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
是我們每天必做的事情
也是正常的生理需求
人的一生中
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
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良好的睡眠
不僅能改善記憶力、創造力
保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狀态
還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
呼吸系統疾病、心髒病、抑郁症、
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
但是
據世衛組織統計
全球睡眠障礙率27%
而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
81%的中國人睡眠時間
已不足8小時
那麼
哪些原因會導緻出現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對身體哪些危害呢?
很多人認為
每天隻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可以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就帶大家好好聊一聊睡眠
正常的睡眠周期是怎樣的?
科學家通過腦電圖的不同特征,把正常的睡眠分兩種狀态: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二者以是否有眼球陣發性快速運動及不同的腦電波特征相區别。
正常的睡眠狀态下,NREM與REM往往是逐漸變化,各有所側重,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兩種循環往複,每晚通常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持續90~110分鐘。
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
目前大衆的睡眠問題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短、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淺、睡眠生物鐘紊亂等等。
此外,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是影響睡眠質量的一大因素,壓力大令人焦慮煩憂,難以及時入睡,入睡後也多夢易醒……感覺睡了一個假覺。
哪些人群容易有睡眠問題?
《2018互聯網網民睡眠白皮書》顯示,七成網民的睡眠質量受工作壓力影響。一方面,加班超時個人的生活時間被擠壓,便會選擇“報複性熬夜”影響睡眠時長。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
中國青年網的調查顯示,80.95%的大學生有過失眠,而熬夜玩手機打遊戲成睡眠質量差主因。
科學家研究揭示,在校大學生的手機使用程度越高,睡眠質量越差,表現為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以及日間功能受到顯著影響。手機依賴性使用與睡眠質量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手機使用時間越長和睡前使用手機頻率越高的人群,睡眠質量越差。
睡眠障礙有哪些危害?
正常人如果長期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問題,位于下丘腦前部的視交叉上核分泌的皮質醇、人生長激素釋放肽、瘦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也會因此變得紊亂,可能會增加90餘種疾病的風險,比如阿茲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長期睡眠不足還會大大增加罹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甚至過早死亡。
除此之外,睡眠質量的不同對心理也有不用的影響:
人們常說的“每天8小時睡眠”科學嗎?
科學家發現,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正常睡眠時長各不相同。最新的美國睡眠學會專家共識建議:
初生嬰兒(0-3個月):每天推薦睡眠時間時間為14-17小時。
嬰兒(4-11個月):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12-15小時。
幼兒和學前兒童:1-2歲的幼兒,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11-14個小時;3-5歲,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10-13個小時。
小學生(6-13歲):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9-11小時。
青少年(14-17歲):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8-10小時。
青年人(18-25歲):每天推薦睡眠時間為7-9小時。
成年人(26-64歲):睡眠時間範圍保持7-9小時。
老年人(65歲以上):睡眠時間範圍為7-8小時。
所以,對于正常成年人,專家推薦每晚應至少保持7-8小時睡眠,以達到身體最佳的健康狀态。
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中國的主題是:
良好睡眠,健康中國
我們呼籲大家
提高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
關注睡眠健康與質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