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3 11:39:36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家鄉碣石玄武山就是這麼一座山,它雖隻是一座100多米小山坡,但因其南麓建有一座“靈聲遠播”的元山寺而享有盛名,成為東南亞、港澳台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同胞及粵東地區善男信女朝拜的釋道合一的名山。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1

玄武山瀕臨南海碣石灣,是陸豐碣石全城最高處。山中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原名玄武廟,至清代因避康熙玄烨的帝諱,改為元山寺,已有890多年曆史。該寺坐北朝南,依山遞建,占地面積3356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山門、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廳堂、院落,左右庑廊、方丈廳和僧房等大小99間,寓意吉祥長久。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2

廟宇結構嚴謹,重鬥疊拱,高脊飛檐,琉璃彩瓦,雕梁畫棟。其外牆都鑲嵌着傳統瓷貼畫,每幅畫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色彩鮮豔,流金溢彩,内容也豐富多彩,除了取材于中國曆史經典故事,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東周列國”和《八仙過海》等,還有描摹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把古寺裝飾得既富麗堂皇,又莊嚴肅穆,既具有濃郁的地方宗教文化特色,又體現了明、清年代的建築風貌。

元山寺的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和釋迦牟尼佛像,這“佛道合一”的特點,世所罕見。據史書,明太祖朱元璋信佛重道,又因駐碣石衛的官兵多為北方人,崇信北方的武神,元天上帝便成了元山寺的主神。民間傳說,元山寺供奉的元天上帝,是從武當山飛來的武神。寺内現有"武當飛來"的牌匾。至清代,皇帝則實行抑道揚佛的政策,道教地位衰落,下旨全國各地,緻使許多道教宮觀被關禁或毀損。但碣石地處天涯海角,衛城總兵隻是做做表面功夫,在元天上帝的神像前,再供上一尊釋迦摩尼佛像,也表稱“正祖宗支,釋宗正裔”,與相符當時朝廷的旨意。這就是元山寺釋道彙流的緣由。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3

元山寺在海外華裔、特别是廣府語系和閩南語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譽,是一個輻射半徑很遠的以“保外鄉”著稱的古寺。寺内供奉的玄天上帝,據說在神界中,其地位處于玉皇大帝,屬于“亞帝”,天下諸神都歸這“亞帝”統轄。從粵東出海越洋的老華僑認為,其他的神明是不能過海的,而玄天上帝則能過海越洋保佑他們,所以他們下南洋時都會帶着玄天上帝的香火、令旗及三色符到異國他鄉供奉。

明清時期,玄武山佛祖靈聲載道遠播,上至皇帝,朝廷高官,下至地方重臣和社會賢達,都為這座古廟題字贈匾,更加提升了元山寺的靈聲廣播,使之成為粵東地區香火最鼎盛的廟寺之一。現元山寺正殿懸挂有明清時所題匾額40多幅,其中蓍名有清朝的林則徐的匾額“水德靈長”,劉永福的題匾“靈聲滿道”,慈禧太後親書,同治穆宗皇帝欽賜的匾額“威宣嶺表”。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4

據史載,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帶六萬部隊追倭寇到碣石衛,在碣石衛誓師并祭拜玄天上帝,大軍随後船發海豐大德港,激戰數晝夜,全殲倭寇2000餘人,凱旋回碣石衛城後,在衛城北郊一處巨形大石上镌刻“萬世太平”四個大字。清代光緒時,碣石衛總兵到元山寺求簽詩後,請碣石的張錫三解簽詩,這位總兵按張錫三詳解簽文所說的發兵布陣,截擊倭寇,全獲大勝。總兵把張錫三的“靈簽妙蔔”事迹向朝廷寫了奏章後,張錫三被封賜為六品武略騎尉,官階比當時的陸豐縣縣太爺還大,以緻七品官階的陸豐縣令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備禮品到他家拜年。

說到玄武山的簽詩,也稱谶詩,相傳是宋末的狀元邱宏山早年在武當山以抄寫經文謀生時,參照《周易》撰寫了50首五言體的谶詩,後此谶詩傳到玄武山來,被元山寺僧人增加至51首谶詩文包羅萬象,内容從家庭、工作、求财、婚姻和六畜等等,即是當地人所說的:“有事問佛祖,有求必應。”當地人常說的到玄武山拜佛求谶詩,也是拜佛祖和玄天上帝,求的便是玄天上帝的谶詩。各方善男信女到玄武山拜佛祖擲杯求簽詩最熱鬧的時期當數每年的正月初三子時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尤其是正月初三子時,元天上帝從玉虛宮下天到元山寺座鎮時,寺内鐘鼓齊鳴,寺外鞭炮轟天震地,十多萬香客為求佛祖“落馬簽”,拜第一爐香,從四面八方如潮地湧向元山寺,呈現人山人海,香燭燎繞、爆竹喧天、燈火輝煌的盛況景象。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5

玄武山不僅是一處宗教聖地,還是一處旅遊勝地,每年都有百萬人次以上遊客、香客前來觀光遊覽。山中有福星壘塔、古戲台、三台保障、麒麟石、起龍岩、龍門石、四美亭等多處古迹美景,綠蔭小徑,梵音清越,景色幽雅,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其中古戲台是廣東省曆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廟宇戲台,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清乾隆十五年重建,戲台高1.5米,寬22米,造型古樸,氣勢雄偉,建築藝術精湛,人物花鳥蟲魚等各種木雕石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戲台正中懸挂的“台閣文章”牌匾是清光緒乙未年探花李文田所題寫。福星壘塔始建于明萬曆年間,為八角形三層閣式石塔,1970年12月被炸毀,1981年重建,因塔建在玄武山的最高處,是陸豐八景之一的“碣石觀海”。登塔遠眺,浩翰的南海,波光鷗影,帆影點點,海天一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起龍岩、龍門石,麒麟石、四美亭、三台保障碑台、自得居等環布在福星壘塔周圍或在蒼榕和綠地簇抱之中,給人一種名石、古迹、美景總相宜的感覺。

古人有首玄武山的“八景”的詩:“玄武三台景色鮮,玲珑寶塔接雲天。三台拱北長保障,四美流傳永固堅。麟石嵯峨移古迹,龍岩淑滞起人賢。清居自得堪容喜,水秀山明出自然。”今天讀來,依然能讓記憶中玄武山的“八景”的形象鮮明起來,元山寺的缭繞的香火,清脆的佛樂也似乎穿越而來,讓我有一種置身于玄武山幽靜的環境之中……

碣石玄武山什麼塔(碣石玄武山的古寺靈聲)6

我的家在玄武山腳下。每年正月初九,小時也常跟母親到元山寺拜佛求谶詩,那時我更多因為貪玩,可趁母親拜佛祖時候偷偷到玄武山去爬一塊狀如麒麟的巨石,看一下清光緒十六年鎮碣使者鄧萬林在石上題寫的“山不在高”, 并躺在石上,傾聽寺裡飄來的清脆悅耳的木魚聲……

如今母親去世十多年了,但記憶依然搖晃着當年到玄武山的時光。每年我依然會在正月初九從汕尾回到碣石,跟我姑姑來元山寺拜佛求谶詩,但心情跟小時已大不一樣。塵世的喧嚣,歲月流逝,讓我來到元山寺這佛門淨地時,不隻是為拜佛求谶詩,而是為尋找一份安靜和追憶,隻願我俯身跪拜佛祖時,願佛光普照大地,衆生平等安甯,也願我有一份智慧和力量,當我轉身離去,能帶走一袖的佛門清風,回到塵世時,心中有玄武山的古寺,靈聲,得以活得自在從容!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