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八節為何喝臘八粥

臘八節為何喝臘八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07:45:08

[海峽網]

“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到臘月,農活早已忙完,兼有春節臨近,臘八節的習俗便帶上了很多喜慶的色彩。泡臘八蒜、走親訪友,更少不了的還有一碗香氣撲鼻的臘八粥,既有溫暖的親情,也浸透着濃濃的年味兒。

臘八節為何喝臘八粥(臘八節是哪一天為什麼要吃臘八粥)1

中新社發 泱波 攝

暖意融融過個節

孫倩(化名)是北京人,她記得,從小家裡就特别注重臘八節, 而且過節必喝臘八粥。往往是離着臘八節還有幾天,父母已經開始留心選購各種原料。

大米、小米、核桃……父母樂此不疲地一趟趟把東西買回來,準備好容器,把各種食材洗淨。孫倩有一次數了數,五谷雜糧、幹果蜜餞加在一起,得有十來種之多。

臘八粥的做法不繁瑣,但需要些耐心。紅棗去核,再剝好花生備用,尤其頭天晚上要把米和各色豆子提前用水泡好,這樣第二天煮出來的臘八粥,會有不一樣的香味。

煮粥的時候,火候最重要。孫倩說,自己家用高壓鍋來做臘八粥。但講究點兒的會用鐵鍋煮,那可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要想粥又稠又好喝,非得煮上三四個小時不可,還得時時攪拌。

大作家沈從文在《臘八粥》一文中,有過如下描述:“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着,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臘八粥确實好喝。”一到臘八節,孫倩就特别期待和父母一起喝碗粥,“推開門聞到它的香氣,總覺得心裡暖暖的”。

臘八節原本啥模樣?

其實,如果追溯到源頭,臘八節原本不是現在的模樣。

人們習慣把“臘八節”叫做“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原本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

它的前身是古代“臘日”。歲終之月稱“臘”,上古時期,臘日是最重要的年終祭祀日,一般在歲末的幾天舉行,人們會用祭品來祭祀上天與自然萬物之神、祖先。那時,臘日的意義相當于後來的春節。

《說文》解釋:“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意思說,冬至後第三個戍日曾是臘日。從先秦起,臘八節還要逐疫。民俗學專家蕭放說,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起初,臘日的時間并不固定。直到南北朝時期,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提到:“十二月八日為臘日。”可見,臘八這天已成為臘月裡重要的一個節日了。

隋唐以後,竈神祭祀與驅傩活動與臘日分離,移到了歲末小年以後。此時,臘八節興起了一個新的節俗,那就是喝臘八粥。

一碗粥裡的講究

臘八粥的來曆有很多說法,比如紀念佛祖成道、懷念忠臣嶽飛等等。民間一則關于臘八粥起源的傳說,則體現了老百姓的勤儉美德。相傳早年有老兩口非常勤勞,日子過得很富裕,但他們去世後,兩個兒子十分懶惰,逐漸變窮了。

這年到了臘月初八,兄弟倆沒飯吃,隻得找了一把掃帚,來到原來放糧食的大囤、小囤,掃出一點兒五谷雜糧,再加上幾枚幹紅棗,煮了一頓粥。

哥倆悔不當初,第二年都變勤快了,沒幾年就過上了好日子。為了牢記懶惰的教訓,此後每逢農曆臘月初八,人們就吃這種雜糧粥,又叫“臘八粥”。

實際上,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冬至以赤豆粥祭神的習俗,臘八在冬至之後,慢慢地,“冬至粥”便移為“臘八粥”。

蕭放解釋,臘八粥作為節令食品最早出現的時代比較難以考證。但宋代《東京夢華錄》已有記載,說北宋開封府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

《武林舊事》則記載了宋代杭州臘八粥的配方: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烹制臘八粥。

一般來說,臘八粥的原料為米與果品,摻入的果品越多越好。《酌中志》提到,明朝宮中的臘八粥烹制方法如下:在臘八前數日,将紅棗捶破泡湯,到臘八早上,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不同時期,臘八粥也有不同的做法,放入的糧食、果品都不一樣。到了清代,北京已經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在臘八節這天煮臘八粥喝。

年味兒漸濃時,美好的寓意與溫情

常言說,“送信兒的臘八粥”,這個“信兒”便是春節将要到來的消息,所以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大家都覺得臘八粥裡浸潤着濃濃的年味兒。

不管是黃米、江米、紅豆、棗泥,還是榛子、花生,臘八粥的食料都包含對應的民俗寓意。放點兒桂圓,象征着團圓;放點百合,代表百事和睦;蓮子象征恩愛連心,桔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

因為有了美好的寓意,所以,按照民間風俗,有些地方煮好了臘八粥,第一碗要先祭祀祖先,以示感恩;更多的地方,除了自己喝,還要把美味的臘八粥分贈街坊四鄰。

如果家裡有一個小院,院子裡栽着大大小小幾棵桃樹、棗樹,那麼還要把臘八粥塗一點在樹上,期待來年枝繁葉茂,多結果實。

臘八節原本就是年節的前奏曲。孫倩也覺着,人們過臘八節,愛喝臘八粥,大概也是因為新年将近,讓人又有了新的期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