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車隊乘務員在與列車上的小朋友聊天。張強供圖
中國青年網鄭州2月13日電(記者 裴清波)“自古忠孝難兩全,春運中的鐵路職工何嘗不是如此?”北京至鄭州1303次列車列車長李峰已經在鐵路工作了20多年,早已記不清有多少次是在家過的年,對他來說,除夕或者大年初一背着行李投入工作已經是常态。
他把堅守崗位,服務于民看作是“忠”,把陪家人過團圓年看作是“孝”,而他則在工作與親情中博弈了許多年。
春節,對每一位思鄉情切的遊子來說,意味着一次溫暖的歸程,而對每一名鐵路人來說,卻是一次大考。為了能讓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溫馨出行”,保證旅客返鄉的順暢,鐵路客運人專注于旅客出行的每一個細節,全力确保着春運旅客的平安。
作為京九線“第一窗口”的鄭州客運段京九車隊,現有幹部職工244人,擔負着鄭州——北京西1488/7次和1304/3次兩趟往返列車的乘務工作。自2月4日春運開始以來,已全面進入備戰狀态。
在安全中明确運輸生産中各要素、各環節的安全風險關鍵點,細化防範風險的具體卡控措施,做好處置突發事件處理,提高突發情況應急能力,他們正在用行動将列車打造為京九線上充滿溫馨的流動驿站。
李峰是京九車隊的一員,也是一名普通的列車長。1993年從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李峰進入鄭州貨運段,沒過多久,喜歡與人打交道的李峰便申請調至客運段,“客運接觸的人多見得世面也廣。”李峰告訴記者。
二十多年的春運經曆不僅讓李峰深刻感受到我國鐵路的發展和百姓生活的變化,更曾在他心中形成過對“回家過年”的殷殷期盼。
由于妻子也是鐵路職工,每年的春節,本是一家團圓,共享天倫的幸福時刻,而李峰與妻子不得不放下家中年幼的兒子,雙雙投入到各自的崗位。談起春運的遺憾,李峰滿滿的都是對家庭和孩子的愧疚。他說:“好多次我都是在除夕的晚上或者是大年初一離開家,走的時候心裡不是滋味。但不管有多麼不舍,這也隻是我們小家的事,春運是國家的事,涉及千家萬戶的團圓。”舍小家為大家,鐵路人用自己的堅守保證了旅客的團圓路。
京九車隊乘務員為車上旅客提供芝麻酥糖。張強供圖
李峰與記者的交談,從回憶兒時過年的趣事,到家鄉的習俗,再到今昔年味的對比,他的言語之中雖仍有對“過年”的渴望,但更多的是一種從容坦然的态度。在李峰看來,“鐵路人恐怕是最想回家過年的群體。”
李峰跟記者講述了一件事,他說這件事讓他真切的感覺到鐵路人的不易。一個90後的小夥子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去年母親因病去世,他想在這個春節請假多陪陪家人。由于春運旅客較多,乘務人員人手不夠,工作壓力較大,李峰不得不忍心留住他,沒有批準。李峰說他十分理解小夥子的心情,但也曾告訴他,“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是選擇了這一職業精神,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就要有所擔當。”
李峰說,在外人看來,鐵路人工作體面,收入穩定,算得上是光鮮亮麗,但其中的辛苦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就拿買票這事來說吧,很多人覺着我們買票最方便,但實際上我們如果買票,和别人沒什麼特殊,也是需要搶票。”李峰說,每年春運,他和同事們都會在朋友圈發布“通知”,讓那些想要請求他們幫忙買票的朋友“免開尊口”,“因為我們沒什麼特殊權利。”
在鐵路上堅守了二十多年,李峰始終把“忠”放在第一位,每年的春節把旅客安全的送回家是他最大的願望,春運中旅客的溫馨笑容是對他最大的鼓勵和支持,他說他的堅持仍會繼續,他已經習慣了火車上的春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