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風,在第38章,老子把德做了分類,讓我們了解了上德和下德在思想境界和行為方式上的不同,同時借助華和實、薄和厚這兩對相反相成的概念,論述了有德者樸實敦厚的品質;在第39章,老子繼續講德,先是給我們列舉了有德的事物所表現的狀态,然後通過貴賤和高下這兩對概念,引出了統治者要謙卑處下,以民為本,才能使天下安定的政治主張。
我們先看一下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緻之也,謂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廢;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候王無以貴高,将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這一章雖然有些長,但并不難理解,首先要明白“得一”的含義。“得一”在本章一共出現了七次,而“一”在道德經中是很重要的概念,第22章中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第42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很明顯,一是由道所生,一就是道的一部分。道作為物質時,可派生萬物,是萬物之母;道作為規律時,可指導萬物運行,是天地之始。
在易經中,伏羲一畫開天,他用一代表天。而老子在天地之外,又發現了道。所以說,一是道的一個方面,我們可以用一來代表道,但一不是全部的道,因為道太大了,道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雖然道是不能分割的整體,但萬事萬物隻能表現出道的一個方面,而不能表現出道的全部。說到底,得一和抱一都是持守大道的意思,而持守大道就是有德,所以在這裡,得一就是有德的意思。
老子列舉出了往昔一直持守大道的六種有德的事物,并形容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狀态:蒼天有德就會清明,大地有德就會甯靜,神祗有德就會靈妙,山谷有德就會充盈,萬物有德就會生發,君王有德就會讓天下安定;也就是說,隻有持守大道始終如一的原則,天地萬物才會有德性,有了德性才表現出相應的特性。
老子還是用他一貫的寫作手法,由天地之道推及君王之道,由自然規律推及社會規律;但老子真正的目的還是教化君王,前面列舉出的五種事物“天、地、神、谷,萬物”都是在為引出侯王做鋪墊,而所謂“昔之得一者”也主要是說的君王。因為“天、地、神、谷,萬物”是始終遵道守德的,隻有君王是常常失德的;而老子寫道德經目的就是給君王士大夫階層講道的,所以說,我們要清楚,老子論述的重點一定會落在社會治理方面,落在君王守德方面。
其緻之也,意思是由此推而言之,謂在這裡是假如、如果的意思;德性是由大道決定了的。合乎了道和德,則一切順利發生發展;違背了道和德,就會導緻衰敗毀滅。
由此推而言之,蒼天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清明,那麼最終恐怕就會崩裂墜毀了;大地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甯靜,那麼最終恐怕就會震潰荒廢了;神祗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靈妙,那麼最終恐怕就會停歇無用了;山谷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充盈,那麼最終恐怕就會枯竭幹涸了;萬物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生發,那麼最終恐怕就會徹底毀滅了;君王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德性保持天下安定,那麼尊貴的身份和高上的地位,最終恐怕就會颠覆垮台了。同樣,老子從反面論證,最終也是要落到君王守德的事情上來。
天若失德,就會崩裂,地若失德,就會荒廢,神若失德,就會歇菜,谷若失德,就會幹涸,推而言之,任何一種事物失德,就會滅亡。“天、地、神、谷,萬物”失德的後果是推而言之,而君王失德的後果卻有前車可鑒。夏桀失德,商湯伐之;商纣失德,周武克之;君王若是失德,結果便是無以貴高,自然就會失去尊貴的身份和高上的地位。
德性是大道的化身,大道是德性的根本。所以說,尊貴是和卑賤相對的,卑賤是尊貴的根本;高上是從低下開始的,低下是高上的基礎。老子在第二章的時候就說“高下相盈”,萬物都少不了根本和基礎,離開了根本和基礎,一定會導緻衰敗和滅亡。所以那些君王和諸侯都稱呼自己是孤、寡和不榖,目的也就是要把自己說得卑賤一些,從而保證自己的根本和基礎。
孤和寡,我們都知道意思,孤家寡人,沒人理會;不榖,原意是不能吃飯,引申意為不得養,不得相養,其實和孤寡意思差不多。包括後來一些太後自稱哀家,也是指自己喪夫之後的孤寡處境,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說自古帝王稱孤道寡,是他們對自己的至高無上權力的尊稱,事實上這都不是什麼好聽的詞彙,都是統治者在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失德,千萬不能成為孤家寡人。
我們在第一期視頻中說過,朱元璋曾經親自批注過道德經,就是因為他這一生殺人太多,最初他認為隻要殺掉反對自己的人,自己就能永遠是王,然而到老了才明白,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把人都殺光了,你給誰當王呢?孤家寡人的你還能算真正的王嗎?朱元璋正是看到老子在第74章中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才明白以德治國的重要性,于是潛心研讀并批注道德經,給王侯公卿們做了一個範式,雖然明朝皇帝大多失德,但由于信奉道家思想的皇帝較多,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打下了比較不錯的根基,所以明朝還是延續了兩百多年。如果不是道德經弱化了明朝的社會矛盾,估計明朝很難逃過富不過三代的命運。
所以說侯王用孤、寡和不榖來稱呼自己,正是以賤為本,以下為基的表現;隻有能夠做到高不忘下,尊不忘卑,那才是真正有德的統治者。正因為貴與賤,高與下是相對而言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所以說,“至譽無譽”,那些最高的榮譽,不用刻意贊美稱譽。榮譽是不需要自己去争取搶奪的;隻要有了真正的德性,大衆自然會去給予你真正的榮譽。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因此,真正有德性的領導者是不願去做那浮華美麗的寶玉,而甯願做堅硬純樸的石頭。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是一組具有對比性質的語句;琭琭是形容寶玉華麗美觀的樣子,珞珞是形容石頭堅硬樸實的樣子。這裡老子是要告誡統治者,美玉華而不實,看似尊貴卻失去了根本,而石頭樸實堅硬,看似卑賤卻能打下堅實的基礎,言外之意就是提醒統治者要重視民衆,以民為本,不能失去治理天下的根基。總之,本章最後和38章相對應,說明能夠舍棄淺薄虛華的下德而選擇樸實敦厚的上德,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好,第39章我們就分享到這裡;這裡是雅風國學,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關注,評論和轉發,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