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1:43:15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選鄭和下西洋)1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選鄭和下西洋)2

1

距今六百多年前的一天,江蘇太倉劉家港碼頭沸騰了。港口四面桅樯如林,人頭攢動,鑼鼓震天,一改往日的靜谧。

在一艘昂首翹尾、漆成棕黑色的寶船上,一位壯年男子靜靜地凝視着那一片海。那裡将是他未來的旅途。

這一天是明朝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曆史銘記了這一天,同時也記住了這一天的第一主角——鄭和。

2

他要率領世界上第一支由兩百餘艘艦船和兩萬七千八百多名官兵組成的龐大船隊向未知的海洋出發了。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遠洋航行。這支船隊将泛海南下到福建的長樂候風,等到冬天東北季風吹起,雲帆交挂時,他們就要起航。

洪武四年,鄭和出生于雲南一個伊斯蘭教家庭,當過僮仆的他,是馬哈隻的兒子,隻有一個小名“三保”。

3

學者根據《鄭和家譜首序》《賽典赤家譜》考證,鄭和為元朝政治家、中亞布哈拉貴族賽典赤的六世孫。

賽典赤在元朝聲名顯赫,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裔,由阿拉伯遷徙到中亞的布哈拉,再由布哈拉遷徙到中國,昆陽馬氏即為賽典赤後裔中的一支。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藍玉等率三十萬大軍征讨雲南。在戰亂中,年僅十一歲的鄭和被明軍擄獲閹割,在軍中做“秀童”。

4

雲南平定之後,鄭和随軍調往北方,他因“豐軀偉貌,博辯機敏,有智略,習兵法”,被選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府邸服役,深得燕王的喜愛。

在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戰功。朱棣登上皇位後對鄭和更加信任。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選鄭和下西洋)3

永樂二年,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寫了一個“鄭”字,賜他為姓,從此更名鄭和,史稱“三寶太監”。

5

朱棣對他委以重任,派他出使西洋。鄭和這一走,便走到了馬六甲。在中國典籍中,“馬六甲”被寫成“滿剌加”。明朝時,“馬六甲”作為一個王國而存在,現在則屬于馬來西亞。這裡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它擁有一條著名的海道——馬六甲海峽。

今天,再去馬六甲,仍能看到鄭和當年下西洋的痕迹,那裡有鄭和當年寶船的複制品,有懸挂着無數中文招牌的店面,有長長的中國街,以及祠堂。這些似乎都在昭示着曾經遠離家鄉、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對自己文化的守護與對家鄉的思念。

據說,這裡居住的正是當年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來的一些船員,他們在此開枝散葉,一代代的後人都沒有回過家鄉,卻能用純正的漢語說自己是中國人。

6

馬六甲就以這樣一種姿态,來懷念它曾經目睹的那場驚天動地的偉業。在航行的船隊一次次往返間,它心裡默默地數着、記着,七次,對,是七次,鄭和和他的船隊一共來了七次。

這七次航行,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奇迹。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鄭和率領着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印度洋、阿拉伯、東非各國。

航程十萬餘裡,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麥加,最西到非洲東海岸。航行中“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場面十分壯觀。

7

鄭和帶着他的百艘戰艦以及萬名官兵,航行在茫茫大洋上,此龐然大物,足可稱霸沿海各國,但是鄭和下西洋的宗旨卻是和平外交。因此,這七次航行被後人以和平的名義稱頌着。

船隊所到之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讀賞賜”——宣讀大明皇帝的敕谕,是為“宣教化”,包括“頒中華正朔,宣敷文教”。

大航海對外傳播了中華文明,輸出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鄭和遠航,“寶船”帶往各國的,都是華夏文明的瑰寶,堪稱極品。

8

這些朝廷的赍賜品帶給沿途的國家,換來了朝貢的繁榮,當時各國來明使臣絡繹不絕,以求得到明朝的庇護,同時還可以得到豐厚的賞賜。

據統計,明成祖在位的22年中,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最多的一次有十幾個國家的朝貢使團同時來華,出現了“諸番臣充斥于廷”的盛況。

朱棣為何要派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為何要選鄭和下西洋)4

可以說,鄭和下西洋施行睦鄰友好、互利雙赢的和平交往政策,不僅推動了當時中國海外貿易和經濟發展,而且促成了馬六甲及東南亞長達一百年的興盛和繁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