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0 19:49:28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1

元宵節快樂

雄獅高跷鬧十五,傳統花燈綻元宵。興高采烈觀燈會,全家上陣燈謎猜。鞭炮響起鑼鼓敲,人潮如流瞧社火。窗輝映着團圓影,笑聲傳出甜蜜情。願友元宵節合家歡!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2

節日由來知識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曆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AND知識四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挂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3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2

節日習俗習俗吃湯圓

民間過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始于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團”,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别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5

習俗燈會

如今,每到元宵佳節,各地總要舉行盛大的遊園燈會。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如歐陽修亦有詩雲:“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6

習俗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7

習俗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随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骞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産生于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8

習俗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衆性技藝表演。高跷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跷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胫,并趨并馳,弄七劍疊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來曆(元宵節的由來與習俗)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