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二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和現在類似,通常省不直接轄縣,而隻轄「直隸州」或「府」,在直隸州及府以下,才有轄縣。
因此,當時的「直隸州」或「府」,就大緻相當于今天行政區劃制度中的「地級」單位。
山西傳統的說法是「九府十六州」,而實際上,在這「十六州」中,隻有十個是「直隸州」,餘下的六個,被稱作「散州」。
「府」即相當于今天的地級市。
「直隸州」,雖和「府」是平級,不過通常來講,「直隸州」的主城比「府」要小,轄縣也較少,可看作是省直轄的「較小的地級市」。
「散州」,地位與縣平級,除了名字叫州以外,與普通的縣沒有本質區别,官員的級别也比「直隸州」要低,所以,「散州」應該大緻可以理解為相當于今天的「縣級市」。
所以,清代山西(本文以清後期為準)的「地級區劃」數量應該是19個,這比今天的地級市多出來好多。
清代山西行政區劃地圖
清代山西的九府為:太原府、汾州府、潞安府、澤州府、平陽府、蒲州府、大同府、朔平府、甯武府,十個直隸州為:遼州、沁州、平定州、解州、绛州、隰州、霍州、忻州、代州、保德州。
此外,當時山西還領轄了歸綏六廳:歸化城廳、綏遠城廳、薩拉齊廳、托克托城廳、和林格爾廳,清水河廳,以及甯遠廳、豐鎮廳。因是少數民族地區,區劃體系和内地不太一樣,本文暫不詳述。
那麼,清代山西的十九個州府,與今天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哪些州府和哪些地級市有繼承關系?下面我們就來捋一捋:
太原府府治陽曲縣,轄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縣、徐溝、交城、文水、岚縣、興縣等11縣,以及1散州,岢岚州。
太原府是山西的首府,也是今天的省會所在地。
太原雙塔
繼承者:太原市
太原市雖說繼承了太原府,但是與太原府比起來,地盤小了許多,少了榆次、太谷、祁縣(今屬晉中市)、交城(半個)、文水、岚縣、興縣(今屬呂梁市)、岢岚(今屬忻州市)等7個縣,隻多了半個縣,即婁煩(由原靜樂縣析出)。
汾州府府治汾陽縣,轄汾陽、孝義、平遙、介休、石樓、臨縣、甯鄉(今中陽)7縣,及1散州,永甯州(今離石、柳林、方山)。
汾州府特産
繼承者:呂梁市
汾州府的區域基本由今呂梁市所繼承,不過中心城市不再是汾陽,而是由原永甯州今離石接替了這一位置。呂梁市與汾州府相比,少了平遙、介休2縣,多了交城、文水、興縣、岚縣等4縣,以及交口縣的一部分(交口縣由原隰縣、靈石、孝義等縣析出)。
潞安府府治長治,轄長治、長子、屯留、襄垣、潞城、壺關、黎城等7縣。
繼承者:長治市
長治上黨門
長治市與潞安府相比,多了沁源、沁縣、武鄉3縣,相當于潞安府和沁州的合體。
澤州府府治鳳台(今晉城城區及澤州縣),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
陽城皇城相府
繼承者:晉城市
晉城市與澤州府版圖基本完全吻合。
平陽府府治臨汾,轄臨汾、洪洞、浮山、嶽陽(今安澤、古縣)、曲沃、翼城、太平、襄陵、汾西、鄉甯等10縣,及1散州,吉州(今吉縣)。
臨汾夜景
繼承者:臨汾市
臨汾市與平陽府相比,多了原屬隰州的隰縣、大甯、蒲縣、永和4縣,原屬,以及原屬霍州的趙城(已合并至洪洞縣)、霍縣(今霍州市)。
蒲州府府治永濟,轄永濟、臨晉、虞鄉、猗氏、榮河、萬泉等6縣。
永濟普救寺
繼承者:無
蒲州府今屬運城市,今基本分屬永濟、臨猗、萬榮3縣。
大同府府治大同,轄大同、懷仁、山陰、陽高、天鎮、廣靈、靈邱7縣,及2散州,應州、渾源州。
繼承者:大同市
雲岡石窟
大同市與大同府相比,少了懷仁、山陰、應州(今應縣),多了左雲。
朔平府府治右玉,轄右玉,左雲、平魯3縣,及1散州朔州。
繼承者:朔州市
右玉殺虎口
朔平府基本由朔州市所繼承,隻是中心城市不再是右玉,而成了朔州。朔州市與朔平府相比,多了原屬大同府的山陰、懷仁、應縣(原應州),少了左雲。
甯武府府治甯武,轄甯武、偏關、神池、五寨4縣。
甯武蘆芽山
繼承者:無
甯武府轄地,今已歸屬忻州市。
遼州直隸州州治在今左權,另轄和順、榆社2縣。
榆社雲竹湖
繼承者:無
遼州轄地,今歸屬晉中市。
沁州直隸州州治在今沁縣,另轄武鄉、沁源2縣。
繼承者:無
沁州轄地,今歸屬長治市。
平定直隸州州治在今平定,另轄盂縣、壽陽2縣。
繼承者:陽泉市
陽泉市與平定州相比,少了壽陽縣,及昔陽縣(原屬平定)。
解州直隸州州治在今運城,另轄安邑、夏縣、平陸、芮城。
繼承者:運城市
運城鹽湖
解州轄地,今歸屬運城市,此外绛州、蒲州府轄地也都歸屬于運城市。
绛州直隸州州治在今新绛縣,另轄垣曲、聞喜、绛縣、稷山、河津5縣。
繼承者:無
绛州轄地,今歸屬運城市。
隰州直隸州州治在今隰縣,另轄大甯、蒲縣、永和3縣。
繼承者:無
隰縣小西天
隰州轄地,今歸屬臨汾市。
霍州直隸州州治在今霍縣、另轄趙城、靈石2縣。
繼承者:無
霍州轄地,靈石縣歸晉中市,霍縣、趙城(已并入洪洞縣)歸臨汾市。
忻州直隸州州治在今忻州,另轄定襄、靜樂2縣。
繼承者:忻州市
忻州古城景區
忻州市繼承了忻州直隸州,然而轄地範圍卻比忻州直隸州大很多,多出來的縣,分别原屬于保德州、甯武府、代州,以及太原府岢岚州。
代州直隸州州治在今代縣,另轄五台、崞縣(今原平)、繁峙3縣。
五台山
繼承者:無
代州轄地,今歸屬忻州市。
保德直隸州州治在今保德,另轄河曲縣。
繼承者:無
保德州轄地,今歸屬忻州市。
當年的蒲州府、甯武府,淪落到成為如今的普通縣市;
而永甯州、朔州等由散州逆襲成為地級市中心城區;
更還有當年的普通縣榆次縣,一躍成為地級市中心城區。
一個多世紀的興衰,如今看來頗為感慨。
您對山西的行政區劃變遷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您留言和讨論。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不吝「關注」和「轉發」,也歡迎您留言讨論。
歡迎關注我,一起聊地理曆史、方言、區域經濟、IT互聯網等話題,謝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