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
紅樓夢裡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名字,仇都尉。一般人看到這個名字都是略過不提,其實這個仇都尉在明末清初的曆史上曾經是叱詫風雲的人物之一。
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裡的原文:
正說着,小厮來回“馮大爺來了”。寶玉便知是神武将軍馮唐之子馮紫英來了。 薛蟠等一齊都叫“快請”。說猶未了,隻見馮紫英一路說笑,已進來了。衆人忙起席讓坐。馮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門了,在家裡高樂罷。”寶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會,老世伯身上康健?”紫英答道:“家父倒也托庇康健。近來家母偶着了些風寒,不好了兩天。”薛蟠見他面上有些青傷,便笑道:“這臉上又和誰揮拳的?挂了幌子了。”馮紫英笑道:“從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兒子打傷了,我就記了再不怄氣,如何又揮拳?這個臉上,是前日打圍,在鐵網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寶玉道:“幾時的話?”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兒也就回來了。”寶玉道:“怪道前兒初三四兒,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見你呢。我要問,不知怎麼就忘了。單你去了,還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沒法兒,去罷了。難道我閑瘋了,咱們幾個人吃酒聽唱得不樂,尋那個苦惱去?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這裡馮紫英提到的“仇都尉”不是别人,正是晚明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貳臣洪承疇。仇字是多音字,它還有一個讀音是洪承疇的疇音。明末清初著名官員洪承疇生于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于1616年得中進士,先後任職主事、員外郎、陝西督道參議等官。1631年升為陝西三邊總督,是負責以剿為主的鎮壓農民軍的主要統帥。雖然洪承疇先後俘獲高迎祥,大敗李自成。崇祯十一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崇祯十二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兵敗被俘,被清軍俘虜,他在1642年松錦大戰失敗後投降滿洲。洪承疇投降了滿清後傳檄定天下,驅趕永曆帝到緬甸。洪承疇從明軍統帥到滿清爪牙,是不折不扣的大漢奸。洪承疇年老身退的時候才被滿清封官,官職也都不大。
馮紫英說的從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兒子打傷了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晚明士大夫對滿清和洪承疇的戲谑。據野史記載,洪承疇兵敗被俘後,絕食數日一心求死。滿清統帥也沒有辦法,後來範文程獻計,皇太極派孝莊前去色誘,二人完事之後,洪承疇才得以投降,為清朝出力。因此晚明士大夫才有如此譏諷之語。
在明清交接之際及後世,曆史上評價史可法、洪承疇、馬士英等人有一個反反複複的過程。滿清入主中原是曆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南明政權如果沒有滿清介入能不能重新掌控天下?曆史的長河遠去,史可法等人的民族精神為後人所肯定和宣揚。他們的不屈不撓的抗争精神,愛國愛民的大義,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遠不是封建社會的“愚忠”兩字可概括的,洪承疇成為滿清消滅起義軍和南明勢力的排頭兵,應該是不折不扣的貳臣,他們的屈節投降影響惡劣,毀壞的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但是他是不是使社會迅速趨于穩定?應該不應該肯定?史可法等人明知故國大勢已去不可救藥,仍然負隅頑抗,應該不應該予于否定? 這些都留給後來人評價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