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讓小油瓶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中秋節的來曆吧。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關于中秋節的詩詞歌賦,自古流傳,現如今也留存許多:1.水調歌頭 【宋】蘇轼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甯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着眼中秋月明、并以月抒情,兼懷念其弟子由,既表現了詞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也再現了他心胸曠遠、毫不悲觀的性格。詞作上片反映執著人生,下片表現善處人生。落筆潇灑,舒卷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轼詞的典範之作。
2.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望月懷遠》由張九齡創作。這首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并舉,情景交融。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内,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铿锵,意境雄渾豁達。詩歌從“天涯共此時”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贈”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3.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着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嬌·過洞庭》是南宋文學家張孝祥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詞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自己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同時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貶谪的悲涼。
4.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歎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滿江紅·中秋寄遠》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主旨是表述望月懷人之情。上片先以“快”字點急切之情,又以“怕”字出擔心之意,再以“憐”字表愛月之心,上結一問妙語雙關,明裡關懷嫦娥之孤冷,暗中感傷自己之幽獨。下片先寫賞月之宴之酒歌,後述賞月之人之歎之想,冀月圓說團圓,情溢字裡行間。全詞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之妙。
5.中秋對月 【唐】曹松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時晴空萬裡、皓月當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隻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争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從月色皎皎轉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6.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拼欲下星鬥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怅。
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别後,難再重遊一意。全詩景物随時而變,情調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這首詩表面上可以歸入遊仙詩,把中秋之夜寫得如夢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經成為中秋時節人們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賞者怎麼理解,可以說百人百解。有聯系劉禹錫仕宦失意,解釋後半部分是以仙宮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歸;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釋為用“寒露墜”代指人生禍福無常,說這是劉禹錫對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許這種種理解,正好體現了“詩豪”作品多彩的藝術魅力。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幾首詩詞隻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去積極的了解以及探索,相信大家一定會有與此時此刻不一樣的體會。最後,小油瓶先在這裡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編輯:賈慧圖源:圖說石大 李亞 李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