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沒精神,感覺稍微動一動就能睡着了。
晚上睡覺時,好像自己有無窮的精力一樣,看手機,打遊戲,刷劇,精神抖擻,停都停不下來……
您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曆或者生活習慣,這樣的情況,尤其發生在很多年輕人身上。大多數人往往感覺自己并沒有刻意地很想熬夜,但就是在白天無精打采,直到晚上,精神才“姗姗來遲”,非常地不合時宜,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着,這究竟是咋回事?
其實這分為兩方面的原因,先天性和後天性。
先說先天性原因:
如果您留意周圍人的話,可能會發現,總有一些人不睡午覺,但下午仍然精神抖擻,或者相反,有些人中午不睡午覺,就會變得非常困。而白天想睡覺,晚上卻睡不着的人,也同樣有一部分和此種情況類似。
而這種區别,好像從一出生開始就有了,其實這恰恰和基因的表達有關。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類基因片段中的DQB1—0602表達,和人類對睡眠的需求,呈現出正面相關。在睡眠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對92個攜帶DQB1—0602 基因的成年人和37個未攜帶此類基因片段的人作對照實驗比較。結果顯示:
未存在DQB1—0602 基因片段者,每天晚上隻允許睡四個小時,但是在後續清醒程度調查問卷的回答完整度上,完全不輸于DQB1—0602 基因片段者,進一步證明了“嗜睡基因”存在的可能性。也正是因為如此,如果您總是覺得自己白天很困,晚上精神很好,總睡也睡不夠,可能您也是DQB1—0602産生表達的人群之一。
當然,以嗜睡基因來斷定“白天困,晚上醒”的情況,自然是不全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後天原因的影響,同樣也會導緻此類情況發生。
2種後天性原因如下:
原因一:已經養成了慣性生物鐘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行為規律,很大一部分受到生物鐘的影響,一旦某些生活習性養成了習慣,短時間内很難被我們強行改變。
睡眠也是如此,假定一個因為工作而晝夜颠倒的人,一直都是白天睡覺,晚上工作,長此以往,形成了晝伏夜出的生物鐘。如果貿然改變,雖然大腦有意識地進行偏離,但是身體的各項組織和系統也會在原有的時間陷入休眠狀态,相當于“迫使”你在白天睡覺,晚上也是一樣,身體會恢複活力,精神也會被強制興奮。
因此,對于此類人群而言,如果因為白天睡不醒,晚上卻失眠的情況發愁。還請不要太過擔心,隻要在後續生活中慢慢調整,形成新的生物鐘,類似的情況就能得到解決。
原因二:長期缺覺
換句話說,也就是熬夜太多了。長期熬夜,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早上當然會感到困倦,而如果你在白天因為困倦而進行了長時間的睡眠,精神恢複,到了晚上自然就會更加精神。就好像“蝴蝶效應”一樣,以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是最不提倡,也是最不健康的行為之一,但同時也是最常見的情況之一,想要避免此類現象繼續發生,提高自身的睡眠質量,在晚上應該睡覺的時間,達到足夠的睡眠量,才能夠徹底擺脫這種惡性循環。
那麼,經常熬夜的朋友,如何提高睡眠質量,以避免這種情況?
2種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法,助您擺脫“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着”的惡性循環
方法一:把握好睡眠的“第一個階段”
人類的睡眠,其實上是分階段的,具體總共有四個階段,分别為入睡階段,淺睡階段,慢波階段和快速眼動階段。
而入睡階段,是睡眠的開始,如果能夠較快且以較好的狀态進行入睡階段,後續深度睡眠的階段時間也會更長,睡眠的質量自然也能提高。
而提高入睡階段效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避免光照,心态平靜,不要接觸電子産品等,認真地履行,睡眠質量自然也能提升。
方法二:“欺騙”自己的大腦
其實我們的大腦,雖然功能很多,非常厲害,但是也是非常“單純”的。有研究表明,人如果連續重複一種行為10次左右,大腦就會記住這個動作,并且形成習慣。
想要提高睡眠質量,不妨也嘗試一下這種方法,比如事先調好一個短時間鬧鐘,閉眼假寐,等到鬧鐘響了以後,再重複上述操作,10次以後,頻繁的睡眠行為會直接“欺騙”你的大腦,讓你更容易陷入睡眠的狀态,大家不妨積極地嘗試一下。
俗話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床上。這足以見得睡眠對生命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年輕人而言,不要刻意熬夜,給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一個休息的時間,才更能保證健康地長足發展。
參考資料:
[1]:《乏力嗜睡 嗜睡的8個危險征兆》中華時報,2019-12-31
[2]:《發作性睡病與HLA-DQB1-0602基因的相關性研究》Neurlolgy.201075卷17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