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Ta們那麼胖,一看就是「營養過剩」,該減肥了!”
NO!實話告訴你,這世上有一種胖叫「營養不良」
今天我們邀請到吳醫生,為大家揭秘胖人為何會營養不良、教大家鑒别真胖或假胖、定制化「胖人健康減肥計劃」,幫助營養不良的胖子瘦下去!
01
明明很胖,為何還會「營養不良」?
肥胖、吃得多≠營養過剩,通過下面3個真相,幫你看懂肥胖和營養的真實關系。
1)肥胖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2016年全球營養報告》重新定義了營養不良:兒童超重、成年人超重(BMI≥25),成人肥胖症(BMI≥30),都屬于營養不良。
肥胖者通常處于多種營養素缺乏的狀态,他們的身體活力很差,連分解脂肪的力氣都沒有。
2)熱量高的食物,營養可能更“差”
一種食物是否有營養,我們可以用“營養素密度”來衡量。營養素密度= 100克食物某營養素含量÷100克食物的熱量。
蛋糕、曲奇、鍋巴等食物之所以容易讓人發胖,不是它們營養豐富,而是熱量太高,營養素密度反而降低。
3)能量/脂肪過甚≠營養過甚
肥胖和平時進食量太多,經常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有關。比如攝入過多煎炸食品、含糖量高的食品、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等,容易造成體内熱量過多或者脂肪堆積,繼而導緻肥胖。
但是人體能量或脂肪過剩的同時,若不注意補充其他營養物質,導緻飲食不均衡,往往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
02
如何鑒别自己是「真胖」or「假胖」?
在2016年美國内分泌醫師學會(AACE)年會上,AACE和美國内分泌學會(ACE)聯合發布了《肥胖患者綜合管理臨床實踐指南》。新指南将肥胖定義為“脂肪組織過多引起的慢性疾病”。
是真胖還是假胖,可以從以下标準來判别:
1)标準體重法
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标準體重即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cm)。在±10%範圍均屬于标準體重。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成年人,對兒童、老人以及身高過于矮小的人不适用。
2)體質指數法(BMI)
無法通過标準體重判斷機體是否過瘦或肥胖時,應以體質指數即BMI為判斷體重是否标準的主要依據,這也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肥胖症診斷标準。
WTO标準成人BMI的計算方法: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我國成人BMI的标準範圍為18.5~23.9。
BMI中國标準
分類 |
BMI範圍 |
偏瘦 |
<=18.4 |
正常 |
18.5~23.9 |
過重 |
24.0~27.9 |
肥胖 |
>=28.0 |
注意:此方法不适用未滿18歲、孕婦、肌肉發達的運動員、老年人、有水腫的病人等人群。
3)腰臀比測量法
腰臀比,顧名思義就是腰圍和臀圍的比例。腰圍測量方法:将卷尺放在髋骨最高部和肋骨最底部中央的位置(大約在肚臍上0.5-1cm的位置)平繞一周。臀圍測量方法:軟尺平繞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
計算方法:腰臀比=腰圍÷臀圍(WH)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健康的腰臀比為,男性<=0.9,女性<=0.85,腰臀比越高,健康風險就更高。
注意:太高或太矮的人不能單純通過腰圍判定是否肥胖。
4)體脂率
體脂率是指人體内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又稱體脂百分數,它直接反映人體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計算方式如下:
成年女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 34.89體脂肪重量(kg)=a-b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成年男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參數a=腰圍(cm)×0.74參數b=體重(kg)×0.082 44.74體脂肪重量(kg)=a-b體脂率=(身體脂肪總重量÷體重)×100%。
成年人的體脂率正常範圍分别是:女性20%~25%(超過30%就達到肥胖标準);男性15%~18%(超過20%就達到肥胖标準)。
同樣的體重,體脂率越高,人就越顯得臃腫。追求健康的體脂率,比追求體重數更有意義。
03
營養不良的胖子怎麼能「減脂」?
1)高營養素密度飲食
提高營養素密度,既可以有效避免長胖,還不會造成營養不良。
第一步,遠離油、鹽、糖、精制澱粉添加較多的“低營養素密度”食物,即所謂的“垃圾食品”、“油炸食品”。
第二步,主食用粗糧、谷物、薯類代替精白米面,适量吃些瘦肉和魚類補充蛋白質。另外,改變烹饪方式,最好選擇蒸、煮方式,盡量避免油炸、煎炒。
第三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運動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維生素C是體内重要的抗氧化分子,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減輕身體損害。
2)飲食模式适當改變
減肥期間,可改變平時的飲食模式,改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或輕斷食膳食模式。
高蛋白膳食模式: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把飲食中的蛋白質供給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類、魚類、牛奶、大豆蛋白等。
輕斷食模式:是指一周内5天正常進食,其他2天(非連續)攝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約500千卡/天,男性約600千卡/天),并且長期堅持。
兩種模式可間歇性混合使用。
3)有氧、無氧結合練
對于肥胖者來說,“有氧 無氧”結合鍛煉的方式更合适他們。
具體而言,就是先做1 5~20分鐘無氧運動(如卷腹、仰卧舉腿等)消耗掉體内多餘的能量,後做20~4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車、遊泳等)進一步消耗體内脂肪。
每周至少運動4~5次,每次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運動前先做拉伸熱身準備,運動後做舒緩的整理運動,可有效加速身體新陳代謝,達到減脂的目的。
營養不良的胖子想要減脂,學會以上3招,改善營養不足的同時,還可能練就成不易胖體質。
讓我們一起為了健康美麗而奮鬥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