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把調漂、找底,這兩個詞放在一起說,說的久了,很多釣友認為調漂找底就是一個意思,甚至再直接點,調漂的最後一步步都是以精找底來确定釣目麼?沒有精找底的情況下,釣目明确,不是在開玩笑麼?
其實在實戰中,我們會發現,調漂和找底,還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調漂,調的是漂組的整體,有調目和釣目之分,有靈鈍之分,不管是調幾釣幾,都強調了漂組的整體;而找底則不同,分為虛底、實底,虛底呢?主要指的是實際地形的水底,可以是淤泥底、醬層底、草底、亂石底,但是實底呢,定義就很清晰,就是魚口所在的位置,可以是地形水底,也可能是離底,可能是半水,甚至是水皮。
那麼說到這裡,不少釣友就會有疑惑,既然魚口所在魚層還是實底,那麼最後以精找底确定的釣目,找到這個底,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一、參照物,沒有參照物,所謂的魚層所在,就無從談起
調漂的核心目标,其實隻有兩個,一個是作為參照,另一個是子線雙鈎在水底的狀态;所謂的參照物,就是為了方便我們找到實際魚層所在;我們知道,魚在水底的哪個魚層,其實并不是固定的,除卻天氣等自然因素,就算是窩料打多少,窩料在水中霧化的速度不同,都會導緻魚群在不同的魚層開口,如何找到這個魚層就需要一個參照;
舉例來說,我們說釣離底,離底是個什麼概念呢?距離水底10~20厘米都稱為離底,但是不通過調漂精找底,我們怎麼才知道是離底10厘米還是離底20厘米呢?所以為什麼反複強調調漂必須精緻、精準,并不是說精找底了,就一定能找到魚口,而是不精找底,在找魚層時,就很迷糊,沒有參照,到底推漂推多少,上推還是下推,就很茫然;因為在實戰中,可能剛開始釣,上魚都是底層,釣上沒多會,發窩了,魚層往上走,再過一段時間,可能魚層會往下,但是也有可能因為發窩了,更遠處的魚來了,會更靠上,這些全是實戰中能面臨的問題,有了具體的參照,我們可以清楚的知曉鈎餌到底離水底有多少的距離,調整起來不會一臉懵逼。
二、鈎餌指的是雙鈎,所在鈎餌在水底的具體情況,就是指雙鈎在水底的情況
很多釣友對鈎餌在水底什麼情況,總是覺得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認為隻要不是水草底、淤泥底、亂石底,就算鈎餌略沉泥底,或者略離底,魚總是能找到的,比如說鈎餌到底在什麼位置,講究的太多,漁獲也可能變化多少,決定漁獲的隻能是魚的密度,這個觀點對不對呢?
如果魚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那自然是對的,但是實戰中,往往是水廣魚少,根本就不好釣,就是因為不好釣,我們才會分析鈎距、鈎餌在水底不同,能對漁獲早場多大的影響;所以周圍水資源豐富,魚資源豐富的釣友,就總覺得都是廢話。其實這就沒什麼好争論的。
在水廣魚少的實戰環境中,因為釣組始終在水底,會因為魚線的牽引,和水底形成一定的角度,所以不管是子線在水底是彎曲、還是緊繃,都會是一個立體的誘釣體系,而不是一個平面,這句話有點不好理解;可以這麼來說,如果鈎餌始終和水底在一個平面,那麼所謂的鈎距、上下鈎位置,怎麼放,誘魚的幾率都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一鈎懸底下鈎躺底,還是一鈎離底一鈎觸底,這都是個立體誘魚的結構,隻要鈎餌分上下,不在一個平面,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魚會從那邊先吃,又或者說,是哪個鈎上的餌更容易吃這個問題。
比如先吃上鈎,不管是觸底還是懸底,都說明魚層并不是拱底進食,準确的定義應該是貼底進食,那麼魚層的位置就很清晰;如果中鈎的部位都是下鈎,那麼則存在着可能是拱底,可能是貼底這兩種情況的判斷,根據上魚中鈎位置的判斷,漂組的靈鈍暫且不說,真實魚層的判斷結果,就很是清晰了。
有釣友經常會留言,說分析那麼多,實戰一點意義都沒有,說實話,現代奧林匹克競技項目,田徑,來源于上古人類追獵的各種行為,比如跑步、調高、标槍、鉛球等等,球類運動多為團體合作、對抗,如籃球、足球;但是同起源于上古的釣魚,為什麼迄今為止沒有形成一項專門的競技運動,就是因為魚沒有規律,對應的,也沒有什麼辦法形成一種規定的規則去競技,所以所謂的釣魚競技比賽,說實話是誰也不服誰的,因為每次比賽的結果,運氣比經濟水平更重要。那麼我們釣魚人一代代的去總結,去歸納,總有一天能形成比較科學、比較公正的競技規則,讓釣魚有可能成為真正的運動項目,而不是隻有我們圈子裡人自娛自樂的一個小衆項目,這才是分析釣魚這項運動的真正意義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