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森林生态保護内容

森林生态保護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0:12:46

森林生态保護内容?前段時間,筆者對基層單位作了大量調研調研發現,當前在生态保護和修複中,出現了一些認知偏向和不當做法,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森林生态保護内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森林生态保護内容(森林生态保護須更新認知)1

森林生态保護内容

前段時間,筆者對基層單位作了大量調研。調研發現,當前在生态保護和修複中,出現了一些認知偏向和不當做法。

紅線範圍過大不利生态保護

生态保護和修複是踐行生态文明建設的重大項目。我國要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把自然保護地分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三類。第三類包括大量原來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草原公園、花卉公園、海洋公園、地質公園、飲用水源地、名勝風景區等。

除生态保護地外,我國還把森林區分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用材林,對生态公益林也實施了相當嚴格的保護。

衆所周知,嚴格生态保護是總原則,但不同保護地的嚴格程度應有區别。保護最嚴格的是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内又分為核心區、過渡區和試驗區。不同區域有不同的保護強度和允許的經營活動。國家公園的保護力度次于自然保護區,既嚴格保護,又允許人民群衆有觀賞、體驗、自然教育等活動。同時,國家公園很大,内部情況千差萬别,也要劃分不同區塊分别對待。第三類自然公園要進一步放松保護,允許進行一些不太影響生态環境的經營活動。

至于不屬于自然保護地的地方,森林可以按其歸屬林種區别對待。防護林和風景林要加強保護,但要允許撫育管理和人工更新等經營活動,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生物能源林)可以在确保不傷害生态環境的前提下放開經營,包括一定方式(伐區大小、間隔期、更新保障等)的擇伐和皆伐作業。

森林不同區分和紅線劃分有密切關系。什麼樣的林地應該納入紅線範圍、納入紅線範圍後允許哪些經營活動,都是根本性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生态環境保護系統的工作人員有把紅線範圍擴大的傾向,以為納入紅線範圍就有利于生态了,這是一種偏見。

中國現在有11800多個自然保護地,占國土面積的18%。總體上看,生态保護地占到國土面積的18%有些大。很多發達國家都不超過10%,号稱世界公園的瑞士隻有不到4%。更不應該把所有自然保護地都劃進紅線範圍,起碼第三類保護地中,大多數或部分區域可以不劃入紅線。

此外,保護生态和經營利用并不對立,而是可以協調發展的,合理的經營利用不會影響生态保護。但個别人卻打着生态文明建設的旗号,簡單采取“一切都封起來”的策略,這實際上是一種不作為。

自然生态系統有其恢複的彈性。為了生存,我們不可能避開一切對生态系統的幹擾。隻要不傷害生态系統的底線,它就能自然恢複,我們也能幫助它加速恢複。我們應該用科學和智慧把經營利用活動控制在可恢複的彈性空間内,确保可持續生存和發展。

天然林保護存在問題

天然林保護工程對我國生态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成績有目共睹。但作為天然林保護工程的主要倡議者之一,筆者對天然林保護工程并不滿意。

一是該工程沒有明确除建設生态屏障之外,還要在一定時期内恢複到可持續經營的國家儲備林基地。2005年中國工程院一項咨詢研究項目表明,東北地區不同林區,需要長達20年至40年時間休養生息。吉林長白山林區、黑龍江牡丹江林區(有大量人工林)和伊春林區、大興安嶺林區有很大差别,應區别對待,不能“一刀切”。害怕失控而“一刀切”是典型的不相信基層管理者、技術人員和群衆的做法,也損害了群衆利益。

二是存在單純保護的傾向,沒有明确通過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質量和森林生産率的要求。由于害怕伐木失控而嚴格限制撫育采伐、林分改造及衛生伐的科學施行,使撫育伐失去應有效能。

三是沒有根據森林經理學的科學理論确定允許采伐量,一切按上級指令行事。過去這樣做曾造成過度采伐,現在這樣做又造成了不實事求是的“一刀切”,限制了發展。

對伐木和木材利用須再認識

木材采伐在當前的中國輿論氛圍中如此不得人心,這非常令人遺憾。

1996年春,筆者通過政協向中央提出保護天然林的建議(當時主要針對長江上遊的森林)并被采納。1998年,我國開始了全國性的天然林保護工程。

筆者建議的原意是重視森林的重大生态功能,特别是大江、大河源頭的森林。前一個曆史時期森林過伐,需要休養生息。此後,部分人對林木采伐産生了憎惡情緒,以徐剛的《伐木者,醒來!》為代表的一批文學作品可能起到了推動作用。有些人忘了森林工業曾給我國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不了解木材是國家建設和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更不了解木材是可恢複、可再生、低能耗、可降解的綠色材料。有些人盲目反對伐木,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我國南方的人造桉樹林雖有缺陷,但也有很大功績,在一些地方卻被污名化并遭受行政性禁令,使本來卓有成效的營造速生豐産用材林計劃銷聲匿迹,一些民營林也受到種種限制。相關部門甚至已沒有木材生産指标,進口木材的數量已超過全國木材消費的一半。生态保護修複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協調共進。木材生産是森林資源利用的主項,長期依賴進口木材并不可取。

森林經營本身就包括采伐利用,有些林業局資源枯竭是因為沒有把握好林區開發節奏。森林經理學中允許采伐量的科學計算方法從未得到應用,而一些成熟林、過熟林資源豐富的林業局,如吉林森工的紅石林業局和露水河林業局也被迫停伐,雖有資源也不能利用,大大增加了人造闆的生産成本緻使企業嚴重受損。

我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完全可以把采伐影響控制在很低水平、控制在森林可自然恢複的彈性限度内。

實際上,瑞士國土面積僅4萬平方公裡,每年能生産500萬立方米木材,但仍然生态環境優異。塞罕壩林場不僅是京津冀的生态屏障,是生态旅遊的樂土,每年還能生産10萬立方米(最多時20萬立方米)木材,有什麼不良影響嗎?廣西壯族自治區支撐了國家木材産量的近一半,達到年産5000萬立方米,這裡的生态環境退化了嗎?

歐盟制定的“歐洲林業2040年願景”提出十大目标,第一條就是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第二條是增進木材的可持續生産和流通(20年增加木材采伐潛力30%),第十條是為全社會提供可再生能源。

歐洲的森林經營了二三百年,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也遭受過嚴重沖擊,經過近百年修複,現已進入正常的可持續經營狀态。在修複過程中,它們并沒有停止采伐,隻不過執行了更嚴格的控制措施(采伐量、采伐區域、采伐方式等)。我們應該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作者:沈國舫,系林學及生态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