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和大家一起走進自由而虔誠的美國黑人靈歌。
說到黑人靈歌,大家也許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奇異恩典》這首歌曲,聖潔、空靈、忏悔這些詞彙便會浮現于腦海中,而這首歌曲也成為了黑人靈歌的代表作。
就像歌詞中所唱的“曆盡艱險,飽受磨難,我們已安然度過,蒙此恩典,賜我平安”。
《奇異恩典》這首歌曲最初由英國牧師約翰·牛頓作于1779年,表達對宗教的忠誠,這其中包含着一個平淡卻極富深意的贖罪故事。
約翰·牛頓本是一名黑奴船長,無惡不作,後來反而淪落非洲。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承蒙上帝的拯救,于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
這首歌的主題也圍繞着《聖經》的主旨:忏悔、感恩、贖罪、重生。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約翰·牛頓的生命見證。
《奇異恩典》這首歌曲受到了美國黑人群體的廣泛喜愛,也成為了基督徒們祈禱忏悔時的必唱曲目。雖然起初它是一首宗教歌曲,但經過多年且廣泛的傳唱及改編,這首歌曲漸漸被劃分為流行歌曲的範疇。
我們所聽到的是由歌手朱蒂·考林斯所演繹的版本,作為美國六七十年代相當出名的民謠歌手,嗓音之美用天籁之音來形容毫不過分,如同一汪清泉那般純淨,這一刻,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與平靜。
早期的黑人靈歌作為一種歌曲類型,是黑人遷居美洲後,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所創作的歌頌上帝的歌曲。黑人群體遠離故土非洲,作為奴隸耕耘在美國,心中充滿着對自身奴隸命運的悲戚和無可奈何。
黑人靈歌植根于美國的黑奴文化,不同于早期的黑人靈歌,20世紀60年代産生的 “靈歌”,是當代美國流行音樂的一個分支,吸收了早期靈歌、福音歌等多種音樂成分。
幾乎所有的美國黑人音樂,從福音歌、布魯斯、爵士、靈魂樂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這些被稱之為黑人靈歌的音樂
美國的《滾石》音樂雜志在2008年做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歌手”評選,靈歌天後——艾瑞莎·弗蘭克林位居榜首,而艾瑞莎也是史上獲得第二多格萊美獎的女藝人。
我們現在聽到的《I say a little prayer》(中文:為你祈禱)是艾瑞莎的代表作之一,區别于《奇異恩典》整首歌曲散發較為傳統的宗教風格,它結合了爵士曲調,艾瑞莎富有魔力的嗓音和富有激情的演唱給我們帶來的是靈歌的全新演繹,不變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無人知道你的憂傷,所以你必須大聲呼告,讓你微弱的聲音,直達上蒼。也許你不曾發現黑人靈歌所産生的深遠影響,但是它會讓你發現原來有着這麼一個群體堅守着自己的信仰,熱愛着自己的種族。
END
配音:王波
文字 :易叢悅
策劃 :王波、王豐、周宛鹿、李澤召、薛澤旭
編輯:張娴、潘娴、郭周帆、徐君宜、羅麗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