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4月29日刊載了對《紐約時報》科學和健康版記者小唐納德·麥克尼爾的訪談,麥克尼爾在《紐約時報》從事了數十年的傳染病報道。他報道過的疫情包括艾滋病、埃博拉、瘧疾、豬流感、禽流感和SARS。麥克尼爾認為,美國的居家隔離相比中國就是“花園大派對”,而且越來越松散。不幸的是,這就是美國每天都有大約3萬新增感染病例的原因。
麥克尼爾警告說,在成百上千萬美國民衆處于社交隔離狀态,并對新冠疫情憂心忡忡之際,美國多位州長當前至少正計劃放寬本州的管控力度,并恢複經濟活動——這有違很多公共衛生專家的建議。美國當下推動重新開放為時過早。以下是訪談實錄。
“我們的隔離是一個花園派對”
戴維斯問: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些限制措施相當嚴厲——待在家裡,隻剩下食物和藥品。你看過其他國家的情況和衡量标準。我們這裡的限制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扼殺這種病毒并大幅減少感染?
麥克尼爾答:真的悶死人了嗎?根本不是。與中國甚至意大利的禁閉相比,我們的隔離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派對,而且越來越松散。
我聽說,人們正在舉行靜悄悄的花園派對或燒烤,還外出與網友約會,還組織孩子們約着玩。不幸的是,這就是美國每天都有大約3萬新增感染病例的原因。
而中國直到每日新增病例歸零才複産複工,因為隻有這樣你才真正對病毒有掌控,才知道新增病例來自哪裡,才有能力追蹤每天新增的百來個病例。每天追蹤3萬個新病例則是不可能的。
“範例是存在的——中國做到了”
問:一些州放松了封鎖措施,我猜他們希望經濟逐步恢複而感染率也能同時逐漸下降。專家們預計這可能出現嗎?
答:不。一切還沒有就緒。實行相當嚴格的居家政策不過是第一步。對某些地方來說,我們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哈佛大學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全美的日均檢測量應達到500萬至1000萬人次,那樣才能對病毒在哪裡、哪裡的病例在持續增加有相對清楚的了解。但美國的檢測數量至今總共才達到500萬人次。
範例是存在的。我們不願意遵循中國的做法,但中國做到了,做法雖然簡單直接但非常出色。他們做到了絕對出乎别人想象的事。他們阻斷了一場迅速發展的大流行病的傳播路徑——聞所未聞。
問:讓我們談談檢測問題。我的意思是,美國的衛生系統是各自為政的。而且各種醫療部門都在拒絕進行新冠檢測。
答:中國的模式是,當你需要接受測試的時候,你被帶到一個發燒診所。你會從幾個方面接受篩查,包括測體溫。如果檢測為陽性,你就會被直接隔離——不是回到你的家人身邊自行隔離,而是到一個體育館、軍營或某個類似的地方。
和美國人一樣,中國人深愛着他們的家人。他們起初也不願到隔離點去。但當情況表明此舉會挽救家人生命時,人們的态度就改變了。當時的情況通常是,你被告知“請配合我們去隔離點,那裡有吃的,還提供醫療服務。三周後如果你符合回家的條件的話,我們會為你進行檢測,确保你沒有問題,然後你就可以回家了”。這不是嚴苛無情之舉,這可能挽救了1000萬人的生命。
急于複工可能“很多人死亡”
問:如果說我們的檢測和隔離措施都很糟糕,那麼複工複産之後會出現什麼情況?
答:如果我們大家都恢複去棒球場、去教堂做禮拜、湧入食品雜貨店、坐地鐵的話,大約頭兩周還會很平靜,但情況随後就會急轉直下。确診病例會持續增加,住院人數會持續增加。然後,被轉送重症監護病房的人也會持續增加,再然後就會有很多人死亡。
因此,我們必須對出行持謹慎态度。我們要進行足夠數量的檢測,以弄清病毒擴散的嚴重程度……如果哪裡出現問題,我們就得重新躲起來,要在那個地區盡可能地保持社交距離。
這可能要涉及采取一系列措施。我們今後會不得不重新采取措施且走走停停,直到我們掌握疫苗、預防性藥物或治療方法。
親曆此次疫情如同親曆一次戰争。人們會看到我們共度時艱……希望人們會因此更珍惜生命,從生活中的簡單小事中找到更多的樂趣……但是,我們為此首先要承受一些痛苦。我希望這一切過去之後,會有一個更好的美國出現在我們眼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