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在一起時刷牙嗎

在一起時刷牙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6 10:51:51

這個标題是我真心的想法,如果刷牙變得溫柔些,小孩子應該會喜歡上刷牙。

寫在前面的話:

如果你讀這篇文章時有不舒服的感覺,請停下來留意自己的不舒服,或許這個不舒服在胸口、喉嚨、胃等,給這個不舒服一點時間,然後留意到自己的呼吸。

「刷牙」這個話題是我前幾年兒童心理咨詢中經常聽家長提到「集萬惡于一身」的字眼;

“每次都是不聽地催,才去刷牙!”

“刷牙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他就這麼難?!”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1

今年的9月份,我的小外甥(luffy,2歲半)順利上了小托班,我的妹妹也開始跟随時代的步伐在朋友圈打卡營業,“某某幼兒園小托班某某小朋友21天養成好習慣-刷牙第x天打卡,歡迎路過的叔叔阿姨舅舅點贊!”

有一天,妹妹發微信信息和我說,“我最近很讨厭luffy,尤其刷牙時,他就喊着找爸爸!”

看到這個信息,我有點驚訝又不驚訝,但心裡隐隐地不舒服。

妹妹是一個性子有點急的人,尤其是當别人不聽她的話或者按照她的意思行事時,就變得急躁和執拗。

有次回家見識了妹妹因為刷牙和小外甥「媽吼孩哭」情景。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2

我在隔壁屋聽到“哭什麼哭!趕緊刷!不是這樣的!”,或許這是讓刷牙這件事可以有效率完成的聲音,但也是強硬冰冷的聲音,聽得我肚子裡翻江倒海,為此難以入睡。

如果是我,我也很讨厭刷牙。

感覺這個過程中,媽媽變得面目猙獰,面目全非,隻剩下惡言相對,然後我自己也變成那個做不好事情、怎麼做都不對的孩子。

寫這篇文章的此時此刻,幾次寫不下去,切換到其他的事情上。

這樣的情景讓我身體非常的不舒服,胸口火辣辣的,像有些火苗在往上竄。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3

過了一些時間,我回複了妹妹的信息,說:

“不是你不好,刷牙的過程中看起來确實不愉快,但luffy找爸爸不代表着你不好,不代表着孩子不喜歡你。”

鑒于所學心理學知識和對妹妹成長經曆的了解,我又發了一段話給她,讓她讀給自己聽:

“我是好的,孩子不聽我說的話,不代表着我不好,不代表着别人比我好,也不代表着孩子不好。”

妹妹隔了一會兒回我說,“我知道是我的問題,莫名其妙地急躁。”

有時候,孩子會沖着家長說,“我讨厭你!”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他讨厭的不一定是你,而是那個傷口被戳痛又戳痛孩子的那個你。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4

△本文作者 點擊圖片即可咨詢

家長如何覺察到自己的成長問題?

第一步,發現信号

當你變得失去耐心、煩躁、焦慮,想要逃離時,這就是信号告訴你,過去的某個不曾謀面的“傷口”在喊話“我又疼了!”

第二步,停一停

當我們越來越可以熟悉這些信号,就越有機會停一停,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你可以選擇喝杯水,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間,給自己一些自己的空間。

當我們有自己的空間時,人會慢慢平靜下來,便有了接下來智慧的做法。

有些家長會說:“根本沒有時間,再停一停就要上學遲到了。”

我想和你說的是:如果不給自己和孩子“停一停”的機會,我們便也一直卡在“困局”中。又破才有立。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5

第三步,抱一抱自己的「傷口」

當有了自己可以喘息的空間時,你可以試着和自己說,“我親愛的傷口,我現在和你在一起。”

你可以胳膊在胸前交叉,輕輕拍打和撫摸自己的雙肩。

第四步,一次你陪孩子愉快刷牙的經曆

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和孩子愉快地刷牙,那個時候可以,現在我也可以,我隻需先安撫下自己的急躁。”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境/狀态變了,或許還是和往常一樣,孩子給你的反應也會變了。

因為那顆急躁不安的心得到了安撫。

當我們的情緒平緩下來或者人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态時,每個家長都富有創造力,都非常地知道怎麼樣把刷牙變成有趣有愛的事情。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6

有一個冬天的早晨,我看到我妹妹肚子鼓鼓地,正要嘲笑她一番,好奇地問“你肚子裡塞了什麼東西?”

妹妹說:“這是luffy(小外甥當時7個月)的衣服。”我才恍悟過來,當時好大的感動。

當我看到妹妹這個舉動時,我才發現,一個媽媽可以這麼地細心,擔心冬天的衣服會涼到孩子。

或許沒有人教過你或提醒你這麼做,似乎就是本能會做的事。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7

我想在你與孩子的生活中,也充滿了這樣點點滴滴溫暖的時刻,找到他們,放在自己的心裡,告訴自己“我愛我的孩子,我有這樣的能力,愛就在我的心裡。”

我媽媽在旁邊看到後,說:“你們小時候,我也是把衣服塞在衣服裡,捂熱再給你們穿。”

我想,

愛就是這樣一代一代被傳遞,一個人傳給另外一個人。

請對每個生命溫柔點,

對一個生命(包括自己)溫柔一點,這個世界便多一份溫暖!

在一起時刷牙嗎(如果可以溫柔些)8

附上,紀伯倫《孩子》散文詩,與你共勉:

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将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着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寫在最後的話:

曰美是個很優秀的兒童心理咨詢師,如果喜歡曰美的文章,我們可以多多留言點贊,給作者更多動力繼續給大家育兒建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