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崇左市天等縣福新鎮選解村龍北屯出了一件怪事:一個小山村不下雨也能被水淹!
村民發現,村裡原用來排水的地洞不斷冒出大量的水來,慢慢地淹沒了村内的道路以及部分村民的房屋,村民家中積水嚴重,這些積水還形成了一個深達數米面積近60畝的湖泊。這是怎麼回事?
排洪的涵洞
變成了湧水的“泉眼”
3月26日上午7時許,龍北屯村民小組長黃偉賢從村口泉眼附近經過,發現一個涵洞不斷往外湧水。一個小時後,原來的路面已成了水深1米的水潭,無法通行。
黃偉賢将情況報告了駐村工作隊隊長農俊。農俊第一時間組織村幹用水泵排水。但抽水量遠趕不上湧水速度。
村民隻能眼睜睜看着地下水往外冒。到了傍晚,村前不少甘蔗地和菜地被淹。
第二天,部分村民房屋也開始進水。此時,村内有将近40畝的區域被水淹沒。
黃偉賢告訴記者,以往村裡隻遇到下大雨内澇積水,但這次沒下雨就漲水還是第一次碰見。最讓大家不解的是,原本排洪的涵洞,為何成了“泉眼”。
早在4月上旬,也曾有記者乘着竹筏來到幾處積水較深的地方查看,看到數米高的大樹浸泡水中僅露出樹冠部分,房屋,道路,供電等設施被淹沒。
整個淹沒區域從村莊前向外延伸,積水面積較大,最深處已經超過7米,當時水位還在以每天10厘米左右的速度緩慢上漲。
部分房屋被淹
村民搭樓梯出入
此事在附近村屯傳開,每天都有不少人前往參觀。
龍北屯共有村民22戶93人,本次有6戶村民受災,部分村民家中積水深2米,前後大門都被水淹沒,村民隻得自搭樓梯,從後門或二樓窗戶出行。
不少村民擔憂,“積水遲遲不退,到時下大雨該怎麼辦?”
政府每天監測水位
妥善安置受災群衆
記者從福新鎮政府了解到,事發後,鎮政府安排村幹部每天進行水位監測。4月上旬,龍北屯的水位平均每天上漲約10厘米,到了4月14日,水位開始出現下降,下降速度每天2厘米,截至4月19日,龍北屯的水位已經下降了約20厘米。
福新鎮鎮長梁江濤告訴記者,水災發生後,鎮政府立即組織人員将房屋被淹的6名群衆(4個老人,2個小孩)轉移到安全地帶,同時設置安置點,給安置群衆每人每天發放20元生活補助,并安排工作人員購買生活必需物品。同時,還雇用1名廚師做好飲食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政府已采購約1萬元的生活物資,同時調撥了一批救災物資。漲水當天,鎮裡面就協調村民購置水管,從隔壁村屯引水進村,解決村民飲水問題。
據了解,天等縣委、縣政府也成立了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到點指導救災工作。
福新鎮曾于4月1日安排大型勾機試圖挖掘排水,但由于地勢原因,挖掘工作不可行,無奈作罷。
或與地下河道發生改變有關
據了解,該村莊處于一個山谷地帶,四面是林立的喀斯特峰叢,負責在現場勘查的技術人員曾表示,出現這樣的現象很可能是地下暗河的管道發生改變導緻。
天等縣大多屬于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形成和它的地質結構以及地下溶洞分布情況十分複雜。有勘測人員推斷,去年附近的靖西市胡潤鎮曾發生過5.2級地震,可能導緻地下河管道發生坍塌,上遊來水無法及時向下流,既而從天窗冒出,形成這一現象。
天等縣水利局副局長勞新波也表示,此前,曾有崇左市相關部門專家來到龍北屯勘查,推測這一現象很有可能與地下河道堵塞有關。
“具體原因還得用設備實地勘測。”勞新波稱,由于地貌的特殊性,加上地質結構十分複雜,近期他們将邀請相關技術人員,攜帶儀器對龍北屯進行實地檢測,争取早日找出原因。
來源丨“南國早報”“廣西頭條news”微信公衆号、央視網
來源:桂林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