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磁控管的認識
磁控管是微波爐上的核心器件之一,它的優劣決定着微波爐工作時産生效率的大小。
磁控管通俗理解主就是一個工作于高頻率的電子管。它由外置磁場、真空二極管、諧振腔、燈絲、散熱片等組成。也有陽極(通常與微波爐機殼連為一體)、陰極(接負高壓)、燈絲。
磁控管的頻率由諧振腔決定。微波爐使用的磁控管工作頻率為2500MHZ,工作電壓為4Kv左右,輸出功率為電源消耗功率的30%左右(約500w)。磁控管的電子符号如下圖:
二:磁控管的故障原因與檢測
1:磁控管的故障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不加熱,不加熱大多是燈絲斷;二是打火。打火有燈絲插頭處絕緣碳化磁控管陽極與燈絲之間打火;磁控管内部打火,内部打火可能是漏氣或輻射器壞。
隻要磁控管沒壞隻是衰老,都還能慢慢加熱。如果磁控管處在不振蕩的情況下,就不會發射電子,也就會出現不加熱的故障。
2:磁控管的檢測。對磁控管的檢測可通過外觀觀察、電阻測量、通電來判斷。
1).外觀觀察。一看輻射器是否損壞(拆下磁控管才能看到),二看磁控管的兩個磁環是否斷裂。若二者有任一個損壞,磁控管都須更換。
2).電阻測量。電阻測量主要是燈絲測量和燈絲同陽極間的絕緣測量。 一是燈絲電阻測量。其電阻越小越好,指針式萬用表乘1檔時阻值近似于零歐姆。磁控管采用的是直熱式陰極,因此燈絲是陰極。它既連接了燈絲電壓,也連接了陰極負壓。若燈絲開路,陰極處于冷态則不能發射電子,磁控管就不會振蕩,也就不會加熱;若燈絲電阻大于1歐姆以上,則陰極加熱就慢,發射電子就不夠強,從而加熱緩慢。
二是陰極與陽極間的絕緣測量。測量時最好用兆歐表,陰極與陽極間阻值為無窮大則為正常。無兆歐表時也可用萬用表10K檔作初步檢查。
3).通電檢查。通電檢查時有兩個觀察點,一是用變流鉗表或萬用表電流擴展插孔10A串入電源,通電前幾秒,燈絲加熱,此時電流為4A左右,之後逐漸升高至7A左右。電流的變化過程應如上,大小基本相符,且穩定無抖動、跳動現象。二是将加熱負載置于微波爐腔内,看輻射器是否打火,特别是使用頻率較高,且以肉類加熱較多的,由于輻射器前雲母片上油污較多,最易打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