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古稱“古董羹”,在中國已經有1900多年的曆史。而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中國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是火鍋的前身;第二種說法是火鍋始于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火鍋一般是用燒鍋,加水或湯,燒開來涮煮各類食物的烹調方式,也有專屬的鍋具,它的特色是邊煮邊吃,因鍋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熱氣騰騰,湯物合一。現今還發展成鴛鴦鍋,麻辣,清淡各不同,可根據個人口味進行選擇。火鍋吃法及注意事項:1、燙,質地比較嫩的适于燙,比如鴨腸、腰片、菠菜等,不易熟的食物,需多燙一會兒,燙時要夾穩食物,否則掉進鍋裡,煮老、煮化,影響口感。2、煮,把配菜、用料投進湯裡煮熟,要把握好火候,煮久易散、易化。
故事:古代一些帝王與火鍋有一定情結,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吃火鍋。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饑腸辘辘,定要吃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并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贊不絕口。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賜名為"涮羊肉".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随其父楊廷和,赴弘治皇帝在禦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裡燒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聯,上聯雲:"炭黑火紅灰似雪",要衆臣囑對,大臣們頓時個個面面相觑。此時,年少的楊慎悄悄地對父親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其父遂把兒子的對句念給皇上聽,皇上龍顔大悅,當即賞禦酒一杯。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于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餘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為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