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是我國市制長度單位,也稱為“市尺”。 《大戴禮記·王言》中記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在曆代詩詞中,“尺”也成為文人們寫作抒情的常用詞語,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又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那麼,一尺究竟有多長呢?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兼詩教部部長沈利斌作為現場評委老師,在《浙江詩詞大會》總決賽現場也為選手們講解了這“一尺之謎”。
沈利斌,1982年7月生,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詩詞創作教師。現為中華詩詞學會理事、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兼詩教部部長。
《菩薩蠻·十四夜過南浔鎮》
清·洪亮吉
高高下下遊鱗繞,侵人不已侵巢鳥。
一碧作魚天,空明不起煙。
東西樓似織,出水高千尺。
玉手盡垂空,長廊接斷虹。
沈利斌:在“東西樓似織,出水高千尺”這句詩中,千尺比較接近300米。一尺有多高,這個問題在曆代都不一樣。例如我們現在認為一尺大約是33厘米。古人稱“七尺男兒”,若是按現在的标準來看,“七尺男兒”的身高有将近2.3米。“七尺男兒”這個詞的出處比較早,大約在戰國時代。當時的“一尺”,大概在23厘米左右,所以七尺男兒的身高大約隻有1.6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