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生命給了你什麼,就會帶走些什麼
同樣的,生命拿走了什麼,就會在某處還給你
不管是誰,生命都是公平的
就像陽光,總是能照亮地球每一個黑暗的角落
——題引
人到中年,越發覺得自己活得不順心。
有點堵得慌。
每天一睜眼,就得面對一日三餐,柴米油鹽,有的時候單位忙,急匆匆趕到單位,還要面對一堆報表,應付領導的責難,處理好同事之間的微妙關系。
好不容易熬了一天,下班到家,整個人什麼都不想去想,累癱在沙發,老公卻湊上來說:
“孩子高考模拟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很快就要高考了,晚上你得趕緊輔導一下;還有,記得多做點好吃的,多耐心,這段時間對孩子很關鍵,别影響孩子情緒。”
“還有還有,過幾天,我哥家的兒子要結婚了,我們幾個兄弟合計了一下,估計得随不少,準備點錢,咱們不能失面”
情緒瞬間崩潰,沖着他大聲嚷嚷:
還能不能讓我過幾天舒心日子了?
回過頭一想,自己的日子,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糟糕了呢?
總想把所有事情都盡力做好,總是提前籌劃還沒有發生的事,結果每天都過的不開心。
01
人呐,别自尋煩惱
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容易的得償所願,就是自尋煩惱。
有一位老和尚,黑夜中下台階,忽然覺得腳下踩了一個東西,“呱唧”一聲,心想:“啊呀,一定是一隻青蛙被我踩死了。”
半夜,他夢見無數隻青蛙來向他讨命,咬他的腳,拽他的衣服。老和尚大叫着驚醒,趕快喊來各位徒弟一起到佛前忏悔自己的罪過。
第二天清早,一個徒弟見台階下有一個被踩扁了的茄子,才知道師父昨天所說的青蛙,原來是隻茄子啊!
老和尚非常開悟地說:“原來我心中有我的執著,才會吓唬自己啊!也因為我的執着,才自己給自己找了煩惱。”
看完故事不禁想到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的一個實驗:
要求實驗者把未來七天内所有憂慮的“煩惱”都寫下來,然後投進“煩惱箱”中,一段時間後,讓實驗者打開箱子一一核對。
結果其中九成的“煩惱”都未真正發生。(真實實驗數據)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給自己尋找煩惱,有人剛剛有點發燒頭熱,便懷疑自己得了重病,寝食不安,直到去醫院問診才算安心;有人無心之失得罪了自己,便懷疑有人存心與自己作對,把很多年前發生的事聯系起來,造成每天都寝食難安。
人目光長遠點沒有錯,居安思危也沒有錯,但别讓“想太多”影響當下,未來的日子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02
人呐,别沉溺過去
人隻有活在今天,才是最幸福、最充實的。
過去再好也回不去。
“江淹才盡”這個成語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江淹是南朝一個著名的才子,年輕時因為文章詩賦精彩,曾有“才子江郎”的美譽。當江淹被周圍的贊美聲淹沒時,他沉醉迷失了自我,縱情于聲色之中,于是,他的筆下再也寫不出優美的文章,文思枯竭,才能喪盡。
過去再差也已過去。
奧格·曼狄諾 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上說:
當你認識到做錯了事,走錯了路,應該做的是及時地改正錯誤,調整方向,而不是為錯誤而不斷地懊悔。
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你再也無法重新設計。而後悔,又會讓你失去現在的機會。牛奶既然已經打翻,就不要再為它哭泣。
人的一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曆的事情越多,就越對過去存在有一種遺憾和偏執,很多人常常在想要是可以回到過去,我肯定可以彌補一些遺憾,我肯定會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
但是,過去能夠回去嗎?
你真的會做出和當時不一樣的選擇嗎?
其實未必。
就算回到過去,大部分人還是會做出相同的選擇。人生本就是個不可控的變量,在這一局摔倒,就有可能在下一局重新站起來。
前提是自己不過分沉溺過去。
就像李宗盛在歌裡唱的:走遠的我不追,走過的不後悔。就讓得到的淡淡地來,就讓失去的好好地去。
享受對的選擇,吸取錯誤的教訓,永遠一往無前,别回頭看,生活的煩惱就會少很多。
03
人呐,除了死亡,一切都隻是擦傷
“好累啊,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上“
生活中的我們,常常會因為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陷入自我否定,情緒崩潰。
但有沒有想過,
我們現在所煩惱不堪的今天,卻是很多人得不到明天。
曾經有讀者問過我,你覺得生命像什麼?
我的答案是——像煙花。
煙花 ——恰巧也是《人間世》第二季的第一集的主題,記錄的是一些得了骨癌的患者和他們的家庭。
故事的開頭是由一個13歲的孩子講述的。
就是這個鏡頭裡面的孩子,叫杜可萌,13歲。透過屏幕,可以感受到她是個樂觀的小天使。
節目的剛開始,她還給鏡頭外的觀衆,做了一首詩:
【标題:一次最多放兩個】
你如果
緩緩把手舉起來
舉到頂
再突然張開五指
那恭喜你
你剛剛給自己放了個煙花
她說,我做過一個夢。
夢裡她跟小夥伴脫去了病号服,走出了病房,拿着武器,對抗他們共同的敵人——癌症,大獲全勝。
他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他們:
生命對誰來說,都是短暫的,每個人都像煙花一樣,都會有最絢爛的時刻。
她緩緩講述同她一個病房的其他孩子的故事,那些身患骨癌的孩子們,小小年紀,承受着常人無法承受的疼痛,還怕爸媽難過,說着“辛苦了”,說着“我愛你”。
他們有的隻有11歲,有的才9歲。
但是故事的最後,生命确如煙花。
人生無常,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會何時終結。我們降生在這個世界,人生的旅途,不管好壞,也沒有人知道歸期,也許是幾年後,幾十年後,也許是不久的将來。直到經曆一次親人的死亡,人才會明白:
這個世界,除了生死,一切好像都隻是擦傷。
生命留給我們的課題太多太多,我們也似乎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幹不完的活。
但是靜下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要為過去的失敗一蹶不振嗎?我們真的要為過去的遺憾惶惶不得終日嗎?我們真的需要為還沒有發生的“煩惱”買單嗎?
當你覺得生活太難的時候,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否還是要寬慰一下自己的心。
中年以後,智慧的人生才剛剛開啟,命是自己給續的,樂是自己給找的。
對名利看淡些,對得失豁達些,拒絕煩惱,拒絕生氣。與其低質量地忙碌湊合,不如從身體到精神都高質量快樂生活。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
我們選擇不了出生,改變不了過去。
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
珍惜當下,好好活着。
不自尋煩惱,不沉溺過去。
畢竟,
除了生死,一切都隻是擦傷。
詩詞世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