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曾說道: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一隻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我們的關鍵是如何進行教育。
古書《太平經‧為父母不易訣》中言:“人從生至老,自緻有子孫,為人父母,亦不容易。”為人父母者要養育好自己的子孫,平時的教育就要注重方法,使其各有所成。
我們做父母的都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将來。
那麼為了孩子的未來着想,家長要如何教育孩子呢?
由此,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講究“七不責”:
1、對衆不責
古人雲“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不要在大庭廣衆之下責備孩子,要在衆人面前給子女尊嚴。經常在别人面前訓斥孩子,或将孩子的糗事當笑料反複說給别人聽,讓孩子出醜,不僅會傷害其自尊,更會使其不以為恥,習以為常,在無形中強化其錯誤行為。
2、愧悔不責
當孩子心理有所愧疚或者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的時候,父母就不應該再批評和責備孩子,但要多加觀察,避免子女的忏悔僅僅是流露于表面。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暮夜不責4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如果家長在此時責備他,孩子帶着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睡不着,要麼噩夢連連。很有可能事情沒解決好,還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4、飲食不責
正在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導緻脾胃虛弱,此外,還會破壞甯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壓抑,加深隔閡。
5、高興不責
孩子在特别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們。人在高興的時候,經脈處于暢通狀态,如果孩子突然受到責罵,經脈就會立即憋住,對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
不少父母在孩子哭泣時會無奈、不安甚至厭倦、憤怒,其實,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如果父母加以責備,孩子會覺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緒低谷,變得自卑。父母要理解孩子對哭的需要。
7、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