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女孩們在繡香囊。當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昆明衆多漢服愛好者相聚一堂,展示祭祀織女星宿、穿針、浮針、繡香囊等七夕民俗,再現傳統文化之美。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中新社蘭州8月16日電 題:甘肅西和“女兒節”:演繹中國乞巧民俗新内涵
作者 闫姣 李亞龍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代詩人林傑的這首《乞巧》詩,對于今年剛升入高中的何璇來說早已爛熟于心,詩歌中所描繪的流傳千年的中國乞巧民俗在她的家鄉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傳承至今,如今是當地少女翹首以盼的“乞巧女兒節”。
“乞巧節”俗稱女兒節,是起源并流傳于西漢水上遊的甘肅西和縣、禮縣一帶的秦人遺風,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間傳說、詩歌謠賦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節令活動。
即使現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前夜(今年逢公曆8月10日夜),西和地區民間仍然繼續着“乞巧”活動,姑娘們身着新衣,通過詩歌謠賦、音樂舞蹈、才藝展示等形式祈求“巧娘娘”賜予聰慧靈巧、婚配如願、生活幸福美滿,持續七天八夜。
該民俗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蔔巧、送巧七個環節。8月16日,農曆七月初六,描着青黛、穿上彩衣、紮起花束,何璇和當地少女們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神像前“唱巧”“娛巧”。
看着姑娘們粉面桃花的臉龐和花樣的年紀,80歲的隴南市乞巧傳承人王桂花奶奶回憶,過去的乞巧節,隻有單身女子方可着盛裝,能出門與姐妹們聚會玩耍,該節日也被稱為“女兒節”。當時乞巧的目的主要是“針線茶飯”,即做好飯、繡好花、祈求嫁一個好丈夫。
如今,“乞巧”的願望不再限于“柴米油鹽”。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逵夫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随着時代的變化,現在女科學家、女作家及女管理人員比比皆是,她們更多的願望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随着時代的變化,乞巧的成員也在改變,以前僅限于未婚女子參加,現在也有所擴展。
“在本質上,乞巧節還是女兒節”,趙逵夫分析說,當今的女孩有很多學習的機會,補習班、旅行考察等代替乞巧節變成了女子人生的“學堂”,但中年婦女相對來說缺少這些機會,所以她們逐漸加入到“乞巧”行列。
“獨立、自強、自信”也成為當地婦女對“乞巧文化”的另一種延伸和演繹。在隴南,有不少女子深受“巧娘娘”的影響,化身“巧嫂”“巧妹”為旁人樹立榜樣。
作家畢淑敏認為,過去民間流傳“巧娘娘”下凡來,曾教會天下女子針線與茶飯。如今,“巧娘娘”與時俱進,鼓勵今天的女子學習外語與電腦,學習互聯網與新科技。時代在變化,但“巧娘娘”的精神始終鼓勵一代代女子奮發向上,努力成為生活的“多面手”,成為精彩而快樂的女子。
盡管各地乞巧風俗不同,但從古至今不變的是以“乞求女子巧慧”為主。畢淑敏提出,“乞巧”活動是一所女子大學堂,“巧娘娘”就是一位博士生導師,千百年來教誨女子基本的道德。
“今年300個村落、50萬人參加乞巧活動。”西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宏橋說,乞巧文化的内涵有了一定擴展,并逐漸形成一種文化和精神品牌,影響着當地女性,讓傳統美德得以傳承。(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