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火種三農”每天推送的内容。感謝您的關注!
進入8月,大多數猕猴桃經過100多天的養分吸收,形态生長基本停止,從而轉向内部幹物質的積累,這是決定果子品質形成的最關鍵時期,也将決定果子的味道和售價,可不能在最後關頭掉了鍊子。
在猕猴桃幹物質積累期要保證果實有充足的營養供給,主要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肥水,二是控梢,三是保葉。
肥水管理1、施優果肥
施肥以鉀肥為主,磷肥為輔,控制氮肥的施用。選擇高鉀的複合肥雨後撒施,或使用水溶性肥料利用滴灌施用,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添加含鈣的中微量元素可增加果實硬度和風味,添加芸苔素可增強樹體抗逆性。
2、水份管理
秋季雨水多,雨後及時開溝排水,避免積水漚根;如遇高溫無雨天氣,注意查看土壤濕度,及時灌水,維持田間土壤水分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取地下20和40厘米處的土樣,用手可以搓成小泥條就合适;用手握成團,如果有水流出則過濕,松開即散則過幹),注意不可在下午溫度最高時灌水,不可大水漫灌。
控梢
8月初晚夏梢、秋梢迅速生長,和果實争奪養分,因此也需要進行修剪的工作,以協調果實和新梢的營養供給,控制新梢的生長,讓果實獲得更多養分,提高果實的品質。
抹芽:抹去主幹萌發的潛伏芽和根部長出的根蘖苗,主蔓和結果枝上新萌發的秋梢也需抹去,秋梢一般不作為明年的結果母枝,預留結果母枝不足的可選擇性保留。
疏枝:猕猴桃成枝力強,葉片大,架面下層容易蔭蔽,葉幕層過厚的樹建議疏除未結果且不能利用的枝條,以及過密枝、病蟲枝、纏繞枝等,改善通風透光。
保葉
猕猴桃常早早落葉,導緻光合作用受阻,糖類合成減少,對果實品質造成很大影響;還會影響樹體貯藏養分,從而影響花芽分化和采果後根系的第三次生長;落葉後結果枝芽孢萌發,促發晚秋梢,加劇樹體養分的消耗,間接影響次年的産量。因此,保葉是8、9月最為重要的工作,早期落葉的原因主要有4點。
1、蔭蔽
蔭蔽的下層葉常由于光照不足,無法正常合成葉綠素而導緻提早衰落,表現為葉脈失綠至葉脈周圍的葉肉失綠,和缺素症引起的脈間黃化不一樣。一般,改善田間通風透光可減少下層葉生理性早衰。
2、日灼
連續高溫幹旱容易引起上層葉片日灼而焦枯掉落。猕猴桃葉型大而稠密,高溫天蒸騰作用旺盛,需水量很大,因此要保證田間的供水量。有條件的果園可以生草覆蓋,蓄水增墒,降低果園溫度,可以減輕日灼危害。
3、葉部病害
8、9月高溫多雨容易誘發多種病害,需重點關注褐斑病的發生,其病葉率可達100%,短短半月就能使全樹無葉。
8月初蒲江一個紅陽園區的褐斑病情況
田間除濕、改善通風透光的栽培手段都利于控制褐斑病的發生;發病初期人工摘除嚴重的病葉,同時進行藥劑防治,選用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嘧菌酯、噻菌靈、戊唑醇等殺菌劑噴施,每10~15天一次,輪換使用。
注意:采摘前15天不能用藥,采摘後仍需用藥保葉,促進樹體養分積累。
4、根系受損落葉
前段時間連續降雨,積水漚根,根系嚴重受損導緻養分吸收不上,樹體衰弱而落葉。近期有果農朋友反映漚根後的症狀,整樹葉子幾乎全部落光,挖開根系褐色腐爛,皮層脫落,根系周圍土壤黏重,濕度依然過大。
大量落葉的樹建議保樹為主,摘果剪枝,減少養分消耗;地下土壤稍幹後施黃腐酸等具有促根功效的水溶肥,根灌大蒜素、惡黴靈等殺菌劑,以防根腐病侵染。
綜上,幹物質積累期工作圍繞“肥水、控梢、保葉”開展,根據猕猴桃生長狀态和病害發生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猕猴桃有充足的養分供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