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道中考物理題主要考查的是光學内容的“凸透鏡成像規律”中的一個很特殊的光學現象,說它特殊是因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很少有物理老師教學生們特别注意這個現象,學生們也幾乎忽略了此現象。
其實,這個現象能夠非常好的解釋凸透鏡的真正的“會聚作用”!
所謂真正的“會聚”,是指折射後的光線比原來的光線更加靠近主光軸,此時光束變窄!比原來會聚了!
先看這道看似比較古怪的物理題:
題意中說光屏移動過程中一直出現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這是為什麼呢?蠟燭怎麼不成像了呢?看一下下面這些圖吧:
如果把蠟燭放在一倍焦距之内,則從透鏡後面發射出一束逐漸變寬的平行光,此時放一個光屏,則光屏越遠離凸透鏡,所成的圓形光斑越大。
練一練下面這個相對簡單,但是也有不少學生出錯的中考物理題吧:
這是一道非常常規的中學物理題,根據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可知此時的20厘米是2倍焦距。可得焦距為10cm,然後可得物距為5cm,可知蠟燭放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光屏上無法接受!
看完這樣的中考物理題,我們發現除了理論推導,我們平時一定要多做實驗,動手操作才能獲得更真實的感受并得到相應的訓練!
中學生朋友們,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