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清景在新春”。古往今來,多少美好的希望從此開始,多少隽永的好詩在此催發。透過浩若煙海的春節詩詞,我們讀到了傳承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情懷。
文章關氣運
春節見之于詩詞,最早要從曹植的《元會》開始。元會,即元旦大朝會,古人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在這一天裡,普天同慶,舉行大典,賦詩唱和。
在曹植的《元會》詩中,人們着華服,享珍馐,既“尊卑列叙,典而有章”,又“歡笑盡娛,樂哉未央”。詩的最後為國家祈福:“皇室榮貴,壽考無疆”。詩歌歡而有禮,樂而有序,展現了中華民族“樂而不淫”的文化心态。此後的春節詩詞基本延續了這類歡慶的主題。
真正在春節詩詞的創作上别開生面的是唐太宗。且看其傳誦千古的名作《除夜》: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文章關氣運,非人力”。在這方面,是唐太宗給唐詩帶了個好頭。翻開他的詩卷,我們随時可以感受到一種昂揚奮發、明亮雅正的盛世強音。
在這首《除夜》詩中,面對歲月的流逝,詩人沒有心思去傷春悲秋,而是熱切期盼着在新的一年裡再造輝煌:“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輕輕兩句,縱攬時空,一個“開”字,氣魄宏大。“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詩人借“冰”“梅”為喻,吐露革舊立新的壯志:過去的積弊終将像冰一樣消除瓦解,強國惠民的善政很快就要香滿人間。想到嶄新的目标,詩人滿懷豪情壯志,迫不及待地迎接明天的到來,“傾壺待曙光”。
整首詩中,不見歲月飛逝的傷感,隻見君臨天下的天子氣度、樂觀豪邁的生命激情和對江山社稷的滿滿信心。既有“貞觀之治”,則必有“貞觀之風”;既有“貞觀之風”,則必有“貞觀之詩”。唐太宗的“貞觀之詩”一開口就是整個盛唐。文風關乎氣運,唐太宗的春節詩裡蘊含的正是大唐蒸蒸日上的盛世氣運。
熔鑄家國情懷
唐太宗以時不我待的生命熱情開啟了後世春節詩詞創作的先風。駱賓王在《西京守歲》中熱情歌唱: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嚴冬将盡,寒色将去,一個“新”字,盡顯詩人心中的期盼與希望。
春節,在時間上屬承前啟後之點、在節令上屬陽升陰退之機。當此之時,雖然寒氣猶盛,但陽氣已漸漸升起,萬物生機萌動,春意呼之欲出。這是新與舊的交界點,最能夠呼喚起詩人心中除舊立新的豪情壯志。有王安石《元日》詩為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風明快剛健,“爆竹聲中一歲除”一句,幹脆利落得如在耳聞;“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句,又充滿了革故鼎新的改革家氣魄。全詩氣旺力盛,言簡意深,不愧為脍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同樣,一代文豪蘇東坡在贈與其弟蘇轍的《守歲》詩中也表現出了努力拼搏、隻争朝夕的奮進精神: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全詩共為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寫歲月将盡之感;中六句寫守歲情景,一個“強”字,寫出兒童盡情歡鬧的興緻。末四句為點睛之筆,勉勵弟弟一定要惜時如金,奮發有為,從今天開始努力,不要讓滿腔抱負随着歲月消磨殆盡。
蘇轼作《守歲》詩時年方26歲,已深感時不我待。清代詩人趙翼寫《除夕》時年屆85歲,猶自充滿了“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的情懷:
燭影搖紅焰尚明,寒深知己積瓊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聽雄雞第一聲。
全詩力争先聲,老當益壯。
春節本是團圓之時、喜慶之日,然而林則徐的《伊江除夕書懷》卻是在流放新疆伊犁時所作。道光二十二年,林則徐在貶所過春節,天寒地凍,難以入眠,于是提筆寫下:
流光代謝歲應除,無亦無心判菀枯。
裂碎肝腸憐爆竹,借栖門戶笑桃符。
新幡彩勝如争奮,晚節冰柯也不孤。
正是中原薪膽日,誰能高枕醉屠蘇。
雖被流放,但林則徐仍然滿懷愛國熱情。“裂碎肝腸憐爆竹”:隻要能炸碎侵略者,即使像爆竹一樣裂碎肝腸,自己也心甘情願。“借栖門戶笑桃符”:盡管此刻囚居邊地,但想想自己為國受難,詩人便不悲反笑,豪情滿懷。“正是中原薪膽日,誰能高枕醉屠蘇”:雖然此刻正備受痛苦,但林則徐并不以己悲,而憂國憤。隻指望舉國上下能夠卧薪嘗膽,振興中華,哪裡還有心情飲下屠蘇酒去酣然入夢呢。全詩氣節悲壯剛烈,讀來令人精神振奮。
眷戀家園根脈
中國的傳統佳節文化總是與團圓有關,元宵如此,中秋如此,春節更是如此。有人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尚圓的民族。中國人從生命的每一個端點出發,都要找回起點的歸屬。這種“圓”文化根本上在于中國人對“家”的熱愛和對“根”的眷戀。“天倫之樂”四個字永遠都是中國人心裡最柔軟溫暖的所在。
團圓是春節文化永遠的主題,宋代郭應祥的《鵲橋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團聚,是夕大雪》正是一首反映團圓主題的春節佳作:
立春除夕,并為一日,此事今年創見。
席間三世共團栾,随分有、笙歌滿院。
一名喜雪,二名餞歲,三則是名春宴。
從教一歲大家添,但隻要、明年強健。
此詞上阙寫三代同堂,共慶春節,笙歌滿院的團聚之喜。下阙則點明這場盛宴的三重寓意:“一名喜雪,二名餞歲,三則是名春宴。”末句道出新年的祝福,隻求身體健康,便是心滿意足。
春節時走家串戶、歡飲遊宴固然令人心暢,鬧中取靜、休憩放松也是别有一番閑适的興味。陸遊有詩《除夜雪》曰: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除夕之夜,窗外漫天大雪,屋裡詩人獨坐,他就着半盞屠蘇酒暖暖身子,不緊不慢地寫着春聯。詩意靜谧淡泊,安甯雅緻。
有愛熱鬧的,有愛安靜的,還有别有童趣的。範成大的《賣癡呆詞》就正是一首童心猶在的作品。吳中有舊俗,除夕之夜,兒童沿街叫賣“癡呆”,若有人買去,來年孩子便會變得聰明。詩人“塊坐重簾下”,看孩子們的“癡呆”賣不出去,于是“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老詩人的寵愛、孩子們的诙諧,交織于此詩之中,趣意宛然。
讀古人詩詞,品春節文化。以一顆玲珑的詩心貫通古今,體味千百年來的悠悠詩情。春節孕育着新的光景,新的光景更需要我們有奮進的精神。
◎本文轉載自《學習時報》(作者鄧田田),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