢,但企業中資強勞弱的非均衡勞動關系仍然存在,一線産業工人處于不對等的勞資結構中,很多企業仍單方決定勞動合同的條款以及薪酬水平。因此,要提高産業工人工資收入,必須要通過構建和諧共赢勞動關系,使資強勞弱的關系結構轉變為平等共生的關系結構,提高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
三是加快轉變産業發展模式,推進智能制造,提升制造業勞動生産率。長期以來,制造業勞動生産率低下是導緻工人工資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興起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為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創造了機遇。筆者的調查顯示,通過技術改造或設備更新實施智能制造戰略,可以有效緩解一些崗位的用工短缺,還可以降低工作強度、改善工作環境,有助于延長勞動者的職業生涯,提高勞動力-崗位适配性。因此,應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業勞動生産率。
四是推動企業形成技能累積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保留和吸引優秀技術工人。技術工人是高素質勞動者的代表,也是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對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其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要鼓勵、引導企業按照人社部印發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文件精神,建立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崗位績效工資制,鼓勵企業針對技能人才實行特殊薪酬制度以及專項獎勵。
五是繼續加大對産業工人的技能培訓,全面提升産業工人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構建産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全面提升産業工人技能水平是提高産業工人收入的主要途徑。但從實際情況看,仍有一部分産業工人未被納入技能形成體系中,不能滿足制造業快速轉型升級的技能需要。因此,要不斷完善産業工人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擴大産業工人技能培訓的覆蓋面,提高技能培訓的精準度和系統性,實現産業工人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全面提升。
(作者為華南師範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
責任編輯:王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