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

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14:05:13

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機體缺乏抗壞血酸一般起病緩慢,自飲食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壞血病約曆時4~7個月,我國北方地區新鮮疏菜水果比南方少,故維生素C缺乏病較南方更為多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抗壞血酸異常會怎樣)1

抗壞血酸有什麼壞處

機體缺乏抗壞血酸

一般起病緩慢,自飲食缺乏維生素C至發展成壞血病約曆時4~7個月,我國北方地區新鮮疏菜水果比南方少,故維生素C缺乏病較南方更為多見。

1. 非特異性症狀:激動、軟弱、倦怠、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及面色蒼白等,也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紊亂症狀,此階段可稱為隐性病例。

2. 出血症狀:表現為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牙龈腫脹與出血,牙齒松動、脫落、皮膚出現瘀血點與瘀斑,關節出血可形成血腫、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

3. 其他:維生素C缺乏還可出現傷口愈合不良,膠原合成受阻,導緻骨骼有機質形成不良而出現骨質疏松。維生素C缺乏影響鐵的吸收導緻貧血。

機體抗壞血酸過量

由于維生素C的治療作用非常廣泛,因此濫用維生素C的的情況也比較嚴重。盡管維生素C的毒性很低,但一次服用數克可能會出現腹瀉、腹脹等症狀,長期大劑量服用可以引起下列疾病。

1. 維生素C可在體内轉化為草酸,顯著增加尿中草酸鹽或尿酸鹽的排洩而形成腎結石。患有草酸結石的病人,維生素C攝入大于1000mg/d時可能增加尿中草酸鹽的排洩,增加尿路結石病發的危險性。

2. 容易引起不孕,妊娠期間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能影響胚胎發育。處于生長期的兒童容易患骨骼疾病。

3. 可使血栓發生率明顯增高,同時也可影響血小闆的結構和功能。患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病人接受大量維生素C靜脈注射或一次口服維生素C大于6g時可能發生溶血。

4. 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後,一旦突然停藥,仍可能會出現壞血病症狀。

機體抗壞血酸水平

在正常情況下,血漿維生素C的濃度可達12~15mg/L;當血漿維生素C的濃度低于4mg/L時,提示維生素C缺乏;如果血漿維生素C濃度低于2mg/L,可能會出現壞血病症狀。

機體抗壞血酸水平評價

1. 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束臂試驗):這是診斷維生素C缺乏的簡單方法。試驗的原理是通過壓迫靜脈增大毛細血管中的壓力,以測定毛細血管壁的抗壓能力。目前測定束臂試驗的方法是在前臂屈側肘窩下4cm畫一直徑5cm的園圈(如果原有出血點,先把已有的出血點标出),然後在上臂用壓脈帶加壓至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持續8分鐘後解除壓迫。5分鐘後在充足的自然光線下計數新出現的出血點數目,超過20個為陽性,提示受試者可能缺乏維生素C。

2. 血漿(或全血)維生素C濃度:該值隻能反映近期維生素C的攝入情況,不能反應機體内維生素C的儲存水平。

白細胞維生素C的濃度:該值反映機體内維生素C的儲存水平,白細胞維生素C的濃度小于10μg/108個為缺乏,11~19μg/108為不足,20~30μg/108為正常。

3. 尿中抗壞血酸的排出量:受試者清晨口服維生素C500mg,收集4小時内收集的尿液,測定其中抗壞血酸的排出量,抗壞血酸的排出量大于10mg為正常,小于3mg為缺乏。

抗壞血酸的推薦攝入量

我國居民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RNI)為成人100mg/d,孕婦、乳母為130mg/d。

抗壞血酸的主要食物來源

維生素C的主要食物來源為新鮮疏菜和水果。

含量較豐富的疏菜有辣椒、菠菜、油菜和花菜等。

含量較豐富的水果有新鮮大棗、柑桔、檸檬、柚子、草莓等。

另外,野生的苋菜、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棗等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豐富。

幹的豆類及種子不含維生素C,但豆類發牙後則可産生維生素C。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