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濱海灣新區全年完成重大建設項目投資56.65億元,投資總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市第二;連續兩年獲評“十大最具投資價值新區”:2022年,濱海灣新區計劃招引重大産業項目投資總額100億元,攻堅大灣區大學、濱海灣站等重點項目土地整備……3月2日,濱海灣新區召開2021年度工作總結大會,盤點過去一年的“成績單”,激勵全體幹部職工在新的一年裡繼續發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奮力譜寫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建設中的濱海灣大橋
2021年:完成重大建設項目投資56.65億元
2021年,濱海灣新區積極對接“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紮實開展規劃統籌、重大項目建設、空間拓展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推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新區建設,謀劃先行。過去一年,濱海灣新區搶抓“雙區”兩個合作區建設戰略機遇,謀劃未來5年發展方向及工作,推動争創4個高能級平台,“十大改革創新項目”形成階段成果,“研究制訂支持濱海灣新區高質量發展相關文件”已納入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一年,濱海灣新區全年完成重大建設項目投資56.65億元,投資總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市第二;連續兩年獲評“十大最具投資價值新區”,連續五年獲評年度園區工作優秀單位,“交椅灣段綜合管廊基建工作”“威遠島森林公園設計工作”等三項工作獲得2021年度“單打冠軍”。
在招商引資上,與多家知名企業達成228億元合作;在港澳合作上,港澳青年之家進駐38家企業,在營商環境上,制定4個“十條”招商引資政策實施細則,濱海灣版權産業服務中心辦理著作權登記近4000件居全省第三。
在提升城市品質方面,過去一年,濱海灣新區高水平謀劃打造濱海灣城市中軸線,舉辦威遠島門戶地表、東灣大道跨太平水道橋設計,威遠島森林公園概念設計獲IFIA亞太地區風景園林專業獎,2021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約24億元,城市配套日益完善東莞首批8條、總長15.5公裡的智慧道路建成,花卉公園、濱海驿站等景點成“網紅打卡點”。
過去一年,濱海灣新區空間拓展取得新進展。新區優化土地整備指揮體系加速盤活土地資源,重點項目的集體農用地收地、私宅簽約等加快推進,威遠島安置房(一期)奠基,交付深茂鐵路先行段用地。
2022年:計劃招引重大産業項目投資總額100億元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年輕的戰略平台,濱海灣新區因“大灣區”而生,也将憑“大灣區”而興。
新的一年,濱海灣新區将圍繞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全新定位,進一步搶抓重大機遇,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積極主動對接港澳、聯動前海,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産業培育、土地整備等方面勇當先鋒,為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2年,濱海灣計劃招引重大産業項目投資總額100億元,新開工項目16個、總投資65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1億元。
2022年,濱海灣新區将攻堅大灣區大學、濱海灣站等重點項目土地整備;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争取将濱海灣青創城等項目納入“頭雁”計劃;推動企業搬遷取得新突破;強化土地集約利用,推行産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科創賦能方面,濱海灣新區将開展數字經濟産業基地啟動區建設;争取全年招引100億元左右的重點産業項目;出台“六個一”政策大力推進重大産業項目落地;打造龍頭帶動型的産業創新社區;重點推進大學科技園“一園兩基地”規劃建設。
在提升城市品質方面,新的一年,濱海灣新區将推進産城人深度融合,構築大灣區綜合環境新高地;新區将高标準構建四級城市設計體系,在交通方面,新區将加快内暢外聯步伐,推動與深圳交通一體化;“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态項目加快落地。新區還将率先在交椅灣打造高品質公服項目和“智慧城市”樣闆場景強化疫情防控,抓好安全生産等重點領域整治。
在改革方面,濱海灣新區将争取上級賦予更多先試先行權限,将借鑒深圳改革創新經驗,形成30項“微改革”清單。新區還将加快形成綜合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成果,加快推動區鎮融合領域制度創新。
文/資深記者 張華橋
圖/記者 鄭志波、濱海灣新區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